格隆匯獲悉,11月1日,中船雙瑞(洛陽)特種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瑞股份”)將上會,擬衝擊創業板上市,保薦人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雙瑞股份的前身雙瑞特鋼於2005年在洛陽市設立,並於2022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雙瑞股份專業從事橋樑安全裝備、管路補償裝備、特種材料製品、高效節能裝備、能源儲運裝備相關產品的研發、製造、銷售。
股權結構方面,本次發行前,實際控制人中國船舶集團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71.07%的股份,假設本次發行25%的股份後,中國船舶集團仍將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53.30%的股份。
本次申請上市,雙瑞股份擬募集資金約6.54億元,用於特種裝備研發中心項目、高品質不鏽鋼及合金材料產業基地項目、餘熱利用及冷熱聯供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募資使用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1
淨利潤存在波動
盈利模式方面,雙瑞股份的盈利主要來自鐵路橋樑和跨江跨海橋樑支座產品、管道系統補償金屬波紋管膨脹節、特種材料製品、吸收式熱泵機組及高純氣瓶等產品的銷售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6月(簡稱“報吿期”),雙瑞股份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為橋樑功能部件、管路補償裝備以及特種材料製品的銷售收入,其中橋樑安全裝備收入佔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40%以上,管路補償裝備的營收佔比在20%左右。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雙瑞股份的產品和服務廣泛應用於橋樑建築、能源儲運、環境工程、熱力工程、能源化工、艦船製造等領域,收入來源包括民品與特種領域兩個類型。
其中,雙瑞股份生產的橋樑支座、轉體球鉸等橋樑安全裝備屢次刷新世界紀錄,廣泛應用於八縱八橫高鐵網、港珠澳大橋、川藏鐵路、福廈跨海高鐵等眾多超級工程,並通過印尼雅萬高鐵、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成功出海。
金屬膨脹節等管路補償裝備應用於艦船製造,並在各大石化企業煉油催裂化裝置管路補償以及北京等北方城市主幹供熱管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特種材料製品則應用於艦船製造等特種領域重點型號關鍵部位、“雪龍號”科考船、普光氣田等項目,並與Sulzer、Flowserve、ITT等國際泵閥巨頭形成戰略合作關係。
業績方面,報吿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約12.62億元、13.36億元、16.11億元、7.43億元,淨利潤分別約1.05億元、0.9億元、1.11億元、0.51億元,儘管公司營收呈增長趨勢,但淨利潤存在波動。
基於公司經營狀況和市場環境,雙瑞股份預計2024年全年將實現營業收入16.40億元至17.85億元,同比增長1.81%至10.81%;預計實現淨利潤1.14億元至1.26億元,同比增長2.72%至13.54%。
主要財務數據及財務指標,圖片來源:招股書
報吿期內,雙瑞股份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7.34%、26.10%、24.90%和27.74%,存在波動,公司綜合毛利率整體處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合理區間內。
可比公司的綜合毛利率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報吿期內,公司直接材料成本佔各期主營業務成本比例分別為58.04%、61.85%、61.52%和 60.81%,佔比較高。如果主要原材料採購價格上升,可能會影響公司的毛利率和經營業績。
2
應收賬款逐年上升
隨着行業內已有橋樑安全裝備、管路補償裝備、特種材料製品等產品的生產企業持續加大投入,市場內原有廠商的競爭將逐步加劇,公司面臨着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雙瑞股份從事的業務屬於技術密集型領域,融合了材料、冶煉、機械等多學科知識,工藝複雜、技術難度較大。如果公司對細分領域技術發展趨勢缺乏準確預判,不能敏鋭把握市場動態及客户需求,可能導致公司無法更新現有產品或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報吿期內,雙瑞股份的研發費用分別為7526.02萬元、7453.58萬元、9714.13萬元、4210.71 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96%、5.58%、6.03%、5.67%,公司的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
公司的研發費用率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比較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公司還面臨應收賬款餘額增加和回收困難的風險。報吿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約6.86億元、8.54億元、9.43億元、11.06億元,呈逐年上升趨勢,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2.49%、41.35%、40.25%和51.87%,佔比較高。
公司客户以鐵路公路交通建設和能源化工、艦船製造、供熱工程等領域的大型國有企業為主,儘管客户信用狀況良好,但回款手續較為複雜、流程較慢,可能會導致公司應收賬款餘額持續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報吿期內,雙瑞股份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7361.66萬元、6736.75萬元、1.81億元、-2.62億元,存在為負或低於同期淨利潤的情況。
3
尾聲
作為橋樑安全裝備、管路補償裝備等產品的製造商,雙瑞股份的業績受到基礎設施投資規模、行業政策變化及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多個因素影響,近幾年公司的淨利潤和綜合毛利率均存在波動。身處技術密集型領域,公司還是得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來鞏固和增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