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姬集團衝擊港交所,賣保健品年入超2億,港星郭晉安任董事
格隆匯獲悉,近日,草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草姬集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農銀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草姬集團1999年成立,總部位於香港,是一家多元化保健品及美容與護膚品供應商。
股權結構方面,本次發行前,郭致因女士通過Joy & Love持有草姬集團90%股份,李日勝先生通過Joy & Faith持股10%,郭致因、李日勝夫妻二人合計持股100%。

草姬集團的創始人郭致因今年62歲,她在1990年獲得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護理學理學士學位,還在2019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郭致因曾在強生公司擔任過多個職位,如今是草姬集團的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
李日勝今年64歲,他在2013年7月獲得英國朴茨茅斯大學工商管理文學士學位,還在2013年6月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與香港化粧品技術資源中心的化粧品研究及管理文憑。李日勝曾是VAC International Ltd的項目經理,主要負責設計及建造工程項目,如今是草姬集團的執行董事兼營運總監。
郭致因的胞弟郭晉安也在公司任職。郭晉安今年59歲,擔任草姬集團的非執行董事,主要負責為公司的市場營銷提供整體戰略建議,他在2002年首次成為公司的品牌大使。郭晉安活躍於影視娛樂界逾30年,包括在TVB出演多部電視劇集,並曾於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榮獲三次最佳男主角殊榮。
本次申請上市,草姬集團擬募集資金用於策略營銷及推廣活動;擴大、改善和優化銷售網絡;豐富和改善產品組合;招聘人才;一般營運資金。
1
約9成收入來自保健品
草姬集團經營多渠道銷售模式,專注於開發、銷售及營銷自有品牌產品。於往績期間,草姬集團的總收益幾近全部源於自有品牌產品,公司的自有品牌產品主要由生產商以OEM方式向其供應。
於最後可行日期,公司擁有草姬 (Herbs)、ZINO、正統(Classic)、梅屋(Umeya)、男補(Energie)等八個自有品牌。

圖片來源:招股書
具體來看,草姬集團的產品主要分為保健品、美容與護膚品、寵物保健品。2021年至2023年,公司約90%的收入來自保健品,美容與護膚品及其他產品的營收佔比相對較低。
公司的保健品主要為口服保健產品,一般為丸劑、片劑或液體,以便口服,供補充膳食營養及全面增強體格或特定身體機能。

按自有品牌及若干第三方品牌旗下的產品類別及功能劃分的收益明細,圖片來源:招股書
業績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草姬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約1.89億港元、2.08億港元、2.51億港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約2318.1萬港元、2797.2萬港元、3950.2萬港元,毛利率分別約為72.0%、71.9%、73.8%。

合併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的概要,圖片來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草姬集團銷售的產品有被指不宜食用或可致病的固有風險。如果原材料或產品受污染或變質,或者在採購、生產、運輸及儲存等過程中出現問題,可能導致產品不宜食用。而這些問題可能會讓公司面臨顧客投訴、罰款、處分或負面報導,從而影響公司品牌形象。
2
依賴一名連鎖零售客户
銷售渠道方面,草姬集團不僅通過自營店、品牌體驗中心、自有電商平台、天貓國際等渠道開展零售業務,還把產品批發給本地大型保健及美容品連鎖零售商、藥房及貿易公司進行產品銷售,同時也在寄售商的門店銷售產品給那些光顧門店的終端顧客。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零售業務和批發業務營收佔比均在40%以上,寄售安排營收佔比相對較低。

按銷售渠道劃分的總收益明細,圖片來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草姬集團面臨對一名連鎖零售客户的依賴風險。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向客户A銷售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約47.9%、43.3%及44.0%,佔比較大,一旦公司與客户A的關係轉差,可能會導致客户A減少甚至終止向公司採購產品,從而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
2021年、2022年、2023年,草姬集團來自客户A的貿易應收款項總額佔貿易應收款項總額分別約85.5%、84.7%及86.8%,如果客户A未能履行其責任,可能會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