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特估?
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簡稱中特估,是一個由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的概念,意思是透過發展符合中國國有企業特點的估值方法,以提高它們在金融市場的估值。
「中特估」板塊主要包括估值偏低的上市銀行和部分央企國企,尤其是一些市值較大的央企集團,估值差距較為明顯的領域大多集中在銀行、建築、電信、石油石化、煤炭等板塊,共性特徵包括如PB(平均市淨率)等估值長期較低、佔A股市值比重高、較多屬於涉及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
中特估股票主要的三大特徵:
(1)分紅收益較高,股息率一般不低於3%;
(2)業績保持平穩增長,抗風險能力強,可以穿越經濟週期;
(3)股價還處於嚴重低估狀態,具有明顯低市盈率和低市淨率的央企。
國有企業(SOEs)和能源類股票 |
中國的國有企業是經過政府控制或擁有的企業,涵蓋各種行業,如能源、銀行、通信等。 例:中國石油、中國交通建設、中國中鐵 |
金融類股票 |
包括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 例:中國銀行、中國人壽保險、中國平安保險 |
基建類股票 |
由國家控股或直接管理的大型企業集團。擁有廣泛的業務,如能源、基礎設施、製造業等。 例:中國建築、中國中冶、中國五礦集團 |
新興科技類股票 |
例:騰訊控股、阿里巴巴集團、百度 |
消費品牌和零售類股票 |
例:中國聯通、五糧液、茅台集團 |
備註:中特估所涵蓋的公司範圍和股票可能會因研究方法和重點而有所不同。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00386.HK) |
中國最大的石油化工企業之一,涵蓋石油、天然氣、化工等多個領域。其股票在港股市場(00386.HK)上市,近年來表現穩健 |
中國平安保險(Ping An Insurance,02318.HK) |
中國平安保險是中國領先的保險和金融服務提供商,業務涵蓋保險、銀行、資產管理等。其股票在港股市場(02318.HK)上市,長期以來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熱門股之一 |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03311.HK) |
中國最大的建築和工程承包商之一,業務涵蓋建築、基礎設施、房地產等。其股票在港股市場(03311.HK)上市,近年來受到基建行業復蘇的影響,漲幅較為明顯 |
中國聯通(China Unicom,00762.HK) |
中國三大國有電信運營商之一,提供移動通信、寬頻互聯網等服務。其股票在港股市場(00762.HK)上市,近期受到5G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推動,漲勢良好 |
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03988.HK) |
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之一,提供銀行、金融、投資等多元化服務。其股票在港股市場(03988.HK)上市,長期以來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金融龍頭股之一 |
1、中航產融:公司實控人是國資委,控股股東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主業範圍為綜合金融服務、產業投資。
2、中國石油:公司實控人是國資委,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油氣勘探開發、煉油與化工、天然氣與管道以及成品油銷售,股息率5.38%。
3、中鋼國際:公司最終實控人為國務院國資委,公司綠色鋼鐵服務已在3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是唯一在海外冶金工程全流程均有業績的中國企業,海外營收佔比29.68%
4、上海能源:公司實控人為中煤集團,公司生產精煤、洗煤等,精煤主要為冶煉用煉焦精煤,精煤年產量約530萬噸,股息率4.95%。
5、中糧資本:公司實控人是國務院國資委,控股股東是中糧集團。公司主營保險、期貨、信託業務,營收佔比99%。是國家發改委第二批混改試點企業。
6、中國交建:公司實控人國務院國資委,是我國乃至全球領先的以基建設計、基建建設、疏浚及裝備製造為主業的多專業、跨國經營的特大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
7、中國科傳:公司實控人是中國科學院控股公司,公司主要在專業學科知識庫、數字教育雲服務、醫療健康大數據三大方向上進行佈局。
8、中國出版:公司實控人是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主營圖書、報刊、電子音像等出版物出版,全國圖書零售市佔率、版權貿易及輸出規模等位居全國第一。
9、中國中免: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司是全球第四大免稅業務運營商,我國免稅店龍頭企業。
10、中國銀河:中國銀行與中石油兩大央企下屬的中字頭券商,公司是國內分支機構最多的證券公司。
優勢:
1、價值發現:中特估幫助投資者發現被市場低估的股票,提供投資機會。
2、估值合理,風險控制:相對於其他股票,中特估股票的估值更加合理。通過對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投資者會更清楚地瞭解公司的真實價值,降低投資風險。
3、盈利穩定,長期收益:中特估投資者通常是長期投資者,他們相信公司的內在價值最終會反映在股價上,因此可以實現較為穩定的長期收益。
4、分散風險:通常中特估投資組合會分散投資於多個行業和公司,從而降低單一公司或行業的風險。
5、成長性高,行業前景廣闊:中特估股票處於快速成長階段,股票所處行業通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這些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局限:
1、市場反應時間較長
2、市場和公司不確定性
3、市場情緒導致股票的短期波動
4、錯估公司價值導致投資損失
挑戰:
1、透明度和資訊披露:中國市場的資訊披露和透明度相對較低,這使得中特估的數據來源和準確性受到影響。一些公司可能存在財務數據不完整或不准確的情況,這會對估值結果造成影響。
2、政策風險: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其政策環境和法規變化頻繁,對企業經營和估值產生影響。政府政策的變化可能會導致行業競爭格局的改變,進而影響企業價值的穩定性和預測性。
3、市場波動性:中國股市的波動性相對較高,投資者情緒和市場熱點往往會對股價產生較大的影響,這增加了準確預測和估值的難度。
4、不確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受到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經濟增長速度、通貨膨脹率、匯率變動等,這些因素會對企業業績和估值產生影響。
5、競爭激烈和行業變革:中國市場的競爭激烈,行業變革迅速。一些新興行業的崛起和傳統行業的衰退可能會改變行業的格局和企業的競爭地位,這對估值分析提出了挑戰。
未來發展趨勢:
「中特估」已經成為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重要投資策略。目前,許多投資者仍然將與「中特估」相關的股票視為短期概念,只是暫時性的投機對象。然而,通過對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提出背景、深層邏輯和後續資金驅動等方面的詳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特估」並非短期行為,而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1、數位化和科技創新:中國正在積極推動數位化轉型和科技創新,這將影響到各個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競爭力。中特估將更多關注公司的技術能力、創新能力和數字化水準。
2、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環保產業和可再生能源行業可能成為未來的投資熱點。中特估可能會更多考慮企業的環保政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3、消費升級和服務業發展:中國消費市場不斷升級,消費者對品質和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消費品牌和服務業可能會成為中特估的重點關注領域。
4、資本市場改革: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包括註冊制改革、國際化、交易機制改革等。這些改革將影響到市場的穩定性和投資者的信心,對中特估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5、全球化影響:中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參與全球化競爭的趨勢明顯。因此,中特估可能需要更多考慮企業的全球化戰略和國際市場競爭情況。
監管機構在2022年11月表示,有必要深入系統地思考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基本內涵、實現路徑和重點任務,並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這一立意深遠的舉措,不是短期的投機行為,值得我們持續深入研究,並期待市場表現。
相關主題基金的發行,例如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和招商基金等推出的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預計將推動「中特估」相關公司股價上漲,並吸引那些關注長期價值投資的社保資金、保險資金等紛紛加入。
儘管「中特估」相關股票過去表現較為平淡,但許多央企高額的分紅收益率吸引了更多價值投資者的持續買入。這一新的投資理念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理論創新,需要投資者繼續深入研究和理解。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中特估」估值體系有望在未來數年主導投資市場。
監管機構在2022年11月表示,有必要深入系統地思考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基本內涵、實現路徑和重點任務,並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這一立意深遠的舉措,不是短期的投機行為,值得我們持續深入研究,並期待市場表現。
相關主題基金的發行,例如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和招商基金等推出的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預計將推動「中特估」相關公司股價上漲,並吸引那些關注長期價值投資的社保資金、保險資金等紛紛加入。
儘管「中特估」相關股票過去表現較為平淡,但許多央企高額的分紅收益率吸引了更多價值投資者的持續買入。這一新的投資理念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理論創新,需要投資者繼續深入研究和理解。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中特估」估值體系有望在未來數年主導投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