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最硬985,正排隊宣佈融資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投資界;作者:嶽笑笑

一支高校軍團在創投圈火了。

先從一個最新案例説起,中航創世剛宣佈完成了近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同創偉業領投,陝西金資基金等陝西多家知名投資機構跟投。鮮為人知的是,公司創始人賀琛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

無獨有偶,數天前,車用AI芯片公司奕行智能宣佈獲得廣州南沙區南金基金和獅城資本投資,身後掌舵人劉暉,同樣出自西北工業大學。

再往前梳理,礪芯慧感、聯豐迅聲、瑞智新能源、羚控科技……今年完成融資的西工大系企業尤其明顯,浩浩蕩蕩。雖然地處西北,但西工大曆來藏龍卧虎,只是在以往互聯網時代並不受到過多關注。

投資先投人。在投資人的印象中,西安高校羣盛產“高精尖”項目,西工大便是典型代表之一。一如當下創投圈的清華系、上海交大系、哈工大系、浙大系、中南系,西工大系正在冉冉升起。

最新一幕:

兩位西工大校友融資了

中航創世創始人賀琛,一個土生土長的西安碑林人。出生於1987年,他18歲考入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由於成績優異,本科畢業後就直接保送至本專業博士學位,在西工大一待就是近十年。

期間,賀琛圍繞飛機控制與機器人控制專業鑽研。2014年他順利畢業,被人才引進到中航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工作。

事業轉折點到來——入職後,他正趕上中航集團舉辦第一屆創新創業大賽,比賽要求十分獨特:“參賽項目必須與工作無關”。賀琛想起自己博士期間曾做過一個外骨骼機器人項目,於是將其改造成醫用機器人,在上千個參賽項目中脱穎而出一舉拿下冠軍。

彼時,外骨骼技術還處於研究階段,市場有着高度需求。賀琛受到集團支持鼓勵,決定下海創業,和團隊做了許多調研確定方向。最後,他在一家康復醫院見到了機器人幫助病人站立的場面,內心大受觸動,選定智慧康復機器人這一賽道。

2017年,中航創世正式成立。從成立到獲得首批產品註冊證,團隊整整熬了兩年。6年過去,中航創世的產品已經遍佈全國30個省份,和眾多知名醫院達成合作。

2020年,中航創世開啟融資之路。他們首先獲得了由西安軍融電子衞星基金、西交一八九六創投基金、西安環大校地融合創業投資基金參與的A輪融資;又在2022年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得到西安軍融電子衞星基金投資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的支持;到了今年的B輪,引來同創偉業、陝西金資基金等知名機構押注。

幾天前,另一家西工大校友掌門的企業也宣佈完成融資:汽車AI芯片公司奕行智能完成超億元Pre-A輪融資,獲得廣州南沙科金控股集團下屬廣州南沙區南金基金、華僑銀行集團旗下獅城資本注資。

公司背後是西工大校友劉暉,擁有西工大電子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此前,他曾在全球知名半導體公司擔任高管,有着超過20年的行業經驗。2022年初,劉暉成立了奕行智能,不到兩年就獲得廣汽資本、東方富海、和利資本、越秀產業基金、臨芯投資等知名機構支持,集齊一個豪華隊伍。

十天內,兩家西工大校友企業先後完成融資。而這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創投圈崛起一支西工大系

投資人排隊找項目

我們把視野打開,西工大系企業正在排隊融資。

今年10月,礪芯慧感宣佈完成龍鼎投資、陝西空天動力等機構參與的A輪千萬元融資。成立於2022年,礪芯慧感出自西工大機電學院副教授羅劍之手,相關研究早已在實驗室論證十餘年,誕生僅20個月就打破國外“薄膜鉑電阻傳感器”相關成果30年的壟斷局面。

幾乎同一時間,瑞智新能源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和天使+輪融資。始於2021年,該項目西工大色彩濃厚:西工大首家新能源電池領域轉化企業、聯合創始人以及核心成員均來自西工大、9月曾獲得西工大知識產權增資……而最近一次融資中,西工大甚至直接現身投資方名單中。

不到一週,西工大聲學領域轉化項目——聯豐迅聲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90後碩士項彬畢業後組建團隊創業,在導師支持下成立了聯豐迅聲,致力於填補聲音監測行業的空白,第一年便拿到英諾天使基金的首輪融資。2021年,英諾天使基金再次押注其Pre-A輪,啟迪之星也加入其中。

繼續梳理,羚控科技分別在今年1月和7月完成股權融資和D+輪融資。2014年,羚控科技誕生於國內唯一的無人機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工大無人機特種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由博士段曉軍掌舵。一路走來,公司獲得西科天使基金、中科創星、天圖投資等機構青睞,還曾獲得西工大資產經營管理工資增資。

還有工業無人機研發商因諾科技,今年6月完成新一輪股權融資,創始團隊均脱胎於西工大;專注輻射探測儀器的迪泰克新材料,由西工大萬奇教授團隊發起,今年2月完成約億元B+輪融資,中科創星入股;以及辰航卓越、天回航天……這些西工大科技成果轉化企業,紛紛在今年完成融資。

可以一窺西工大創業軍團的特徵——他們上天、入地、下海,在航空、航天、航海、材料和製造等多個硬核領域,給投資人留下深刻印象。

進一步看,這些西工大系企業有着一個共同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

這要從2021年説起。彼時,陝西開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西工大正是重點試點單位之一。此後,西工大開始一條產學研成果孵化之路,瞄準高校科技成果“不敢轉”“不想轉”“缺錢轉”的突出矛盾,創造了產學研“西工大模式”。例如給予職務方面激勵、橫向科研項目結餘經費出資等,正在批量生產優秀硬科技企業。

透過融資動作,我們還看見了西工大親自下場做VC的身影。比如成立西工大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專注“投早投小”,支持過包括羚控科技、因諾科技等西工大教授團隊;以及參與發起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通過引入外部產業力量,與君創投資、陝財投等機構合作成立基金,為礪芯慧感、辰航卓越、天回航天等企業引進不少社會化資本。

今年初,西工大交出一份科研成果轉化成績單:2020年起,西工大資產孵化科創企業150餘家,創業團隊60餘個。西工大近兩年科技成果轉化收益近20億元,工大資管已為地方貢獻税收超4億元。

這一現象已經從西工大輻射至整個西安。“我們常常來西安的高校找教授聊項目。”曾有投資人向投資界分享,在濃厚的科創生態氛圍和市場化科創模式下,西安一眾高校紛紛吹響產學研號角。

為何是西工大?

古都城內,秦嶺腳下。今年正是西工大85歲生日。

自1938年起,三支脈源徐徐交匯,西工大由此誕生:一支國立西北工學院,1938年由四大頂尖工學院組建而成,是西工大發揚的起點;一支華東航空學院,1952年由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三所名校的航空工程系合併組建,匯聚新中國最強航空力量;一支“哈軍工“航空工程系,1970年建制併入西工大,成為國防力量的基礎。

基於此,西工大硬核基因十分深厚。學校隸屬於國家工信部,被稱為“國防七子”之一,位列國家985、211高校及雙一流大學工程建設A類高校,是國內頂尖工科院校。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已經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

最為人熟知的,則是西工大“三航”之建樹。作為全國唯一同時發展航天、航空、航海學科的高校,這裏誕生了許多第一:中國第一架小型無人機、第一台地效飛行器、第一型50公斤級水下無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機載計算機……無數次打破國外技術神話。

歷史上,航空宇航製造工程、飛行力學、航空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等7個學科的全國第一位工學博士,全部從西工大走出。

曾有投資人評價道,在軍工領域,西工大、北航、哈工大三足鼎立,而西工大更是當之無愧的”航天航空黃埔軍校“。近年來,西工大航空航天企業陸續IPO——

2022年,軍工塗料第一股華秦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如今市值200億。身後站着一個西北漢子——折生陽。早年折生陽考入西北工業大學鑄造工程專業。1992年,他辭去公職創業,成立了華秦科技,還聯合母校探索出一條產學研合作體系。此外,折生陽還是另一家上市公司鉑力特的實控人之一。

今年,聚焦航空航天高性能關鍵零部件的超晶科技,以及陶瓷復材研發生產企業鑫垚股份,雙雙通過上市輔導備案,即將成為西工大科技成果轉化的最新案例。

回想2010年,西工大校友、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首次提出“硬科技”概念:“中國下一步必須要走創新紅利的道路。”時至今日,硬科技時代正當波瀾壯闊,那些曾被掩埋的理工高校終於等來自己的時代。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