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美國工人贏麻了
格隆匯 11-05 20:31

晚上,被表哥拉去擼串。表哥很少喝酒,這次卻喝了很多。

原來,他被優化掉了。

就着青島,破舊的燒烤攤上,和表哥有了段對話。

表哥:打工真他媽扯淡,為了公司,為了那點薪水,這些年失去了很多。最對不起的就是父母,在外面打工,無法膝下盡孝。

我:每個人都是這樣,沒有辦法。

表哥:你嫂子是個好人,我一定要對她好點,昨天她安慰我説,你養我了我這麼多年,後面我養你就可以了。

我:現在想想是不是挺不值得啊。

表哥:現在想起來,真想給自己兩下。這麼多年,你嫂子無怨無悔,家庭主婦做了這麼多年。以後要對她好點。

我:是的,父母終究會老去,陪你到最後的,就只有枕邊人了,你肯定要對她好點。

表哥:我真的挺羨慕你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你怎麼不找個老婆?

我:卧榻之側,怎容他人酣睡。

表哥:你就放屁吧,你以為你是朱重八啊。

我:他是我比較佩服的人。你準備怎麼辦呢?

表哥:能怎麼辦?孩子還那麼小,父母又有病,我能怎麼辦?還有他媽的房貸,還好車貸供完了。

我:先想想有沒有什麼出路,既然下來了,就好好玩一段時間。陪陪家人,你欠他們太多了。

表哥:是的,我也是這樣想的。前幾天幾個在美國的同學叫我過去。説他們升薪了。

我:嗯,我看了新聞。美國公司都升了薪,要應對通貨膨脹。

表哥:當初要是和同學一起去那邊就好了。我被裁員了,他們還在升薪,想想就氣死了。

我:正常,國情不同,體質不同。資本主義太險惡了,竟然給工人升薪,惡意升薪,這無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表哥:聽人説,美國那邊已經沒有石頭了,都搬起來砸了自己的腳了。下一步,準備進口石頭,因為腳還要砸下去。

我:你真想出去嗎?

表哥:想,但是走不了。我走了,你嫂子怎麼辦?父母怎麼辦?

我:你就好像一隻被囚禁的鳥,想飛也飛不高啊。

表哥:誰不是呢?

我:你真想出去,也可以。這邊我幫你看着,你自己出錢,我跑腿還是可以的。

表哥:算了,我明天去把小車賣了,買個貨車,去拉貨吧。

我:名校研究生開車拉貨,這是個熱點啊,一邊拉貨,一邊開直播,估計沒有幾個月就成了網紅了。

表哥:得了吧,你説到底為什麼我會走到這一步。

我:你自己都不知道,我哪裏知道。

表哥:都是美國佬搞的鬼。

我:嗯,有個假想敵也好。

……

酒喝得也差不多了,半破不破的音箱裏面傳來的是伍佰的世界第一等。

感覺就像是隔壁酒桌混得也不咋地的大哥,豪情萬丈地拍了拍我的後背:兄弟,千金難買好人生啊!

在伍佰的歌聲中,把兄弟送上車後,一個人走在夜裏。

01

人與人的差距

先有工會有後天,美國工人賽神仙。

最近,本世紀最大的行業罷工,終於落下了帷幕。

美國汽車工人協會(UAW),已經與通用、福特、Stellantis三大車企達成協議。

以福特公司為例,按照協議,第一年給員工升薪11%,未來四年半總計升薪25%,外加5000美元生活費用調整。

最重要的一點:每週只工作32小時,拿40個小時薪水。

其它兩家給出的條件,大差不差。

總體算下來,升薪幅度高達30%,低薪30美元/小時,頂薪42美元/小時以上。

也就是説,一個最底層、擰螺絲的普工,每週上32小時班、領40小時薪水,最少最少可以賺5000美元。

假如每月工作23天、每天工作8小時,一個擰螺絲的美國普工,月收入至少7360美元。

接近3.7萬人民幣。這還不算其他福利。

啊這……羨慕啊!

我酸了。

老人們都説,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説的不就是美國工人嘛。

橫向對比一下,更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按富士康國慶節前後的招工公吿來看,臨時工21元/小時,滿三個月轉正後底薪2850元/月,加班費24.57元/小時。

理論上,一個普通流水線工人,底薪+加班費,月收入大概在5000-6000元之間。

富士康員工曬工資條

最慘的是印度工人,印度富士康工人月薪只有1-2萬盧比,相當於900-1800元人民幣。

實際到手還要比這個低一些,工會要抽成,承包商還要收取食宿費用。

不過即便是這樣,當地政府稱,富士康的福利待遇超過本地同類工作收入三倍。

真是不好評價啊......

很多人覺得富士康黑,但它給了無數人改善生活的機會,這是不爭的事實。

越南稍微好一點。

以比亞迪的越南工廠為例:每月休息4天,每天工作10小時,最低標準總收入約2798元人民幣。

另外還要扣除社保、工會會費以及食宿費用。

這就是越南工廠打螺絲人普遍的收入水平了。

大家都幹同樣的活,美國汽車工人的收入,卻是中國工人的近10倍,是印度工人的40倍!

而且,咱們的工作效率,遠遠比他們高。

即便換算成購買力,中美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也至少相差4倍。

這合理嗎?肯定不合理。

連美國人都看不下去了。

就在工人們歡呼雀躍之際,前總統川普卻説了句煞風景的話:“你們雖然現在看似得到了更多,但是這根本不重要。因為最快兩年後,你們所在的企業就會破產,工人們都會失業!”

為什麼?因為企業真的養不起嬌貴的美國工人。

02

貪得無厭!惡意升薪?

客觀來説,美國工人是很懂得經濟學的,或者説很懂得陪同車企“同甘共苦”。

為什麼這麼説?

因為早在2008年經濟危機期間,美國工人就答應了分級工資制(降低新員工起薪),還同意取消了通脹津貼、養老金、就業保障等等福利。

目的就是為企業減輕人力成本開支,且之後數年的升薪要求都極低。

好傢伙,這麼多年了,還是第一次知道有“通脹津貼”這個東西。原來貨幣通脹了,企業也應該給員工津貼,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

那為什麼現在,美國工人又變得“貪得無厭”了呢?

答案都在經濟數據裏。

去年到今年,美國迎來最強紙面經濟增長,失業率降到近20年最低,職位空缺一度達到創紀錄的1200萬人。

各行各業,到處都缺人,勞動力嚴重通縮。

同時,過去兩年,美國通脹高企,市場上的錢變多。雖然工資在升,物價也在升。

據統計,過去一年,美國物價上升了7.1%,工資只升了4.7%,實際上是縮水了。

企業方確認,工人實際收入降低,自然就有訴求、有籌碼要求升薪。

當然,UAW的籌碼遠不止這點。

加上退休老人,UAW共有60萬成員,基本都集中在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州,都是決定美國大選結果的“六大關鍵搖擺州”。

等於是左右了全美一半搖擺地區的選票,影響力極大。

而此時此刻,拜登和川普的支持率,非常接近。

這就意味着,UAW掌握的搖擺州選票,對明年的大選有決定性作用。

我都能決定誰當總統了,要求加薪,你敢不答應嗎?

所以在10月26日,拜登才義憤填膺地前往密歇根州,聲援罷工的UAW工人,支持他們起初要求升薪40%的訴求。

壓力給到車企這邊,總統都出面了,輿論一邊倒,你敢不妥協?

而且工人們不開工,影響的不止是美國生產線,加拿大、墨西哥乃至全球產業鏈,都將出現大規模宕機。

只能硬着頭皮答應了。

當然升40%是不可能的。

如果按UAW的要求,三大車企的勞動成本每年將增加800億美元。而它們去年的利潤加起來,才不到400億美元。

相當於是慢性自殺了。

即便是現在的協議,也頂難受。

據德意志銀行估計,新協議將導致每輛車的成本,增加850-900美元,通用汽車、福特、Stellantis將分別在四年內虧損72億美元、62億美元、64億美元。

等於是,倒貼錢。

你覺得他們會怎麼想?直接把產業鏈轉出去不香嗎?

非得擱國內養一羣大爺,又受氣,又虧錢……

然後,越來越多人失業,消費力越來越低,企業效益越來越差,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接下來,進入批判時間:資本主義必將衰落,美國汽車必將在殘酷的競爭中退出歷史舞台,巨大的成本也許會成為壓折駱駝的稻草,未來將是中國汽車的天下……

遙遙領先!

03

尾聲

正當美國工人歡天喜地時,隔壁印度出了一件糟心的事。

現任英國首相蘇納克的岳父、人稱“印度IT之父”的納拉亞納·穆爾蒂,公開聲稱:

印度要想崛起,就要提高工作生產力,年輕人必須承擔起身上的重擔,主動説“這是我的國家,我想每週工作70個小時”。

在這句話的襯托下,連996福報論都顯得清新脱俗。

什麼,你想過美國人的日子?過於貪婪了!

就他們蛀蟲一樣的尿性,遲早會把美國經濟吃垮。

這種福利主義,我們不要也罷。

小了,格局小了!

不可否認,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效率比公平重要,難免會削減福利,把省下的錢用於發展。

升不升工資的,都是小問題,在大義面前,個人私利那都是蠅頭小利,我們應該摒棄,併發自內心譴責這種行為!

苦一苦自己,咱們的下一代肯定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真實的世界,畢竟不是童話。

當下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困境,都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現實與個人意願之間的矛盾。

你不願意為了老闆的夢想,氪命加班、含淚996;但你又必須拿工資過日子,更無法改變大環境。

每個普通人,都被迫變得偉大。(全文完)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