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市場主題不斷變化,醫藥板塊驚恐的表現也出人意料。伴隨着進入8月中報密集披露期,不少優質個股的業績也逐漸浮出水面。
其中,國內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披露了2023年第二季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司在營收與盈利雙雙保持兩位數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單季度營收更是突破百億元大關。
那麼,邁瑞醫療這份預披露的成績單怎麼樣,券商是如何看待的?
先來看一下公司披露的這份業績預吿。
根據邁瑞醫療初步測算,2023 年第二季度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101 億元,同比增長約 20%,環比增長約21%;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38 億元,同比增長約 20%,環比增長約48%。
根據預披露的情況來推算,邁瑞醫療2023上半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184億元,同比增長約20%;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64億元,同比增長約21%。
要知道,從2018年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至今,邁瑞醫療一直保持了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兩項指標在20%以上的業績增速。即使是在擁有百億營收以上大基數的前提下,業績依舊能夠穩健增長,實屬難得。
對此,公司給出的解釋來自於兩大原因:需求復甦以及市場擴容。
從產線維度來看,得益於國內常規診療活動的強勁復甦,醫院試劑消耗和超聲常規採購得以快速恢復,推動公司體外診斷和醫學影像業務在第二季度的增長實現了顯著反彈,其中體外診斷重磅儀器及流水線的裝機表現十分亮眼。
從區域維度來看,公司二季度國際市場增速環比一季度顯著提速,且二季度末國內醫療新基建商機環比一季度末進一步提升至230億元,結合醫院建設進度,預計醫療新基建項目將在未來三年持續給國內市場貢獻增長動力。
面對複雜多變的行情,券商是如何來看待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
從行業配置的角度上來看,德邦證券認為,“從23Q2 公募基金醫藥持倉分析看,目前醫藥板塊配置結構呈均衡狀態但總量處於低配狀態,經過前期的風格極致化,當前的賠率和勝率都很高,醫藥板塊或即將否極泰來,值得重點配置。”
具體到子版塊而言,國聯證券指出,“二季度業績預期是近期主線,基於2022年二季度低基數的復甦有望引領個股增長。細分子行業,包括診斷、高值耗材等,月度同比增長數據或將是印證復甦力度的量化指標,重點觀察經營情況良好,產品力處於行業領先位置的個股,例如邁瑞醫療。”
其中關於第二季度復甦上,東吳證券指出,“23Q2 國內診療活動快速恢復,帶動國內 IVD 和影像業務快速反彈:根據國家衞健委的數據,2023 年 3 月,全國醫療衞生機構診療人次同比提高 13.6%,環比提高 27.8%。國家醫保局近期披露的2023 年1-5月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運行情況也印證常規診療活動的持續復甦。得益於國內常規診療活動的強勁復甦,醫院試劑消耗和超聲常規採購得以快速恢復,推動邁瑞醫療IVD 和醫學影像業務在二季度的增長實現了顯著反彈。”
除了國內市場修復外,海外市場邁瑞也在積極佈局,加速全球化進程。
7月31日,公司擬收購全球知名IVD品牌(DiaSys),交易總額合計約1.45億歐元。對此,中金證券表示,“DiaSys深耕體外診斷試劑、質控品及校準品業務30餘年,在全球客户中擁有良好的口碑,並且在歐洲、亞太及拉美地區均有生產基地。”
開源證券指出,“面對全球體外診斷400億美金市場,2022年公司IVD板塊海外收入不足4億美金,目前海外市佔率不到1%。通過此次收併購,有望提升邁瑞醫療體外診斷試劑產品在海外及時交付和本地化服務能力,公司IVD海外板塊營銷、用户服務、臨牀能力亦有望提升。通過整合這些平台,並逐步導入和完善化學發光等全線IVD產品的供應鏈平台,助力邁瑞IVD從小樣本量市場向中大樣本量醫療市場突破。”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招銀國際表示,“邁瑞醫療作為中國收入體量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由於規模效應體現,公司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對標國際醫療器械巨頭例如美敦力、強生,邁瑞醫療與國際醫療器械巨頭相比在收入體量上仍有較大差距,未來具備廣闊的國際市場成長空間。”
雖然邁瑞醫療還沒有公佈完整的半年報數據,但核心指標的披露,可以説給市場一份“穩穩的幸福”。這份5年以來複合增長率超過20%的業績報表,遠超許多跨國巨頭(數據來源:招銀國際),依舊處於高速發展階段。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當下的邁瑞更加具有吸引力。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8月4日收盤,公司PE(TTM)為34.44倍,貼近5年以來估值最下限區間,估值性價比高。
圖表一:PE/PB BAND
數據來源:WIND,格隆彙整理 數據截至2023年8月4日
對此,不少聰明投資者已然發覺,邁瑞醫療在最近一個月內已經有近十家券商機構給予積極樂觀的評價,平均目標價達到419.53元,距離8月4日收盤價286.08元有46.65%的向上潛力,值得期待。
圖表二:近一個月券商評級
數據來源:WIND,格隆彙整理 數據截至2023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