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業績預吿發布後,保健品行業龍頭湯臣倍健股價驚現大跳水。今年一季報發佈時,由於業績增速明顯,湯臣倍健曾一度暴升。從暴升到大跌不過短短几個月,湯臣倍健怎麼了?
截至7月4日下午收盤,湯臣倍健股價跌去12.37%,報收於21.25元/股。
異動發生前一天,湯臣倍健發佈公吿稱,預計2023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為13.63億元至15.72億元,同比增長30%-50%;預計同期扣非後淨利潤12.68億元至14.87億元,同比增長18.55%-39.09%。
從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湯臣倍健的業績穩中有升,公司股價為何卻大幅跳水?
二季度淨利回落或是關鍵所在。
湯臣倍健一季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淨利潤10.30億元,同比增長55.27%;錄得扣非後淨利潤9.95億元,同比增長46.06%。
以此估算,今年二季度,湯臣倍健的淨利潤約為3.33億元至5.43億元,扣非淨利潤約為2.73億元至4.93億元,盈利表現遠遠低於一季度。
有研究機構表示,湯臣倍健二季度呈現出的盈利表現與市場短期需求減弱、銷售費用增加有關。
光大證券認為,疫情集中爆發過後,一季度居民對免疫產品的需求快速上升,帶動湯臣倍健營收增長,隨着短期需求階段性釋放後,預計二季度營收增速回落。此外,湯臣倍健對線上渠道的進一步重視、疫情後線下渠道營銷活動開展正常化,帶動了公司銷售費用提升。
國盛證券也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提到,由於線下推廣活動恢復、線上渠道佔比提升帶動費用率提升,預期湯臣倍健二季度銷售費用較高,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速環比回落。
就湯臣倍健銷售費用蠶食利潤這一問題而言,當下只是歷史的重現。
由於保健品行業具有可替代性高、競爭激烈的特點,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場佔有率,業內很多品牌着力在營銷上發力,其中湯臣倍健尤甚。僅在廣吿方面,早在2006年,湯臣倍健就簽約奧運冠軍劉璇為品牌的代言人;2010年,湯臣倍健官宣姚明為品牌形象代言人;最近幾年,湯臣倍健分批簽約了多位明星代言人,包括但不僅限於運動冠軍谷愛凌、馬龍、汪順,流量明星蔡徐坤、鄧倫等。
在營銷上“豪擲千金”,促使湯臣倍健的銷售費用一再攀升。根據財報,僅2020年至2022年短短三年間,湯臣倍健的銷售費用從18.18億元一路飆升至31.69億元,增幅達到74.3%,銷售費用率也從29.82%提升到驚人的40.31%,冠絕食品飲料行業。
然而,隨着銷售費用大幅增加,湯臣倍健的業績卻並未得到相匹配的提升。2020年至2022年,湯臣倍健的營收從60.95億元增長至78.61億元,增幅遠低於公司銷售費用的攀升速度。不僅如此,在銷售費用蠶食利潤空間的影響下,湯臣倍健還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公司2021年實現淨利潤17.54億元,但2022年卻僅錄得淨利潤15.24億元。
控制銷售費用是解決增收不增利的關鍵,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湯臣倍健的銷售費用下行的可能性不大。
按渠道劃分,湯臣倍健的銷售渠道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線下主要鋪設對象為藥店、診所、大型商超等,線上則主要是淘寶、天貓、京東等網購平台。
線下渠道方面,湯臣倍健在近期開展的機構調研報吿中透露:“隨着藥店行業的連鎖化率提升、行業併購整合等,公司線下藥店渠道覆蓋門店數量每年均有一定程度增加。”線上渠道方面,最近幾年湯臣倍健的品牌建設費用和平台費用投入持續走高,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市佔率,湯臣倍健坦言後續仍會保持穩定投入,並表示“預計未來兩三年內,公司銷售費用率保持在35%-40%區間,預計今年接近區間上限。”根據上述信息,不難推測,未來一段時間,湯臣倍健的銷售成本仍有繼續上行的可能,盈利被銷售費用蠶食的問題仍將如影隨形。
2022年,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曾提出要“向強科技企業轉型,持續打造就是不一樣的湯臣倍健‘硬科技’產品力和科技競爭力優勢。”此前湯臣倍健CEO林志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上半場拼得更多是在營銷方面,下半場拼的就是技術能力、研發能力、產品能力。”
然而,就目前來看,湯臣倍健距離擺脱“重營銷、輕研發”的標籤仍然十分遙遠。以2022年為例,期內湯臣倍健的研發費用僅為1.58億元,不足當期銷售費用的5%。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近年來保健品市場不斷壯大。據歐睿數據,2020年我國保健品規模2666億元,至2025年預計市場規模達到3200億元。龐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眾多玩家入局,市場競爭格局變得更加激烈。
天眼查顯示,近五年內,國內新增的經營範圍包含“保健品”的遷入、存續、在業企業在10萬家以上。另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年版保健食品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吿》,近3年內發生了37起與保健品相關的融資事件,參與方不乏紅杉資本、真格基金、京新藥業、同創偉業等知名基金與企業。
隨着保健品行業市場競爭持續升級,消費者對保健品的認知逐漸深化,單純的“卷營銷”不再是保健品行業的制勝法寶,“卷產品”慢慢成為品牌脱穎而出的新路徑。
在此情況下,湯臣倍健或許需要表現出更加積極的轉型意願,加大研發支出,建立起產品護城河,才能在行業變革浪潮下實現“加速跑”,持續坐穩行業龍頭的寶座。
一個題外話:
此前鄧倫因偷税漏税遭到封殺,湯臣倍健旗下全資子公司佰傲藥業曾對鄧倫及其經濟公司提起訴訟。近期,新生代偶像蔡徐坤因私生活問題“塌房”,但目前湯臣倍健並未做出反應,其官方微博首頁置頂仍是蔡徐坤代言產品的宣傳片。後續,湯臣倍健是否會像處理鄧倫事件一樣,對蔡徐坤提起訴訟?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