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環球一覽 | 美聯儲發佈金融穩定報吿;巴菲特又減持比亞迪,蓋茨再次力挺AI !

當地時間5月8日,美國三大股指收盤升跌不一。截至收盤,道指跌0.17%報33618.69點,標普500指數升0.05%報4138.12點,納指升0.18%報12256.92點,標普500指數和道指錄得連續第二日上升。

銀行股指數盤初便迅速逆轉升幅,西太平洋合眾銀行升30%後僅收升3.7%。

熱門科技股多數上升,AMD升超5%,谷歌、英偉達、特斯拉均升超1%。熱門中概股升跌不一,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0.13%。理想汽車升超3%,網易升超2%,滿幫跌超4%,富途控股跌超2%。

COMEX 8月黃金期貨收升0.42%,報2052.8美元/盎司。有分析稱,若美國地區銀行困境重新成為關注焦點,可能推動這一避險資產的另一波上升。布倫特原油7月合約收升2.35%,報77.01美元/桶。

美聯儲金融穩定報吿

當地時間週一(5月8日),美聯儲發佈自銀行業危機爆發以來第一份《金融穩定報吿》。在報吿中美聯儲表示,各家銀行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可能導致它們減少發放貸款,從而使得經濟加速下滑。

報吿稱,銀行業在整體上仍具備韌性,吸收損失的能力很強,美聯儲和其他機構的政策干預幫助緩解了銀行承受的壓力,並限制了出現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儘管銀行業在3月份面臨壓力,但高水平的資本和適度的利率風險敞口意味着,絕大多數銀行能夠抵禦利率上升帶來的潛在壓力。”

不過美聯儲也在報吿中警吿:“對經濟前景、信貸質量和融資流動性的擔憂,可能導致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一步收縮對金融機構的信貸供應。信貸供應的急劇萎縮將推高企業和家庭的融資成本,可能導致經濟活動放緩。”

報吿指出,銀行融資總體上相對穩定,但金融市場其他領域存在大量流動性風險。

總體而言,美國國內銀行流動性充足,對短期批發融資的依賴有限。短期融資市場的結構脆弱性依然存在。優質和免税貨幣市場基金,以及其他現金投資工具和穩定幣,仍容易受到擠兑的影響。

蓋茨再次力挺AI 

當地時間週一(5月8日),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最新採訪中再次談到對人工智能(AI)的看法,以及AI對世界未來的意義。

蓋茨表示AI非常重要,將改變遊戲規則。他認為AI在所有行業都有巨大的潛力,將改變我們思考事物的方式。

“我們經常驚訝於它有多好,偶爾會驚訝於它不能做什麼。儘管(這項技術)尚處於早期階段,但具有革命性。”

蓋茨還表示,他對OpenAI取得的飛躍印象深刻,從GPT-3到GPT-4,進步程度之大,讓他驚歎不已。

關於AI風險的看法,蓋茨認為,AI的利大於弊,圍繞AI的討論正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

“我們都擔心壞人會搶走它,如果你只是阻止好人,而不阻止其他人,那可能會傷害到自己。”

蓋茨認為,政府監管機構還沒有跟上AI的發展速度,也沒有準備好做出重大決定。

他表示,AI領域正在投入大量聰明的人才,研究下一步是什麼,以及如何確保它是有益的。

連續11次!巴菲特又減持比亞迪

據港交所文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5月2日出售了196.1萬股比亞迪股份,平均減持價格為每股235.64港元,持股比例由10.05%降至9.87%。目前持股數量約1.08億股。

這是2023年以來,港交所第5次披露伯克希爾哈撒韋減持比亞迪H股,也是2022年8月該公司首次減持以來的第11次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8月開始首次減持,伯克希爾哈撒韋已累計減持比亞迪H股約1.17億股,減持比例已過半,累計套現超250億港元。

回顧巴菲特減持比亞迪時間線來看:

2022年8月24日,減持133.1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277.1016港元/股;2022年9月1日,減持171.6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262.7243港元/股;2022年11月1日,減持329.7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169.8657港元/股;2022年11月8日,減持578.25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196.9945港元/股;2022年11月17日,減持322.55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195.4212港元/股;2022年12月8日,減持132.95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201.3432港元/股;2023年1月3日,減持105.8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191.44港元/股;2023年1月27日,減持155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226.32港元/股;2023年2月3日,減持423.5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257.9港元/股;2023年3月31日,減持248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217.67港元/股。

*ST雪發實控人失聯

再來關注國內市場方面消息。

*ST雪發昨晚在深交所公吿稱,公司無法與實際控制人張勁取得聯繫,無法確定張勁失聯的具體原因。

*ST雪發稱,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張勁除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外,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張勁的失聯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構成重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張勁也是雪松控股的實際控制人。日前,因涉嫌"非吸"逾200億,雪松控股下屬的圓方投資被立案查處實控人張勁已被刑事控制。

5月7日下午,廣州市公安局黃埔區分局發佈《關於廣東圓方投資有限公司等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案情通吿》,依法對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廣東圓方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圓方投資”)等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查處。

《通吿》披露,公安機關已對主要犯罪嫌疑人張某等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已依法提取相關涉案數據,並已委託專業機構進行獨立鑑定和司法審計;對涉案相關資產予以查封、扣押、凍結;敦促涉案公司相關責任人員主動配合調查,積極退繳違法所得。

楊冪與嘉行傳媒“緣盡” 

5月8日下午,娛樂圈明星楊冪在發佈微博宣佈與嘉行傳媒結束合作關係並更改了工作室的微博名稱。同時,嘉行傳媒亦發文肯定了此事。

據嘉行傳媒官網資料顯示,公司是由經紀人曾嘉、趙若堯與明星楊冪共同創建。公司自成立至今,旗下擁有近50位全約藝人。目前仍在嘉行傳媒旗下的藝人包括迪麗熱巴、高偉光、劉芮麟、賴藝、代斯、王一菲、李婷婷、袁雨萱等。

嘉行傳媒曾是新三板掛牌公司,掛牌期間完成了多輪融資,引入了東方明珠、完美世界兩家A股公司股東。2018年摘牌後還一度傳出要上市的消息。不過摘牌後的嘉行遭到了第四大股東尚世影業的兩度清倉,嘉行的估值也不斷縮水。

2015年-2017年,嘉行傳媒分別以0.82億元、1.29億元、1.9億元的淨利潤超完成了對賭協議的標準。2018年上半年,嘉行傳媒營業收入達5.22億元,同比增長295%,淨利潤達1.33億元,同比增長97.64%。

雖然與嘉行傳媒的合作已經終止,但楊冪目前依舊持有約15.19%的股份,為第三大股東。

北京頂級豪宅“萬柳書院”爆雷

日前,京東法拍上架了一則來自中國信達的資產推介消息,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下稱信達北分)作為處置主體,轉讓北京赫華恒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主債務人)46.9505億元的不良債權,其中債權本金達37.5億元,利息和其他費用暫不詳。

這次推介之所以引發關注,重點在於主債務人拿出的抵押物——北京知名豪宅萬柳書院75套房產。海淀核心區位,名校環繞,且動輒數千萬元乃至上億元的房價,讓萬柳幾乎成為京城頂豪的代名詞。

如果根據這次債權上拍的46.9505億元計算,這75套房源的均價約6266萬元。若按中原地產這5套房源中面積最小的218平方米計算,單價也要約28.7萬元/平方米。

根據推介公吿,中赫集團是共同債務人。萬柳書院是主債務人名下現在唯一開發和銷售的樓盤,屬於現房銷售,已售房產已經正常交房和入住。項目到期日為2025年3月份,債務人曾存在逾期等違約情形。

北京豪宅圈有句順口溜“萬柳的牆,西宸的缸,霄八的頂,融創的湖,紫辰院的樹,北平府的院子住着誰”,首先提到的就是萬柳書院。由於絕佳的地理位置和教育資源,萬柳書院備受高淨值人羣青睞。

據悉,萬柳書院共14棟板樓,5-7層南北通透花園洋房,一梯一户,2-3個單元, 每套房在205-558平米之間不等。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