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盤中強勢拉昇,截至發稿,金冠電氣升超17%,泰永長征升停,永貴電器升超8%,雙傑電氣、阿爾特、歐陸通、盛弘股份等紛紛跟隨走強。
消息面,國務院總理李強5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集羣的意見,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同時會議強調:要聚焦制約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突出瓶頸,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創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確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續”。
相對於城市而言,鄉村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一些獨有特徵,由於人口與車輛較為分散,在建設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方面還面臨着一系列待解問題。
啟動近三年後,新能源汽車下鄉開始步入“新時代”。早在2020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門就聯合開展了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下鄉的主角由此前的傳統汽車,變成了新能源車,從三部委聯合發起,到現在四部門全力支持,參與活動的企業與新能源車型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今年3月,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曾用一組數據對三年來新能源汽車“下鄉行動”成績進行了總結:發佈6批累計近200款下鄉車型、全國10省(市)舉行18場啟動活動,足跡遍佈山東、江蘇、海南、四川、湖南、湖北、廣西、雲南、新疆、重慶等省市的16個城市。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下鄉車型共完成銷售265.98萬輛,同比2021年同期的141.93萬輛,增長87%,全年活動共有28家汽車企業、64款車型積極響應參加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下鄉活動”舉行的前三年,帶動新能源下鄉車型累計銷售410多萬輛,國內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增長5倍有餘。
本次國常會指出,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廣闊,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有利於促進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而且有利於發展鄉村旅遊等新業態,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針對補能基礎設施,本次國常會強調,要聚焦制約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突出瓶頸,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創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確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續”。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此前表示,汽車消費是支撐消費的“大頭”,將加快推進充電樁和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鼓勵汽車企業開發更適宜縣鄉村地區使用的車型。同時,加快實施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同樣認為,新能源汽車在下鄉市場具有比大城市更大的普及潛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在中小城市下鄉是必然的趨勢,這種潛力和前景決定着必須加大充電樁的建設,通過充電樁的提早佈局,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此外,據研究顯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農村地區汽車千人保有量將近160輛,總保有量超7000萬輛。有研究指出,目前一線城市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經超過50%,而部分三四線城市滲透率不足10%,新能源汽車下鄉激發的市場空間無疑是巨大的。
雖然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但充換電基礎設施缺少、服務網點不足等問題影響了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的發展速度。截止2023年1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541.1萬個,但公共充電樁僅有183.9萬個,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為慢充樁,充滿一台車約需要8-10小時。另外,從地域分佈上看,充電基礎設施更多聚集在東部沿海地區以及經濟發達省市,縣城及鄉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隨着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充電樁配套建設和產品升級需求愈發凸顯,在政策持續催化下,充電樁景氣度向好。
機構分析,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滲透率低,新能源汽車下鄉激發的市場空間巨大,充電樁的需求也可能會爆發式增長。預計2025年全國新增充電樁需求量或超過700萬根,對應充電樁市場空間有望超1600億元。
民生電新鄧永康團隊認為,鄉村路況更為複雜,加快以充電樁為代表的基礎設施一方面可以解決其痛點提高居民購買意願進而加快新能源汽車普及,另一方面能夠反哺充電樁產業鏈更加健康發展。
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末,我國將能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西部證券楊敬梅認為,充電樁產業發展是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必須解決的核心矛盾。2025年國內充電樁市場規模有望超過700億元,長期維持高景氣。另外,歐美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提升,充電樁建設相對落後,加之歐美充電樁認證週期較長且門檻較高,國內充電樁企業有望憑藉製造業成本優勢逐步提升海外市場份額。看好相關龍頭企業長期發展空間。
中信證券測算,未來3年公共充電樁市場規模有望達487億元。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充電樁作為支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配套基礎設備,受政策端和需求端雙重因素驅動,未來有望進入加速建設期,遠期市場空間超千億元。
西部證券同樣指出,新基建推動充電樁高增長,看好優質充電模塊及整樁企業。海內外政策的持續刺激與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推動充電樁需求持續高增。根據充電聯盟數據,截至2022年,國內車樁比約為2.5:1;我們預測2025年國內充電樁市場規模有望超過700億元,長期維持高景氣。歐美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提升,充電樁建設相對落後,加之歐美充電樁認證週期較長且門檻較高,國內充電樁企業有望憑藉製造業成本優勢逐步提升海外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