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白酒庫存警報仍未解除

本文來自:斑馬消費,作者:楊偉

4月中旬,第108屆全國糖酒會在成都舉行。那一週,A股白酒板塊打臉式集體下跌,幾千億市值灰飛煙滅。

當時的白酒行業,苦於積壓成山的存貨,風聲鶴唳。市場擔憂這種壓力會影響接下來的行業預期。等到4月底各大白酒上市公司披露成績單,利空得以驗證。

白酒上市公司們的存貨整體性大升,當然,更大規模的庫存積壓在經銷環節,導致行業性的現金流衰退,勢必會影響接下來的銷售和生產。這種狀況,到2023年一季度,也並未根本性緩解。

白酒庫存,與房地產土儲,異曲同工。順週期時是公司資產,逆週期便成為負擔。

如何平穩過渡,成為接下來的行業性難題。暗潮湧動,不休不止。

冰火兩重天

擠壓式增長持續,白酒行業迎來結構性繁榮與分化加劇並存的割裂局面。

中國酒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產量671.24萬千升,同比下降5.58%;實現銷售收入6626.45億元,同比增長9.64%,利潤總額2201.72億元,同比增長29.36%。

貴州茅台(600519.SH)作為扛把子,去年營業收入1241.00億元,增速為16.87%,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9.55%至627.16億元,增速創2018年之後的新高。

五糧液2022年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39.69億元、266.9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72%和14.17%。增速下降的原因為,公司清退了12個低價品牌,導致系列酒收入下降。

增速的此消彼長之下,五糧液與貴州茅台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了。

增速更為驚人的,是次高端的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洋河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規模佔優,去年業績增長24.91%;山西汾酒淨利潤同比增長52.36%至80.96億元,在白酒板塊中領跑;瀘州老窖比較穩,2022年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增長了21.71%和30.29%。

二線及以下白酒企業,則整體承壓。20家白酒上市公司,有6家陷入業績下滑的泥潭,包括順鑫農業、口子窖、金徽酒、伊力特、金種子酒、巖石股份;其中,順鑫農業因白酒業務萎縮、低端產品盈利難,以及地產業務黑洞,去年淨利潤-6.73億元;金種子則是實實在在賣酒虧了近2億元。

除此之外,在20家A股白酒公司之外的隱祕角落,大家夥兒的日子也大不如前了。2017年中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接近1600家,5年之後,僅剩963家,淘汰了40%;即便是在盈利能力普遍較強的白酒行業,去年依然有169家陷入虧損。

這種分化,到2023年一季度,更加明顯。貴州茅台業績增速提升至20%以上,五糧液和洋河、瀘州老窖(000568.SZ)、汾酒增速放緩;二線高端品牌神話崩塌,濃眉大眼的酒鬼酒業績接近腰斬;金種子酒繼續虧損,等待華潤的金手指點亮……

現金流衰退

比業績分化更值得重視的是,白酒行業整體性的現金流下降。

2022年,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有12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出現下降。其中,最嚴重的金種子酒、伊力特和天佑德酒,錄得負值,分別為-4.62億元、-1.50億元、-0.03億元。

這一趨勢,連白酒三巨頭“茅五洋”也無法避免。其中,洋河經營性現金流36.48億元,同比下降高達76.19%。茅台自我解釋的原因為,吸收存款減少、存入同業定期存款增加。五糧液(000858.SZ)和洋河,問題出在業務層面。

去年年底的特殊情況,是白酒行業回款惡化的原因之一。很多人認為,等新年白酒消費回暖,現金流會大幅改善。

但是,從2023年Q1的整體情況來看,白酒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只有邊際改善,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轉。所以,宏觀環境只是表面原因,根源還是在於行業內部。

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在今年一季度,仍然有10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出現下降。只是,這一名單,與2022年的重合度並不高。

看來,並非誰能夠獨善其身,只是因為大家節奏不一樣而已。

其中,下降最嚴重的口子窖(603589.SH),2023年Q1經營性現金流下降247.89%至-2.31億元。從“安徽白酒四朵金花”中的盈利王,到2022年收入增長停滯、業績下降超過10%,口子窖跌落神壇,沒花幾年時間。

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經營性現金流轉正;前幾年穩如老狗的山西汾酒(600809.SH),這次也感受到了壓力,業績增速下滑、經營性現金流略降。

更為關鍵的是,在白酒股集結成軍的這20餘年,還從未發生過如此大規模的現金流衰退,連2013年-2015年讓白酒行業飽受摧殘的調整期,也沒出現過這種現象。

存貨如山倒

現金流下降的首要原因,為銷售承壓。確實有部分二線及以下白酒企業,2022年特別是第四季度的銷售情況惡化,引發經營性現金流下降。但這種現象並不普遍,畢竟,掌握了核心市場的頭部酒企們,業務數據都很好看。

白酒企業們大多采用先款後貨的銷售模式,不存在應收賬款高企的情況。所以,白酒企業整體經營性現金流下降,這個鍋還得存貨來背。

截至2022年底,20家白酒A股中,19家存貨規模同比增高——唯一的特例金種子酒存貨下降,也只是為了出清。

瀘州老窖的存貨規模達到98.41億元,同比增長35.22%,增速最高;一到年末就終端升價的茅台,存貨規模也同比增長了16.26%,達到388.24億元,規模最大。

在白酒產業鏈條中,有相當一部分存貨會積壓在流通環節,躺在各級經銷商的倉庫中。白酒品牌們的存貨都增長到如此規模,經銷環節的庫存積壓,可想而知有多龐大。

以白酒渠道商華致酒行為例,截至2022年底,其存貨規模高達34.29億元,佔其總資產的40%以上。

白酒行業的整體庫存有多大?今年年初就有酒商對外放話:就算酒廠停產一年,庫存也足以滿足市場需求。

白酒庫存,與房地產企業的土儲,相似度極高。順週期時,它是公司的基礎業務資源;逆週期時,它會極大地拖累系統的流動性。如果經銷商因為存貨和去化壓力選擇躺平,那麼,勢必會影響接下來白酒行業的銷售和生產。

如果去化過程處理不當,還可能會形成行業性的踩踏事件。五糧液旗下核心單品普五,最新報價960元,比指導價低了500元左右,算是豎起了白酒去庫存的行業大旗。

1499元的五糧液,不如3000元的茅台;1000塊的五糧液,那可真香!

國窖1573、洋河夢之藍、青花汾、青花郎,你們跟不跟?這輪行業性的去庫存之戰,到底能不能把茅台也從神壇上拉下來?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白酒行業的庫存危機仍未緩和,瀘州老窖存貨規模突破100億元,貴州茅台、五糧液等廠商也都在繼續升高。恐怕還需要好幾個季度才能得以緩和。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