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金研究,作者:李求索、黃凱松
儘管一季度實際GDP增速強勁反彈,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同比有所下滑形成一定反差,主要是由於過去2年上下游盈利分化導致能源原材料佔A 股盈利比一度接近40%,放大了工業品價格對上市公司盈利的影響。結合前期疫情、地產對企業的制約逐步緩解,上市公司經營現金流繼續改善且賬面現金相對充裕,我們認為企業活力有望逐步改善。我們對A股盈利節奏的判斷是一季度可能為全年低點,2023年呈現逐季改善,盈利上行週期過程中,A股往往有較好的表現,重點關注盈利修復的彈性,企業未來毛利率和資產週轉速度恢復可能較為關鍵。結構層面,我們認為2023年持續高增長的行業可能相對稀缺,困境反轉和復甦可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主線。能源和原材料受海外週期回落和國內投資修復緩慢影響,業績修復可能相對緩慢;泛消費、TMT和地產鏈在疫情中明顯受損,未來盈利復甦彈性較大。
摘要
2022年全A/金融/非金融2022年淨利潤分別增長1.3%/1.1%/1.4%,全年上中下游的盈利分化,增速分別為40.9%/-5.2%/-13.3%。
2023年一季度全A/金融/非金融1Q23淨利潤同比增長2.2%/11.3%/-5.0%,新經濟行業盈利復甦好於老經濟,上游對中下游盈利擠壓得到進一步緩解,上中下游盈利增長分別為-7.8%/-6.0%/-1.8%,消費板塊成為業績增長最顯著的領域。
盈利質量方面:
1)A股非金融ROE小幅下滑。其中利潤率下滑是主要因素,前期新經濟行業的資產週轉率走低的趨勢已逐漸企穩。結構上,上游利潤率回落而下游逐步企穩,我們預計上下游盈利能力分化可能在未來更明顯收斂。
2)A股整體資本開支增速持平,新經濟資本開支仍待反彈。A股非金融的資本開支增速在1Q22見底後逐步回升且4Q22和1Q23持平於至10.2%和9.7%左右,但新經濟資本開支增長低於老經濟(1Q23分別為6.5% v.s. 11.9%)。
3)資產負債率穩中趨降,現金資產佔比維持高位。去年以來現金資產/總資產比重持續上升,企業手中在手現金相對充裕,隨着壓制因素逐步緩解,有望成為經濟復甦的重要推動力。
關注復甦週期之下上市公司的盈利修復彈性。一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同比下滑與經濟復甦形成一定反差,主要受價格因素導致中上游能源和原材料行業業績下滑拖累。結合前期疫情、地產對企業的制約逐步緩解,上市公司經營現金流繼續改善且賬面現金相對充裕,我們認為企業活力有望逐步改善,重點關注新經濟行業資本開支的回升。我們對A股盈利節奏的判斷是一季度可能為全年低點,2023年呈現逐季改善,盈利上行週期過程中,A股往往有較好的表現,重點關注盈利修復的彈性。
正文
2022年全年A股業績增長1.3%,金融及非金融全年業績增速相近。
全A/金融/非金融2022年淨利潤分別增長1.3%/1.1%/1.4%,營業收入分別增長7.2%/-1.9%/8.7%;其中第四季度受到疫情影響及房地產和電子等行業的減值損失計提,非金融上市公司在2021年四季度低基數基礎上盈利同比下滑15%,全年業績增速逐季回落。
板塊層面,創業板業績增速高於主板和科創板,四季度科創板下滑幅度較大;2022年上半年上下游盈利分化達到歷史高位後逐步收斂,2022年全年上中下游的盈利增長分別為40.9%/-5.2%/-13.3%。分行業來看,全年盈利增長較高的行業是部分困境反轉行業(農林牧漁143.9%、商貿零售86.1%和電力公用事業68.0%等)、電力設備及新能源(64.6%)以及上游資源(煤炭51.9%,有色金屬50.2%和石油石化31.3%);下滑較多的板塊來自房地產鏈(房地產、鋼鐵和建材)和疫情影響較大的出行相關行業(消費者服務和交通運輸);四季度各行業普遍受減值因素影響較大,其中傳媒、紡織服裝、交通運輸和房地產等行業盈利下滑幅度居前;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同比增幅最高;農林牧漁四季度扭虧為盈同比增長幅度較高。
2023年一季度A股盈利增長2.2%,可能成為A股2023全年業績增速低點,盈利修復進行時。
全A/金融/非金融1Q23淨利潤同比增長2.2%/11.3%/-5.0%。金融板塊受券商和保險盈利增長拉動,整體業績有所反彈;非金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略低於4Q22的4.8%),淨利潤有所下滑但幅度好於同期工業企業利潤21.4%的下滑。其中一季度PPI同比下滑1.6%且CPI增長也相對偏弱,價格因素拖累中上游利潤率,能源和原材料行業盈利同比整體下滑24%;另一方面,復甦初期費用相對剛性也對利潤率產生影響,這兩方面因素在歷史上也曾導致企業盈利改善滯後於經濟復甦。分類別看,新經濟行業盈利復甦好於老經濟,分別為3.3%/-10.9%,上中下游盈利增長分別為-7.8%/-6.0%/-1.8%,隨着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回落,上游對中下游盈利擠壓得到進一步緩解,一季度能源原材料的盈利ttm佔比從4Q22的39%回落至37%。
具體行業層面的業績增長特徵包括:
1)能源原材料行業一季度盈利增長回落,僅煤炭維持5.1%的盈利增長,建材/鋼鐵/基礎化工下滑幅度超過40%;
2)製造成長領域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在儲能和光伏帶動下盈利增長56.6%,但行業景氣度有所回落,鋰電材料和上游金屬材料等環節業績下滑幅度較大;電子受半導體、消費電子和光學光電拖累盈利同比下滑55.7%,機械板塊盈利同比小幅正增長。
3)消費板塊成為業績同比增長最顯著的領域,消費者服務和交通出行相關行業,整體扭虧為盈且業績增長靠前,商貿零售/食品飲料/汽車等行業分別實現42.8%/18.1%/7.7%的業績增長,地產鏈的家電和家居表現分化,業績增速分別為10.8%/-8.7%,醫藥板塊受防疫相關需求下降導致板塊盈利降幅較大。
4)TMT板塊中通信業績受運營商驅動穩健增長,計算機和傳媒在疫情中受到影響,一季度業績邊際改善分別同比增長74.5%和24.2%。具體來看,業績增幅較大的行業是消費者服務、非銀金融和農林牧漁,降幅較大的行業是鋼鐵、建材和電子,一季度能源原材料板塊盈利的下滑以及價格因素的滯後效應,掩蓋了中下游上市公司的業績復甦,我們判斷一季度可能成為A股全年盈利低點,未來有望繼續改善。
圖表:2023年一季度的A股盈利增速分板塊一覽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22年的 A股盈利增速分板塊一覽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22年四季度的 A股盈利增速分板塊一覽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23Q1A股盈利維持低增長(全A/金融/非金融分別為2.2%/11.3%/-5.0%)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23Q1各板塊盈利增速相比2022Q4有所反彈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23Q1非金融營收同比增速下滑至3.8%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23Q1新經濟盈利企穩反彈,老經濟盈利下滑拖累整體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23Q1下游盈利同比增速收窄至-1.8%,上游轉為同比下滑7.8%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能源原材料盈利(ttm)佔比經歷連續上升後,開始出現小幅回落的跡象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A股行業單季度淨利潤增速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1)A股非金融利潤率和ROE小幅下滑,上游利潤率回落下游企穩。
A股公司盈利能力過去在上游行業支持下相對平穩,但能源利潤率回落和原材料下滑較多,下游行業改善緩慢,1Q23的ROE(ttm)由3Q22的8.73%左右下滑至8.34%;一季度淨利潤率(ttm)小幅下滑,但仍維持在5%-5.5%的區間。去年我們提示上市非金融企業的費用率降至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反映過去三年企業在疫情影響下節省開支,未來利潤率提升可能需要更多依賴毛利率改善。而且從資產週轉率看,前期新經濟行業的資產週轉率走低的趨勢已逐漸企穩,隨着疫後企業活力改善,企業週轉進一步修復也將支持ROE改善。結構上,上游行業ROE在2Q22見頂後連續回落,能源行業仍處於歷史高位而原材料已降至偏低水平,下游ROE和淨利潤率仍處於多年低位;儘管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但下游消費行業毛利率提升幅度仍不明顯,結合未來的復甦環境和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維持低迷的判斷,我們預計中下游毛利率有望逐步改善,上下游盈利能力分化可能在未來更明顯收斂。
圖表:上游利潤率ttm小幅下滑,中游和下游利潤率有企穩跡象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23Q1上游行業ROE有所回落,下游ROE有企穩跡象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當前機構重倉的龍頭公司整體ROE強於非重倉股ROE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新經濟資產週轉率下滑趨勢企穩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2)A股整體資本開支增速持平,新經濟資本開支仍待反彈。
A股非金融的資本開支增速在1Q22下滑至3.6%的低位後,逐步回升且4Q22和1Q23持平於至10.2%和9.7%左右,儘管融資環境改善,但上市公司的籌資現金流/營業收入仍然偏弱。結構上,1Q23國企和非國企的資本開支增速基本持平於4Q22(10.9% v.s. 7.9%);1Q23新經濟資本開支增速回落,老經濟繼續反彈,新經濟資本開支增長低於老經濟(1Q23分別為6.5% v.s. 11.9%)。行業層面上,新經濟方面,其中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的汽車/有色金屬/基礎化工/電力設備及新能源的增速分別為49.9%/32.1%/30.1%/18.7%,產業鏈整體擴產意願依然積極,消費類行業資本開支仍待企穩,但電子和醫藥的資本開支分別下滑14%和9.8%;老經濟行業中,煤炭資本開支大幅反彈至1Q23的81.9%,但建材、鋼鐵和農林牧漁的資本開支下滑幅度較大。在過去3年疫情影響下,傳媒、商貿零售、消費者服務和房地產等行業資本開支下滑幅度較大,未來可從該角度尋找供給側出清的投資機遇。
圖表:A股老經濟資本開支增速大幅反彈,新經濟資本開支增速仍有所下滑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煤炭資本開支大幅增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行業資本開支增速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A股上游和中游資本開支增速反彈,但下游資本開支增長延續低迷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汽車產業鏈和高端製造的資本開支增速回落,傳統消費製造的資本開支仍偏弱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A股非金融石化的企業經營現金流佔比改善,但籌資現金流佔比回落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3)資產負債率穩中趨降,現金資產佔比維持高位。
近年A股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結構整體穩中趨降,國企與非國企的資產負債率趨勢相似,但隨着電信運營商和油氣等部分龍頭公司上市,A股整體資產負債率有所回落。去年我們同樣關注到上市公司(非金融、地產建築)的現金資產/總資產比重持續上升,1Q23現金資產佔比維持高位,企業手中在手現金相對充裕,隨着壓制因素逐步緩解,有望成為經濟復甦的重要推動力。而且從庫存層面,中下游行業存貨增速普遍回落,也將為後期的復甦提供支持。
圖表:新老經濟資產負債率均有所回落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4)關注復甦週期之下上市公司的盈利修復彈性。
儘管一季度實際GDP增速強勁反彈,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同比有所下滑形成一定反差,主要是由於過去2年上下游盈利分化導致能源原材料佔A 股盈利比一度接近40%,放大了工業品價格對上市公司盈利的影響。結合前期疫情、地產對企業的制約逐步緩解,上市公司經營現金流繼續改善且賬面現金相對充裕,我們認為企業活力有望逐步改善,重點關注新經濟行業資本開支的回升。我們對A股盈利節奏的判斷是一季度可能為全年低點,2023年呈現逐季改善,盈利上行週期過程中,A股往往有較好的表現,重點關注盈利修復的彈性,企業未來毛利率和資產週轉速度恢復可能較為關鍵。結構層面,我們認為2023年持續高增長的行業可能相對稀缺,困境反轉和復甦可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主線。能源和原材料受海外週期回落和國內投資修復緩慢影響,業績修復可能相對緩慢;泛消費、TMT和地產鏈在疫情中明顯受損,我們預計可能是未來盈利復甦彈性較大的領域。
圖表:滬深300成份預測淨利潤小幅下修
資料來源:Wind,朝陽永續,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數據截至2023年4月27日;注:右圖房地產下調391ppt,航空機場下調152ppt
圖表:滬深300非金融成份預測淨利潤小幅下修
資料來源:Wind,朝陽永續,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數據截至2023年4月27日;注:右圖房地產下調391ppt,航空機場下調152ppt
圖表:A股各行業盈利預測年初至今調整
資料來源:Wind,朝陽永續,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數據截至2023年4月27日;注:右圖房地產下調391ppt,航空機場下調152ppt
圖表:A股各行業盈利預測4月至今調整
資料來源:Wind,朝陽永續,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數據截至2023年4月27日;注:右圖房地產下調391ppt,航空機場下調152ppt
文章來源
本文摘自:2023年4月29日中金點睛已經發布的《年報&一季報快覽:業績低迷期已過,修復進行時》
分析員:李求索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513070004 SFC CE Ref:BDO991;黃凱松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521070010 SFC CE Ref:BRQ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