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瑞銀吞併瑞士信貸,給瑞士蒙上陰影
uSMART盈立智投 03-20 14:42

瑞銀集團成爲瑞士唯一家在國家支持下對其規模較小的同行瑞士信貸進行救助的全球性銀行,這舉動使瑞士經濟更加依賴單一銀行。

週日晚些時候在蘇黎世宣佈的前所未有的舉措結束了監管機構爲避免全球市場崩潰而與時間賽跑。瑞士承諾提供超過1600億瑞士法郎(1730億美元)的貸款和擔保,以支持新集團,防止進一步損害貸款人的風險。

這筆交易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對全球銀行的首次救助,賦予了瑞銀巨大的影響力,使其擺脫了主要競爭對手。它將改變瑞士銀行業的面貌,瑞士信貸和瑞銀的分支機構隨處可見,有時相距僅數米。

幾十年來,這兩家銀行一直是全球金融的支柱。這兩家銀行是全球金融領域最具系統相關性的兩家銀行,在一個經濟嚴重依賴金融的國家,持有的資產總和高達瑞士國內生產總值的140%。

2008年金融危機後,政客們承諾再也不會救助銀行。瑞士信貸救助行動展現了銀行的持續脆弱性以及它們的問題如何能夠迅速反彈到本國。

但它也消除了華爾街的競爭對手,瑞銀計劃削減瑞士信貸的大部分投資銀行業務。

“在正常情況下,我會說這對瑞銀來說絕對是一筆絕妙的交易,”晨星股票分析師Johann Scholtz說,他負責阿姆斯特丹的歐洲銀行業務。“在當前環境下,情況有點複雜,因爲市場普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命運的逆轉

宣佈後不久,包括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內的中央銀行表示,他們將增加美元互換額度,以幫助安撫因銀行業動盪而不安的投資者。過去一週,兩家美國銀行的倒閉和瑞士信貸股價的暴跌給市場帶來了衝擊。

瑞銀將支付32億美元收購擁有167年曆史的瑞士信貸,並承擔至少54億美元因解除其衍生品和其他風險資產組合而造成的損失。週五收盤時,瑞士信貸的市值約爲80億美元。

瑞士信貸額外一級債券的持有人將被淘汰,並且在一個有爭議的舉動中,將排在至少獲得部分瑞銀股份的股權持有人之後。

它標誌着銀行命運的徹底轉折。在金融大崩潰期間,需要國家支持的是瑞銀,而不是瑞士信貸。

在過去的一年里,銀行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分化。瑞銀在2022年賺取了76億美元的利潤,而瑞士信貸則虧損了79億美元。瑞士信貸的股價較一年前下跌了74%,而瑞銀的股價則相對持平。

瑞銀在爲富人管理資金方面成爲無可爭議的全球領導者,瑞銀在中國的領先地位現在得到了瑞士信貸在亞洲其他地區(增長最快的地區)的實力的補充。

“過去,當討論瑞士信貸和瑞銀之間的交易時,主要是集中度,尤其是在國內市場,”晨星公司的Scholtz說。“它也是業務中最穩定的部分,產生了大量現金。如果瑞銀不需要對其進行首次公開​​募股,那麼他們保留它可能是有意義的,有很多協同效應。”

瑞銀也在證券交易領域擊敗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瑞銀通過買賣股票、貨幣和債券獲得了71億美元的收入。瑞士信貸去年公佈的資產約爲32億美元。

還是瑞士人

瑞士信貸的倒閉對瑞士銀行業的聲譽造成了打擊,並在全球金融界掀起了衝擊波。

在宣佈這筆交易的新聞發佈會上,財政部長卡琳·凱勒薩特爲救援行動辯護,稱這對包括她在內的瑞信賬戶持有人有利。她說她也在瑞銀銀行存過錢。

“這個解決方案有風險,”她承認,淡化了對新銀行規模的任何擔憂,認爲解決瑞士信貸問題的任何替代方案都有“無法挽回的經濟動盪”的風險。

坐在她右邊的瑞銀主席科爾姆凱萊赫表示,新集團將削減風險,例如投資銀行業務,以適應瑞銀的保守文化。

“新的瑞銀將保持堅如磐石,”他說。

相比之下,瑞士信貸的董事長阿克塞爾·萊曼感到沮喪,因爲他的銀行無法從一系列醜聞和損失中恢復過來。去年年底,對該銀行將破產的猜測驅使客戶撤資數百億美元,註定了它的命運。

他將週日描述爲“歷史性的、悲傷的一天”。

消息人士週六告訴路透社,蘇黎世總部正準備進行大規模裁員,可能裁員10,000個。

不過,瑞銀不會一帆風順。

Jefferies的分析師表示,該銀行面臨完成交易的風險、潛在的訴訟費用,而監管機構可能會要求銀行在未來持有更多資本。

他們說,至關重要的是,管理層將在數月甚至數年內因這筆交易而分心。

“我們會改變,但我們不會改變那麼多,”瑞銀首席執行官拉爾夫哈默斯說,他將領導這家新的銀行業巨頭。“我們仍然是瑞士人。”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