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喻的
來源:孤獨大腦
“有天賦的人擊中別人擊不中的靶子;
天才擊中別人看不見的靶子。”
——叔本華
散步的殺手
梅西幾乎是球場上奔跑最少的球員,柔弱氣質也掩飾了他的殺手本質。
多年以來,梅西在球場散步,一直是某些“專家”們的批評目標。
“事實”似乎的確如此:在某次重要比賽上,梅西在90分鐘內僅跑了5英裏,並且83%的時間是在散步,只有1%的時間用於衝刺。但他卻實現了1個進球和1個助攻。
在同類足球明星裏,梅西跑動最少。 然而,他在進攻端是“史上最全能和最強大的球員”。這意味着他不僅是射手,還是領導者。
例如卡特爾世界盃阿根廷對陣荷蘭,梅西面對多人防守,佯攻中詭異地送出精準直塞,隊友莫利納禁區內插上射門得分。
也因此,阿根廷隊顯得比以往更加團結,整體性更強。
而足球,正是一種由耀眼的星光牽引着的大局觀遊戲。
天才的靶子
何謂天賦?何謂天才?
叔本華說:“有天賦的人擊中別人擊不中的靶子;天才擊中別人看不見的靶子。”
有些球員極具天賦,能夠射入別無法把握的射門;
有些球員則是天才,能製造並實現看不見的射門。
梅西踢球好看的原因之一,在於其想象力,以及製造意料之外的破門機會的戲劇性。
如何擊中別人看不見的靶子?這是一個超越足球本身的有趣話題。
人原本是一種“預測動物”,然後根據預測做出判斷,並承擔後果。
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某種意義上就是“預測和判斷”的演變史。
從亞裏士多德的目的論,到牛頓的決定論,再到隨機性、概率論、複雜系統,人類一直試圖探尋因果之謎。
而哲學,亦“徘徊於先驗論與存在論這兩個進路之間”(齊澤克語)。
足球的哲學
在斯多葛學派看來,哲學就是一種面對不確定性未來的生存之道,並接受即將發生的一切。
足球是一種模擬的人生,一場球猶如一場電影,充滿懸念,跌宕起伏,最終給出結局。
被平凡日子折磨的普通人,在這樣一個被加速、被濃縮的人生模擬中,找尋到了從未親身經歷過的戰鬥體驗,以及夢想中才能感知到的戲劇性。
然而,對於職業球員來說,現實要殘忍得多。
球員不過是現代版的角鬥士。輸球後他們不會被處死,但可能會丟掉工作,養活不起家人,要去一無所知的地方找飯吃。
梅西正是在這樣一種情境下的範例。他是阿根廷的特產,從小知道自己承載着全家人的希望。
吃馬鈴薯和胡蘿蔔長大的梅西從小營養不良,在11歲時被診斷爲生長激素短缺型侏儒症。拿到結果的那天,他與父親走在寒冷的街頭,儘管心底清楚家裏根本沒錢爲他治療,依然分外平靜。
回想當年,梅西的父親說:“他從不抱怨。”對於已發生的一切,梅西溫順地接受;對於貌似沒希望的未來,他從不放棄。就像終於長大成人後的他,並非不再弱小,而是將孱弱與強壯融爲一體,獨步江湖。
前巴薩主帥瓜迪奧拉曾這樣描述:“(梅西)就好像在叢林中,‘而我必須活下去’......”
梅西的故事像是《百年孤獨》交織着《小徑分岔的花園》,既有史詩一樣的殘酷生存故事,又如博爾赫斯般反映了“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學的非現實感”,這大概是他的獨特魅力所在。
以下是梅西在球場上的哲學:
第一步:掃描全場,繪製價值地圖;
第二步:守候在價值區;
第三步:“黒入”空間與時間的微隙;
第四步:以多樣化追求進攻最大化;
第五步:實現破門得分。
與其說這是關於足球的哲學,不如說是關於生存的哲學。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複雜系統裏,如何發現價值,捕獲機遇,進而實現價值,“梅西的哲學”會給我們帶來足球以外的啓發。
在創業、投資、創新創意等領域,我們能看見“英雄所見略同”的相通之處。
第一步
掃描全場,繪製價值地圖
“梅西在場上看似沒動,但他的頭總是晃來晃去,一刻不停......”,瓜迪奧拉如此說道。
他在做什麼?
掃描全場,繪製價值地圖。
“他沒跑,但是他一直在關注着球場動向,他知道四個後衛裏誰是最弱的,五分鐘,十分鐘後,他就是一張活地圖,在他的眼睛裏,在他的腦子裏,知道空間位置和全景圖......”
我想起自己看的第一本圍棋書《新圍棋十訣》,作者大竹英雄語重心長地寫道:我要告訴你們一個職業棋手不會告訴你的祕密,那就是--
從整個棋盤上發現祕密。
下棋者容易陷入局部,導致“追鹿者不見山”。
足球同樣是一種全局遊戲,需要有上帝視野。
如何從棋盤中發現祕密呢?
大竹英雄很生動地講道:也許你覺得局面很平常,沒啥可以思考和計算的。其實並非如此。
例如,你在某個角落子時,要考慮對角的情況,因爲這與徵子有關;
再例如,在某個局部,當前情況下的確沒有任何手段,但你可以假設一下,如果在這個地方連走兩手會發生什麼?
對於新手而言,也許會說,怎麼會允許你連走兩手呢?但是對於高手而言,假如知道自己在某個局部連走兩手之後可以有妙手,他就會製造讓這件事可以發生的機會。
想象力由此而呈現出魅力與功效。
掃描全場後的梅西,像是擁有了上帝視野。
上帝視野也許應該有雙重含義:
1、空間的全局觀;
2、時間的全局觀。
前者是指眼觀六路,後者是指模擬時間的演進。
由此,梅西知道:“如果某個時刻移動到這裏......這裏,我會有更多的空間...”然後,發起進攻。
這就是所謂“Zoom Out + Zoom In”,既能如鷹一樣鳥瞰全局,又能如狼般聚焦獵物。
在如上那張動態地圖的座標軸上,除了空間,時間,還應該有價值大小的分佈。
第二步
守候在價值區
將有限的資源聚焦於高價值區,也許可以用於解釋梅西的散步。
當然,假如一個人可以像機器一樣奔跑,當然可以在高價值區更頻繁地拉動。
畢竟梅西的年齡決定了其跑動能力也許只有年輕時的1/3。
但是,對比而言,更多時候,人們選擇了假裝很勤奮,忽略了去發現真正的價值區。
叔本華對於天賦和天才的描述,給出了一個有趣的模型:
天才比起他人而言,更擅長於“升維思考”和“降維行動”。
所謂“升維思考”,是指不僅能擊中別人無法擊中的靶子,更能看見別人無法看見的靶子。
這部分,對應梅西的“上帝視角”。
所謂“降維行動”,是指執行任務時減少多餘動作,像殺手一樣乾淨利落。
這部分,對應梅西的“輕快風格”。
爲了敘述的完備性,我又要舉那個老套的例子。
泰德•威廉姆斯在他的《擊球的科學》一書中這樣描述道:
對於一個攻擊手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待最佳時機的出現。
巴菲特認爲這句話準確道出了他投資的哲學,等待最佳時機,等待最劃算的生意,它一定會出現,這對投資來說很關鍵。
泰德•威廉姆斯是過去70年來唯一一個單個賽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運動員。他的技巧如下:
第一步:把擊打區劃分爲77個棒球那麼大的格子。
第二步:給格子打分兒。
第三步:只有當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時,他纔會揮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爲揮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會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
泰德•威廉姆斯的祕密在於,將自己的“概率世界”變成了兩層。
一層是執行層:也就是他擊球這個層面。
在這個層面,無論他多麼有天賦,多麼苦練,他的擊球成功概率達到一定數值之後,就基本穩定下來了,再想提升一點點,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還要面臨新人的不斷挑戰。
更高一層是配置層:也就是他做選擇的這個層面。
執行層做得好,是有天賦;更高一層做得好,是天才。
芒格將此方法用在投資上,要點如下:
1、作爲一個證券投資者,你可以一直觀察各種企業的證券價格,把它們當成一些格子。就像梅西開場後,四處掃描,繪出地圖。
2、在大多數時候,你什麼也不用做,只要看着就好了。有時候散步比瞎折騰更好。
3、每隔一段時間,你將會發現一個速度很慢、線路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愛的格子中間的“好球”,那時你就全力出擊。這樣呢,不管你的天分如何,你都能極大地提高你的上壘率。
這就是所謂“有效跑動”。有時候,不跑比跑更好。
4、許多投資者的共同問題是他們揮棒太過頻繁。另外一個與揮棒太過頻繁相對立的問題也同樣有害於長期的結果:你發現一個“好球”,卻無法用全部的資本去出擊。
5、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現金坐在那裏什麼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第三步
“黑入”空間與時間的微隙
黑客”(hacker)原指以電腦爲武器侵入系統。而“黑客技術”(hack)表示對問題快速靈活的解決方式,或者完成一項任務的聰明做法。
最近參加了某著名互聯網公司的內部交流會,一位決策者分享自己的數次成功市場操盤經驗。從中我們學習到:
1、不管多大的市場戰役,關鍵是找到最重要的發力點。通常最重要的發力點只有一個;
2、往往最佳發力點和具體動作,都是基於某些基本要素。所以,關鍵在於發現要害,而非整一大堆複雜的方法論。
這大約是對“黑入”這個詞的生動描述吧。
足球場上,是兩個系統之間的作戰。一個系統攻克另外一個系統,經常是因爲洞察並捕獲了對方鏈條中最薄弱的那個環節,然後一舉突入。
就像一個人被感動時,常常是如奶油般被“切”開,被錐子般的銳利“扎”入,或是不知不覺莫名其妙地被“黑”進去。
可人們對外用力時,卻大多是揮舞着錘子,簡單,粗暴,重複,且經常是因爲不得其門而徒勞的。
“黑入”一個系統,雖然是從點切入,卻需要對該系統有全面掃描和深刻洞見,並且通過時間和空間的預測,來捕獲微小的縫隙。
這就是所謂的“決定性瞬間”。
外星人羅納爾多說:梅西變老了,以前他能創造出30次機會,現在只有10次。但他仍然是決定性的球員。
梅西仍然能在毫無機會的局面下,“黑入”空間與時間的微小縫隙。就像他此生許多次面對絕境時的無聲怒吼。
正如解說員的評價:他只需要一點點空間,一點點足矣。
第四步
以多樣化追求進攻最大化
一個被忽略的事實是,截至目前爲止卡塔爾世界盃上梅西在以下三個數據上都排名第一:
1、進球數;
2、助攻次數;
3、關鍵傳球次數。
當這個矮小而堅韌的傢夥在他鐘愛的“梅西走廊”穿行時,對手永遠不知道他是要突破、遠射還是傳球。
而從進攻的組織看,梅西不僅是10號,還是7、8、9號。年輕球員們不知道往哪兒踢時,傳給梅西不會令他們失望。
那些野心勃勃的球員也同樣信任梅西,因爲他似乎很少糾結於“是自己射門還是傳球給隊友”。
梅西像一臺奔走的計算機般,總是選擇令球隊有效射門概率最大的那一腳。
柔軟地過人突破,柔軟地百步穿楊,柔軟地傳球助攻,全面的能力加上大局觀和團隊精神,梅西將個人天賦與整個球隊融合在一起,從而能夠以多樣化進攻來追求獲勝機遇的最大化。
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的概率。
這是一個求解的過程。
一個令人動容的場面是,阿根廷點球大戰淘汰荷蘭隊,全體球員衝向前方慶賀,只有梅西一人,跑向趴在一旁的己方守門員,與其相擁。
這更是一個用心的過程。
這類天賦經常會因爲功成名就而失去,但梅西仍然能夠保有,何其珍貴。
第五步
實現破門得分
最終,決定比賽結果的,只有破門得分。
地球上只有一個梅西。
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從未下過任何意義上的球場,也談不上所謂的得分時刻。
如此說似乎有些殘酷,也不客觀。畢竟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難道不就是下場了嗎?
足球場很殘酷,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足球好歹可以輸個利索,而生活卻每每如緩慢的絞刑。
你我普通人的破門得分,又在何處?
足球是圓的,一切皆有可能發生;
生活是少部分可控制而大部分不受控制的,哲學幫助我們處理未知事務,以及理性應對處理失敗之後的局面。
馬可·奧勒留說:“生活的藝術更像是摔跤,而非跳舞。”
要成爲摔跤高手,我們需要做好準備,需要參與這場被稱爲“生活”的戰鬥併爲之訓練,需要承受一場又一場的失敗而不屈服,並變得更堅韌,更強大。
如此說來,所謂哲學就是參與到不確定的現實世界中,就是在一場隨機性遊戲中全情投入。
不管怎樣,做點兒什麼吧。
最後
天才球員的三點啓示
梅西帶給每位普通人的啓示是:
1、走入現實世界的賽場,點燃自我。
如馬可·奧勒留所言:烈火燃盡一切,發出火焰與光輝。
《斯多葛生活哲學》一書主張,“你需要走進現實世界,像一名戰士哲學家一樣訓練”。
2、一切體力活,最後都是腦力活;一切腦力活,最後都是體力活。
尤其是對聰明人而言,假如你的“腦力活”沒有幹到精疲力盡,一定是錯過了什麼。
3、“柔軟和善良”等弱勢美德,即使是在“叢林達爾文主義”的當下,也能形成偉大的進攻。
也許,梅西在球場上的創造力,與他性格深處的柔軟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尼採說:“只有不斷引起疼痛的東西,纔不會忘記。疼痛是本能,是維持記憶力最強有力的手段。”
一個不曾哭泣過的梅西,無法踢出那些充滿想象力的精妙進球,也無法爲我們呈現出那麼多人類公共記憶裏的偉大瞬間。
多年以後,回想起此刻,2022年的12月,我們會感謝那些陌生而熟悉的球員,他們用自己的頑強拼搏陪伴你我度過了一段極其艱難的時刻。
我們曾經排過很長的隊,好在也還有“隊友”陪伴;
我們經歷過絕望,但請相信即使是最後一秒也仍有機會逆轉,只要你永不放棄;
我們羨慕那些被擊敗後的球員們,他們跪在草坪上,如嬰兒般自由哭泣。
這個無法被預測的世界是比綠茵場更殘忍的摔跤場,我們不得不如長不大的少年梅西般,獨自去承受:“我很清楚,我必須用足球證明我不是被拋棄的那一個。”
嶄新的一天終將來臨,我們會再次回到場上。
“沒什麼,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
這世上還有許多美好的地方等我們前往,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我們經歷。有許多美好的人們等我們相識。
哲學就是參與其中,就是戰鬥到底。然後,每個人都有權如同梅西之所願:
“我希望成爲一個好人,當我老了以後,能讓我回憶所有美好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