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重點人羣應如何應對新冠?

12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重點人羣健康管理有關情況,孕產婦、兒童、老年健康、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免疫規劃等領域專家出席新聞發佈會,介紹重點人羣健康管理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會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指出,對於孕產婦感染新冠病毒之後是不是會傳遞給胎兒,因爲母體有胎盤這樣一個非常好的保護屏障,所以幾乎是不傳染給胎兒的。但是如果是產後,媽媽、寶寶在一起的話還是要注意隔離,寶媽在空間上最好和新生兒有一定的隔離或者戴N95,可以母乳餵養。

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燕明介紹,任何年齡段都可能會感染新冠病毒,但老年朋友一旦患病以後,較年輕朋友相對來說,重症發生率比較高,是特別需要保護的人羣,預防是第一位的。除了用藥的問題,對於老年人來說第一點,感染新冠病毒以後,首先就是要加強觀察和監測。第二個是要加強日常護理,這個日常護理包括清淡飲食,老年人一旦感染以後,胃腸道功能不好,建議少食多餐;另外要保證老年人的睡眠;還有要補充適量的水分。第三點,退熱藥物的應用在老年人身上要更加慎重,體溫越高、年齡越大,用藥更要慎重。第四點是中成藥,中成藥的應用也是一樣的,一定要少而精,可以選用一種進行治療,不要多種同一作用的中成藥同時應用。

與此同時,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錢素雲在會上表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以後的表現和成人是相似的,也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所以主要表現爲發燒、咳嗽、流鼻涕、鼻塞,這是大部分孩子的表現,還有一部分是不典型的症狀,包括乏力還有食慾不好、嘔吐、甚至腹瀉等等。還有個別的孩子會出現喘息、聲音嘶啞,但是兒童發燒的程度個體差異比較大,有的孩子燒的比較高,甚至達39度多、40度,但現在觀察2到3天左右大部分孩子都退燒了,這是絕大部分孩子的表現,出現重症的機率是非常低的。

原文如下: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米鋒: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作出部署,強調要支持醫療機構加強醫務人員工作條件保障,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做好醫務人員健康監測,落實激勵保障政策等。

醫務人員作爲提供醫療服務的中堅力量,守護着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們默默奉獻,全身心投入日常診療服務;他們義無反顧,當疫情發生時始終衝在一線救治患者。要進一步加強對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共同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當前,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是醫療服務的重點人羣,他們的健康牽動着每個家庭的心。這幾天我們在網絡上也注意到,有一些問題公衆非常關心,比如:老年人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如何?老年人感染後居家治療該注意什麼?孕產婦如何做好防護避免感染?兒童發熱後什麼情況下需要就醫?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平安度過冬天等等。今天,我們請來了有關專家爲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米鋒:

今天發佈會的主題是:重點人羣健康管理有關情況。我們請來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女士;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先生;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燕明女士;北京安貞醫院常務副院長周玉傑先生;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錢素雲女士;請他們共同回答大家的提問。下面,請各位記者媒體朋友舉手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

請問孕產婦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會有什麼症狀?以及孕婦感染是否會影響胎兒?謝謝。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喬傑:

這個問題確實是孕產婦朋友特別關心的問題,從國內全國產科質控專家組彙總的國內情況和國際報道看,孕產婦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總體上發病率和症狀的情況、病程的情況都和普通人羣比較接近,症狀主要還是上呼吸道感染,比如說咳嗽、喉嚨痛、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全身痠痛、發燒,主要是這些症狀,重症的非常少,所以大家不用恐慌,病程也基本是5-7天。可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南方和北方變異的病毒株略有不同,北方略微乾燥,天氣比較冷,病情略重,但病程基本在5-7天,個例的重症主要和基礎病有關,比如原來有肝腎功能不好的、高血壓、糖尿病的,這些就及時就診。

對於孕產婦感染新冠病毒之後是不是會傳遞給胎兒,因爲母體有胎盤這樣一個非常好的保護屏障,所以幾乎是不傳染給胎兒的。但是如果是產後,媽媽、寶寶在一起的話還是要注意隔離,寶媽在空間上最好和新生兒有一定的隔離或者戴N95,可以母乳餵養。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記者:

我想了解的是老年人的健康防護。老年朋友大多患有基礎性疾病,他們感染新冠之後是重症人羣的一部分。請問老年朋友到底應該怎樣防護呢?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家裏有人已經新冠陽性了,老年朋友應該怎樣做好防護,避免自己被感染呢?謝謝。

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 李燕明:

謝謝您的提問。就像您說的,其實任何年齡段都可能會感染新冠病毒,但老年朋友一旦患病以後,較年輕朋友相對來說,重症發生率比較高。對於我們來說這組人羣就是特別需要保護的人羣,預防是第一位的。首先,還是要接種疫苗,包括全程疫苗和加強疫苗。接種疫苗之後,可以明顯降低老年罹患重症感染的發生率。第二,在現在的情況下,希望老年朋友減少外出,特別是避免去人羣比較聚集的密閉場所,如果是一定需要去,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另外,在整個的過程中,儘可能減少接觸外界的環境,回來一定要洗手。第三,加強通風,現在是冬季,特別是北方地區天氣比較寒冷,通風的過程中要注意老年人保暖的問題,可以把老年朋友放在另外一個房間,通風結束以後,室溫恢復正常以後再讓老年朋友返回該房間。第四,老年朋友往往合併有一些基礎疾病,基礎疾病現階段一定要控制得非常良好,不能因爲害怕去醫院取藥而停藥,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購藥,或者讓親戚朋友購藥。第五,老年朋友最近一段時間需要規律生活,不要太過緊張,有規律的睡眠,保證營養,但是也不要暴飲暴食。另外,儘可能減少菸酒的接觸。如果不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在最近一段時間可以減少對老年人的探望,減少病毒暴露的機會。如果共同居住人感染新冠病毒,一個最主要的原則是儘可能減少老年人接觸病毒的機會,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可以把人放到另外一個居所。如果條件不允許,我們需要有一個獨立的房間,關好門、加強通風,通風注意事項跟上面提到的是一樣的。還有一點,加強環境消毒,特別是一些公共暴露環境,比如衛生間、門把手、水龍頭,當患者接觸以後,一定要清潔消毒。另外,要關注老年人的情況變化,如果出現問題,早期進行識別,早期診斷。

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記者:

有老人認爲,目前接種新冠疫苗有些晚了。請問接種之後多久能夠產生抗體?謝謝。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 王華慶: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首先,沒有完成疫苗接種的老年人應儘快接種疫苗。疫苗接種之後要產生保護作用,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剛纔你說到抗體,一般接種疫苗之後能夠產生抗體是在一週到兩週的時間,但是如果要產生比較高水平的抗體,全程免疫之後大概在4周左右。但是有一些時候我們要開展加強免疫,加強免疫之後產生抗體的時間更快、更短。另外,產生的抗體水平也更高。這也進一步提示我們,沒有完成疫苗接種的這些老年人要儘快去接種疫苗,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纔會得到更好的保護。所以,沒有完成接種的要儘快接種,沒有完成加強的要儘快加強,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謝謝。

北京日報記者:

心血管患者如果確診了新冠肺炎病毒,居家治療該注意什麼?基礎疾病如果加重了該怎麼辦?該如何評估是否需要去醫院就診?謝謝。

北京安貞醫院常務副院長 周玉傑:

原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也不必太擔心,他們在家裏一定要把原有的疾病治好,一般都是冠心病、高血壓或者心衰這樣的疾病,他們都在服用基礎用藥。除了高燒以後多喝水可能影響心衰症狀,譬如緩解肌肉痠痛的用藥和心血管治療藥物,目前尚未發現它們相互之間的不良作用,所以大可不必焦慮。因爲需要關注的主線是心血管疾病的致病誘發和加重,如果把心臟的基礎疾病管理好,把原有的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用好,增加機體的免疫力,改善自己的睡眠質量,克服焦慮思想。很多心臟病患者都是由於他集中聽到了很多消息,恐懼導致他的疾病加重,所以大可不必恐懼,克服這種心理。另外長期服用心血管疾病防控的藥物不要停藥,停藥可能誘發或者加重疾病。如果有持續性胸痛,還是到醫院去,醫院都是24小時開放的,來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謝謝。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

我關注的是兒童方面問題。秋冬季節本身就是兒童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很多兒童醫院發熱門診迎來了就診高峯,大部分症狀都表現爲發熱、咳嗽等。請問,有哪些病原可以造成孩子的這些呼吸道症狀?謝謝。

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 錢素雲:

謝謝您的問題。冬季確實是兒童呼吸道感染病高發季節,發熱、咳嗽也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症狀。引起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很多,以病毒爲主。像常見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當然新冠病毒也是引起發熱、咳嗽等症狀的病毒之一,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等。其他的,細菌比如肺炎鏈球菌、還有流感嗜血桿菌都是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還有一些非典型病原體,比如經常聽到的肺炎支原體,這些都可以引起兒童呼吸道感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冬天嬰幼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之後,經常會出現一些喘息、發憋等症狀,博卡病毒有時候也會有這種表現。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我關注的是老年人的問題。老人如果在家裏出現了一些咳嗽發燒症狀,大家比較擔心。想問一下出現這種症狀,有怎樣標準來判斷是否可以在家對症用藥?什麼情況下需要將老人送醫院,什麼情況是必須要送醫的?謝謝。

李燕明:

謝謝您的提問。像您說的,老年人和兒童在冬季都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對於老年人可能有一些特殊問題,要加強對老年人的觀察,瞭解老年人的基礎情況。比如他基礎心率是什麼,基礎血壓是什麼,基礎的每分鐘的呼吸頻率是什麼,基礎體溫是什麼樣的。另外,如果有條件或者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要了解一下他基礎的外周血氧飽和度怎樣,如果一旦感染,要觀察這些基礎數據的變化。另外,還要觀察老年人一般情況的變化,比如他的意識狀態怎麼樣,精神狀態怎麼樣,大小便怎麼樣,進食怎麼樣,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是需要考慮就醫的。第一,症狀持續或者加重,比如發熱持續甚至有加重傾向。第二,出現新的症狀,比如出現了胸痛、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或者突然出現肢體不能運動,特別是單側肢體不能運動,或者是老年人不能進食了,出現噁心嘔吐的情況,或者老年人出現嗜睡的狀態,不認人了,出現定向障礙,這些都是危險的信號。另外,基礎疾病的加重,比如老年人本身有冠心病的,出現心絞痛,原來有慢阻肺病或哮喘,出現了慢阻肺病和哮喘的加重,加重的時候也是提示老年朋友需要就診。另外,一些基礎疾病本身不太穩定的,比如有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有嚴重的心臟基礎疾病,或者是有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沒有接種過新冠疫苗,這組人羣是出現重症新冠肺炎、高危人羣中的高危,對於他來說就需要格外重視。謝謝。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請問,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儲備哪些藥?一旦感染新冠,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在用藥和注意事項上是否有不一樣?謝謝。

錢素雲:

有孩子的家庭應該適當儲備一些兒童常用的應急藥物,但是不推薦儲備很多藥物,如果儲備很多藥物保管不當還有可能導致孩子誤服。推薦儲備的藥物,第一類是退燒藥,孩子發燒是經常會遇到的,對於6個月以上的小孩,我們可以選擇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其中有一種就可以了。如果2個月到6個月之間的小孩,不適合用布洛芬,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兩個月以內的小孩,不推薦常規使用退燒藥物,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等措施並及時就診。其他的像發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我們也可以儲備一些像清熱祛痰的藥物。咳嗽有利於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孩子輕微的咳嗽不推薦常規使用藥物,如果有鼻塞、明顯的咳嗽等,可以做霧化、洗鼻子,家裏可以用加溼器提高空氣當中的溼度,這樣可以增加孩子的舒適度。明顯的咳嗽我們可以備一些清熱祛痰的中成藥,根據孩子的年齡,適合他年齡段的藥物就可以了,但是不主張同時服用兩種及以上。另外,還有一個用藥注意事項,像退熱藥物,不推薦、不主張兩種藥物同時服用,也沒必要交替服用。按照說明書適應的年齡段,說明書上推薦的劑量或者醫囑用藥,同時要注意兩次用藥之間的間隔時間。家長最好不要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推測來給孩子用藥,因爲小孩器官發育不太成熟,用藥應該更加規範和謹慎,如果自己拿不準的時候,現在也有很多醫院都開通了互聯網診療,我們也可以通過遠程就診來得到專業人士的用藥指導和推薦。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記者: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何在家裏做好防護、避免感染?如果感染之後,他們是不是有更大的可能發展成重症?感染風險會不會加大?謝謝。

周玉傑:

謝謝您的提問。有心血管原有疾病的患者,特別是高血壓、冠心病、心衰等,還有很多心內做介入治療後的患者,或者心外手術後的患者,這樣一類患者在家裏一定要注意,防止新冠感染。很重要的是要吃得好、睡得好,別焦慮,這是非常重要的。要合理膳食,根據心臟病特點,低鹽飲食、低脂飲食,要注意蛋白質、糖和脂肪比例要合理。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不要恐懼新冠病毒,這可能加重心臟病。有四句話是國際衛生組織認定的居家生活原則:第一就是合理膳食。我家門口就貼了一個飲食金字塔,糖油鹽過度攝入肯定是不利健康的,增加心臟負荷,所以一定要控制糖油鹽的攝入。第二是戒菸限酒。很多人覺得65度以上的酒能夠殺新冠病毒,但是飲酒肯定先誘發心臟病,這個是可以肯定告訴大家的,戒菸限酒肯定對心血管疾病是有益處的。第三就是適量運動。居家期間,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一般要注意肢體肌肉運動,要無氧運動,可以拉一拉啞鈴,或者用礦泉水瓶做做肢體運動,肢體運動對心臟、對心血管都有好處。第四就是心態平衡。我們還是要戰勝恐懼,這一波新冠病毒就像我們出一次海一樣,我們總歸會勝利返航,努力讓我們的心血管病不要進展成重症,也不要在居家中被誘發。

謝謝。

中國網記者:

孕產婦身邊如果出現了感染者或密接應該怎麼辦?孕產婦應該如何加強自身防護?謝謝。

喬傑:

孕產婦身邊如果出現感染者,其實也不用恐慌,如果是家人出現了感染的話,主要看家庭條件,儘可能在空間上有一個相對的隔離,特別注意的是要不同餐,生活物品儘可能分開,衛生間要進行消毒,平時居住的空間要儘量通風。如果是同事出現了陽性,有可能能夠居家辦公是最好的,如果是工作需要,還必須是同時在一個空間,同樣還是要特別注意辦公空間的通風,另外就是一定戴好N95口罩,這是特別關鍵的。其實對於孕產婦朋友來說,預防最重要。有可能的話,還是兩點一線,儘可能少到公共場所去,不聚會、不聚餐。特別注意的就是戴好口罩的同時注意手衛生,從外邊回來一定要洗好手,不管是肥皁水還是用酒精消毒,養成非常好的日常習慣。另外特別重要的,其實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孕產婦還是兒童,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這都是非常關鍵的,還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於孕產婦來說,因爲去醫院常規產檢是必須的,儘可能預約好,到醫院的時候更要注意N95口罩規範化的佩戴,同時減少候診時間。現在婦產科整體上已經做了比較好的互聯網線上諮詢、遠程醫療,有一些不是必須要去的產檢,有一些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線上醫療的形式諮詢。另外,孕產婦學校的學習,希望孕產婦朋友和家屬都能一塊認真學習,很多知識掌握了以後,自己可以做好預防和監測。

東方衛視記者:

我們注意到有公衆認爲接種新冠疫苗並沒有預防效果,而且無法阻止反覆感染,甚至反而認爲感染一次之後還有可能產生抗體,認爲沒有必要接種新冠疫苗,想請問一下如何評價這種觀點?謝謝。

王華慶: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其實接種疫苗可以預防感染,也可以預防發病,另外也可以預防重症和預防死亡。目前來看,新冠病毒疫苗現有預防感染或者發病的效果不是我們期望的那麼理想,但是預防重症和預防死亡的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這也就是爲什麼全球來看世界衛生組織、各個國家,還有相關的地區,都在推進疫苗接種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監測和研究已經顯示,不接種疫苗的話,尤其是在老年人當中,以及在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羣當中,不管是發生重症還是死亡的風險,和接種疫苗人羣相比,還是非常高的。這種風險之所以高,跟沒有接種疫苗有主要的關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全程接種疫苗以及加強接種的話,就會把這種風險大大降低。我們建議還是通過疫苗接種來把這種風險降低,從而保護脆弱人羣,包括老年人在內的有基礎性疾病的人。

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兒童感染新冠後有哪些表現?和成年人相似嗎?如何有效幫助孩子抵禦病毒侵襲?謝謝。

錢素雲:

兒童感染新冠病毒以後的表現和成人是相似的,也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主要表現爲發燒、咳嗽、流鼻涕、鼻塞,這是大部分孩子的表現。還有一部分是不典型的症狀,包括乏力、食慾不好、嘔吐,甚至腹瀉等等。還有個別的孩子會出現喘息、聲音嘶啞等。但是兒童發燒的程度個體差異比較大,有的孩子可以燒得比較高,甚至39度多、40度,但他們的熱程一般是2-3天,我們現在觀察2-3天左右大部分孩子都退燒了。所以病程是3-5天左右,這是絕大多數小孩的表現,所以出現重症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健康報記者:

有一些高齡老人,還有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受限,出現不適症狀之後很難及時表達自己的情況。對於家庭成員還有養老機構的護理員來說,如何第一時間去識別老年人的不適症狀,以便及時採取措施進行幹預?謝謝。

李燕明:

謝謝您的提問。對老年朋友或者他的護理人員來說,首先要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見症狀。新冠病毒感染作爲一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它的症狀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是全身症狀,如發熱、頭痛、全身痠痛、畏寒等。另外是局部症狀,如咽痛、咳嗽、流鼻涕、咳痰、打噴嚏,甚至有味覺和嗅覺喪失,這些都是局部呼吸道症狀。剛纔說的是典型症狀,但是對於老年人羣來說,他的症狀可能不典型,他的發病可能具有隱匿性,沒有剛纔說的典型症狀,可能有精神狀態不好、意識狀態不好、乏力、不願意吃東西等。還有穩定能力下降,比如老年人本身走路挺好的,但最近一段時間可能走路有點打晃,這些可能都是感染的線索。第三是我們要關注老年人的基礎狀態是什麼,比如他的基礎體溫是多少,老年人的感知能力不好,他可能有時候不能夠表達自己發熱了,所以當出現上述不適症狀的時候,要進行體溫監測,早期發現體溫升高。另外,在出現沒有原因的心率增快或者呼吸頻率增快,也可能是一個感染的信號。因此,對失能或失智的老年人的觀察是非常重要的。

總檯CGTN記者:

我們想問一下,和青壯年人羣相比,老年人接種疫苗以後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是更高還是更低?還是其他什麼樣的?謝謝。

王華慶: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首先,我想跟大家說什麼叫不良反應。疫苗的不良反應,第一跟疫苗的特性有關係,第二跟一些人的特殊體質有關係,這些人接種疫苗之後就會出現與預防接種無關的反應或一些事件。不良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不良反應當中絕大多數都屬於一般反應,極少數的是異常反應。疫苗應用兩年多來,我們一直對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進行監測,尤其是異常反應進行監測,從目前我們監測到的情況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不良反應總體報告發生率略低於60歲以下的人羣,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其他人羣發生的情況也基本類似,在百萬分之一以下。謝謝。

香港中評社記者:

據瞭解,老年人接種疫苗的猶豫比較普遍,他們認爲跟社會接觸比較少,在家獨居,沒有必要接種疫苗。請問,如何看待這一現象?老年人應該如何接種疫苗?接種時應該如何選擇疫苗比較好?謝謝。

王華慶: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想獨居不意味着與社會完全隔絕。新冠流行早期由於傳染源不廣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感染風險相對較低。但是我們知道現在病毒傳染性非常強,傳播速度非常快,傳播過程又隱匿。現在新冠疫情在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持續傳播。在這種情況下,對任何人包括獨居老人來說,感染的風險在增強。假如老年人一直不接種疫苗的話,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羣當中最大。爲什麼老年人重症和死亡風險高呢?有兩個原因,一是隨着年齡增長,他的免疫力在衰退,二是因爲大多數老年人都有基礎性疾病,在感染了新冠之後,也會導致這種基礎性疾病有加劇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建議不管是獨居的也好,還是說跟家裏人一起居住的也好,只要是老年人沒有完成疫苗接種的,我們還是建議儘快去完成接種,包括完成全程接種,完成加強免疫的接種,這樣對我們老年人提供更好地保護,也給家人一份安心。謝謝。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我想問一個有關於孕產婦的問題,如果孕產婦羣體出現了發熱或者乾咳的症狀她們應該怎麼辦?謝謝。

喬傑:

當孕產婦出現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的時候,可以做核酸檢測或者抗原檢測,確定一下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居家抗原檢測是比較方便的,但無論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需要採取的對症措施都可以多喝水、物理降溫,選擇孕產婦可以用的中藥來對症治療。如果選用退燒的西藥,超過38.5度以上,可以選用對乙酰氨基酚治療,這是對孕產婦相對安全的,特別要注意,選用退燒藥都選用單一的藥物,不要進行疊加,這樣相對的可以減少可能的肝腎損害。特別是對於孕產婦來說,要注意有三個監測,這三個監測一個是體溫,一個是心率,一個是血壓,孕產婦朋友準備一根體溫計,一個心率血壓監測儀。要有自己的基礎血壓監測,當出現異常的時候,可以比較早的發現。特別注意的是,孕晚期的孕產婦還要關注胎動的監測,在孕晚期每天可以監測一個小時,每小時有三次以上胎動。如果症狀持續發熱3天以上,用了退燒藥沒有好轉,或者出現了胎動消失,出現胸痛、胸悶、腹痛等等,要及時和助產機構聯繫,要及時就診。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我們知道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專家有什麼建議?謝謝。

周玉傑:

您提的這個問題,在冬季中最常出現。老百姓常說“頭場雪、三九天、過小年”,這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由於天氣寒冷,心血管收縮,高血壓、冠心病、心衰,尤其是三種急診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動脈夾層發生率都要增高。血管一收縮,血流速度就快,內皮就容易損傷,這是我們在冬季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所以第一點,保暖是非常重要的。有心臟病病人或者有潛在的心臟病病人,還是要注意保暖。第二就是剛纔講到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避免大魚大肉大鹽等高負荷飲食,保持適量的運動,也不要太劇烈。有些人起的特別早去鍛鍊,又冷又餓,誘發了心血管疾病,建議合理運動,健康運動,根據個人的身體條件和耐受程度選擇運動方式。還有戒菸限酒,吸菸誘發血管痙攣,酒精對血管內皮有損害,這些都是不利的。心態平衡更重要,我們的恐懼、勞累、激動、飽餐,加上這些寒冷因素,都是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居家的心血管病人監測自己的血壓,測量時還能測出心率,定期檢測血脂,這幾樣我們自己要知道的,如果控制好,都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風險,使我們在冬季的時候不至於發生心血管的急症和重症。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孩子發燒、咳嗽了,需要馬上去醫院嗎?什麼樣的症狀可以自行在家照護?什麼樣的症狀需要送去醫院?謝謝。

錢素雲:

謝謝您的問題。首先,我先補充回答上一個記者提出的問題,就是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抵禦新冠病毒的侵襲。第一個措施是,在沒有禁忌證的情況下,適齡兒童應該及時全程接種疫苗。現在對3歲以下的兒童還沒有推薦的新冠疫苗,家庭裏的共同居住者應該積極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對孩子也形成了間接保護。因爲我們現在也發現,兒童發病大部分都是家庭其他成員患病以後聚集性發病。另外,家長也要做好自身防護和兒童防護。自身防護,也像前面幾個專家提到的,包括外出回家以後要先洗手、洗臉,最好換衣服,然後再接觸兒童。另外,家裏要勤通風,有發熱病人以後要及時隔離,物品和兒童分開。對兒童來講,要培養他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隨地吐痰,冬季也儘量減少去一些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這些措施都可以減少病毒感染。另外,均衡飲食,適當飲水,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睡眠,規律作息等,還有加強親子之間的溝通互動,保持愉快心情,這些都有利於預防病毒感染。

第二個問題,也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如果孩子有發燒等症狀了,什麼情況下需要去醫院,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去。最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我們一定要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小孩雖然有發燒等症狀,但是精神挺好的,特別是退燒以後能吃能喝能玩,這時候就沒必要特別緊張,也不需要馬上去醫院就診,可以在家繼續觀察、對症處理。但是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還是建議去醫院,比方說,發燒持續3天以上還沒有好轉的跡象,這種情況下應該去;再就是孩子精神不好,也就是說即便是退了燒,精神依然不好,包括小嬰兒有時候哭鬧、煩燥、不好安撫,大一點孩子老是睡覺、沒精神、臉色不好,這種情況不管他的體溫高低都要去醫院就診;還有一些情況,咳嗽進行性加重,比較頻繁,影響到日常生活和睡眠,就要去就診;另外還有一部分孩子喘息、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難,明顯的聲音嘶啞等,要小心喉炎還有喉氣管炎,這種時候也要及時就診;當然出現了意識障礙、驚厥要馬上就診。特別提出大家注意的,三個月以下的小孩是特殊人羣,包括新生兒和小嬰兒,一旦出現發熱,還是建議及時就診。

米鋒:

大家的問題比較多,由於時間關係,最後再提兩個問題。

中新社記者:

有些老年人此前想接種疫苗,但是由於基礎病等原因被評估爲不符。想請問被評估爲不符,是否意味着一直不能接種新冠疫苗了?謝謝。

王華慶:

在接種疫苗過程中,我們有一個絕對的禁忌,那就是接種疫苗之後出現過嚴重的過敏反應,後續對於這種疫苗就不能再接種了。像其他大多數情況都屬於緩種的情景,包括你剛纔提到,在前期因爲基礎性疾病在評估過程中不能接種疫苗,這裏絕大多數屬於緩種。如果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在前期處於急性發作期,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以後處在穩定期,或者說因爲特殊的治療不能接種疫苗,這種特殊的治療結束了,這些人都可以考慮接種,尤其是目前這種疫情流行強度比較大,傳染源比較多的情況下,應該對這些人經過再次評估之後許可的話,就可以進行接種。我想,對於這些老年人,在沒有接種疫苗之前,剛纔幾位專家也提到了要對他們個人做好防護,後期這種防護也是需要的。假如一旦他們進入疾病的穩定期或者特殊的治療狀況結束了,符合條件之後還是建議儘快接種疫苗。謝謝。

新京報記者:

我也想提關於老年人的問題,因爲現在輕症和無症狀可以居家了,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年輕人相比比較複雜一點,他在用藥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以免出現盲目用藥導致急性肝損傷?謝謝。

李燕明:

謝謝您的提問。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多說兩句。除了用藥的問題,對於老年人來說第一點,他要是感染新冠病毒以後,首先就是要加強觀察和監測。第二個是要加強日常護理,這個日常護理包括清淡飲食,老年人一旦感染以後,胃腸道功能不好,我們建議少食多餐,避免一次吃大量食物後出現嘔吐;另外要保證老年人的睡眠;還有要補充適量的水分,水分跟飲食是一樣的,建議結合他的體溫和出汗情況適當補充,水分的補充也是少量多次,防止一次大量補充水分引起胃腸道不適和加重心臟負荷。第三點,退熱藥物的應用在老年人身上要更加慎重,體溫越高、年齡越大,用藥更要慎重,不是38度℃1片,39℃就用2片,燒的越高,用藥越慎重,這樣主要是防止老年人用退燒要後一次大量出汗造成虛脫甚至低血壓的情況,這一點要特殊提醒大家;此外,在這個期間退燒要緩,可以用物理手段退熱;還有一點,在應用退熱藥的時候要避免多種藥物共同使用,還有一些感冒藥,這些感冒藥是複方製劑,也可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果再同時用藥,就可能產生藥物過量的情況,因此一定要看清楚藥物說明書。第四點是中成藥,中成藥的應用也是一樣的,一定要少而精,可以選用一種進行治療,不要多種同一作用的中成藥同時應用。第五點,對於合併基礎疾病的老年朋友一定要加強基礎疾病的管理,這裏我想特殊強調兩點,第一是高血壓藥物,因爲發熱引起大量失水可能造成血壓降低,在發燒期間,特別是使用退燒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血壓監測,如果血壓已經偏低,低於正常水平,降壓藥就可能需要減量,甚至停用,等血壓恢復正常的時候再按照常規使用;另外是降血糖藥物,老年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感染之後可能吃飯很少,所以我們要監測血糖變化,防止低血糖的發生。最後一點,我特別想提醒一下老年朋友,老年朋友一旦感染了新冠病毒,穩定能力是下降的,即使年輕朋友可能也有這種感覺,發熱以後走路有點打晃,老年人出現這種情況以後,特別容易跌倒,跌倒之後容易出現骨折。因此老年人在出現發熱,比較虛弱的時候,一定要防止跌倒。平時在活動的時候最好有家人的幫助,扶一下;如果是獨居老人,家裏的地面上不要擺很多東西,不要碰到以後絆倒;另外,地上的水一定要擦乾淨,避免滑倒,老年朋友在家裏穿的鞋子和衣服都要合適,不要被自己絆倒;老年朋友晚上如果有起夜的習慣,希望能夠在牀邊解決,如果非得去洗手間的話,晚上醒來的時候要保證自己清醒了再去洗手間,可以坐起來待一下,保證自己情況比較穩定的時候,在站起來,再待一下,然後再去洗手間。如果出現搖晃,最好就近能有一個把手能夠扶住。跌倒的預防在老年人中是非常重要的。謝謝。

米鋒:

謝謝。今天的發佈會,幾位嘉賓就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健康,心血管疾病的一些健康提示,還有老年人疫苗接種的有關情況回答了大家的提問。

各位記者朋友提的問題都非常有針對性,各位專家的回答也非常具體、非常明瞭,也是結合他們在臨牀和科研工作中的實踐給我們的一些健康提示,希望這些健康提示能夠給廣大羣衆的健康有一個好的指引。

再次感謝各位嘉賓。後續我們還將繼續召開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