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馬斯克用 26 天重置 Twitter:裁了近八成工程師、整頓系統架構!
uSMART盈立智投 11-24 16:02

歷經 26 天,馬斯克終於停手了。

轉自:CSDN(ID:CSDNnews)

11 月 22 日,據外媒 The Verge 報道,在 Twitter 的全體員工會議上,馬斯克表示,Twitter 已經完成了裁員,並開啓新一輪的招聘工作,職位主要聚焦在工程和銷售崗位上。與此同時,馬斯克還鼓勵員工進行人員推薦。

Twitter 流失三分之二的員工

可以說,近三週的時間,想必 Twitter 不少員工身處「水深火熱」的境地中,雖然 Twitter 再次開啓招聘工作,此時也有不少人仍心有餘悸。據外媒透露,在馬斯克接手之前,Twitter 擁有近 7500 名員工,三週後的當下,大約只剩下 2700 位。

一場洗禮,洗掉了 Twitter 三分之二的員工。

在衆人驚歎馬斯克雷厲風行手段之際,也有不少技術圈的從業者驚奇地發現,流失了大批了員工之後,Twitter 平臺自身不僅抗住了馬斯克多次帶來的突發言論與動作產生的流量高峯,還保持了平穩運行且沒有癱瘓。

如果是這樣,是否就意味着原來近 80% 的員工對公司而言,都是沒有作用的。而馬斯克就是認清了這一點,所以纔敢這麼大膽地對一家在社交媒體界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公司這樣做?

其實不然。

來自 Aembit 的軟件架構師 Victor Ronin 發佈了一篇主題爲《You can fire 80% of software engineers, and the company will survive.》(你可以解僱 80% 的軟件工程師,公司仍然可以存活下去)的文章,揭露了馬斯克的這次嘗試,可以稱得上是一次十分冒險的行爲,讓企業處於生存模式之下。所謂不成功便成仁,也正是這次大膽的嘗試,才讓 Twitter 在短短 26 天的時間裏進行了人員重置。

接下來,我們不妨一起看看 Victor Ronin 的解析。

馬斯克對 Twitter 人員重置的冒險:80/20 法則

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技術工程師,想必都聽過帕累託原則,它也被稱之爲 80/20 法則,是 19 世紀由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的,核心內容是 "80% 的結果是由來自 20% 的因素主導的"。

簡單來看,所有變因中,最重要的僅有 20%,雖然剩餘的 80% 佔了多數,影響的幅度卻遠低於“關鍵的少數”。

當這一原則延伸到科技公司時,其釋義爲,80% 的結果是由 20% 的工程師完成的。

作爲企業,如果要實行這樣的原則,當然也是有前提條件和一些可能導致的後果的,Victor Ronin 分享道:

  • 這適用於大公司(相對於小型和精幹的初創公司)。

  • 80% 的工程師並不是不做事情。大多時候,他們從事着沒有直接影響的工作,譬如半途而廢的項目、展望未來的事情、改善維護的內部工作等等。公平而論,從相反的維度思考,如果這些工程師什麼事情都不做,那麼團隊會變得非常不完整。

  • 如果公司只剩下 20% 的工程師(即使是最好的),那麼這意味着企業將深深地陷入了生存模式中。剩下的工程師只能勉強地爲現有產品提供基礎的支持,沒有辦法再去構建新產品,也沒有辦法應對突發的情況,甚至也不能改進現有的產品。

此次,馬斯克正是進行了這種戲劇性的測試實驗:大約 50% 的員工被解僱,25% 的員工自願辭職。

然而,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馬斯克不能隨意解僱 80% 的人,也不能直接解僱那些貢獻最少代碼或在辦公室呆的時間最短的人,因爲這些指標都不能真實的顯示出誰纔是團隊的核心人物。

在 Victor Ronin 看來,想要知曉誰是核心團隊的重要人物也並不複雜。只需要讓每位員工說出 5 個平時在工作中做得好的人,以及他們如果去了下一家公司,會想和誰一起工作。然後,按照票數對員工進行排序。最終,根據排名即可得到真正的核心團隊人員名單(這份名單可能與資歷、編寫的代碼行數等不完全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做的前提必然是所有員工都不知道自己所投的票之後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也才能保證一定的公平性。

除此之外,進行這項實驗的公司必須要財力雄厚。Victor Ronin 表示,「如果你揮舞着足夠多的支票,你會發現有人願意經歷地獄般的考驗,而這些人將拖着公司前進。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我覺得我們(軟件工程師)有時自尊心太強,認爲如果有足夠的軟件工程師離開,公司就會垮掉。現實情況是,(大筆資金)可以幫助公司駕馭相當嚴峻的形勢。」

而或就是通過這樣的原則,Twitter 在過去三週中,雖然管理層備受爭議,但是在其平臺依然可以平穩地運行,可以說馬斯克此次針對 Twitter 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精準裁員,留住了真正對 Twitter 平臺與系統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毋庸置疑的是,Twitter 核心團隊的力量也元氣大傷。

重置系統架構

除了對人員“動刀”之外,馬斯克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敲定 Twitter 平臺的最新架構。

據 Insider 報道,上週五,馬斯克面向 Twitter 剩下的工程師發了一封內部郵件,要求“每一個真正會編寫代碼的人,在下午 2 點到總部 10 層報到”。同時,要求工程師們總結過去六個月的代碼“要點摘要”,以及分享“最重要代碼行的 10 個截圖”。

上週末,馬斯克在開完會之後隨即分享了與工程師們的合影照片,也道清了此次會面的主要目的:進行 Code Review。

基於多輪會議,想必馬斯克也對 Twitter 的整體架構也有了初步的瞭解。

而對於他的分享,不少網友評論道:倒是可以基於這個架構,好好學習學習,也能以此作爲一個非常基礎的社交媒體平臺的起點。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好心的架構師進行了優化與完善。在 Twitter 上,《System Design Interview》的作者 Alex Xu 特別繪製了 Twitter 2022 年與 2012 年不同時期的架構圖,可以方便讀者更爲直觀地學習:

在 2012 年架構圖中,我們也驚奇的發現,彼時的馬斯克作爲熱點人物,頻登 Twitter 推薦專區。而最初的「初聞不知曲中意」,已然成爲如今的「再聽已是曲中人」。對此,馬斯克也在這條推文下方留言分享了自己在會議上所做的筆記:

  • 本週可能會棄用 TLS。

  • Home mixer 的計算速度比 Timeline 快 10 倍。

Ad blender 可以以較低的總廣告瀏覽量爲代價極大地提高相關性。廣告越有趣,您看它的時間就越多。顯然,Twitter 架構的大變革也將成爲馬斯克的下一步重點方向。

構建 Twitter 2.0

爲了儘快推進 Twitter 的硬核 2.0 時代,正如文章伊始所述,在辭退一批“老人”之後,Twitter 也正在“招新”。「就關鍵招聘而言,我會說擅長編寫軟件的人是重中之重」,馬斯克在全體員工會議上如是說道。馬斯克接着說,“要成爲數字城市廣場,我們必須代表具有廣泛觀點的人,即使我們不同意這些觀點。”

最後,可以預料的是,Twitter 經此一役之後,也將逐步迴歸正軌,而此次的收購與整改案例也必然會被收錄進入管理的課程案例中。對此,有網友點評道,「在大多數組織管理課程中,你被教導“不能改變企業文化”。事實是,你可以的,你可以通過解僱或辭退很多人來做到這一點。Twitter 對工程師來說,是一個糟糕的案例研究,但它對 MBA 課程來說,是一個非常標準的案例。 你不能也不應該從主要工程的角度來看待 Twitter。」

爲此,你是否贊同?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