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貨跌超1%
uSMART盈立智投 09-23 20:55

盤前市場動向

1. 9月23日(週五)美股盤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貨齊跌。截至發稿,道指期貨跌1.13%,標普500指數期貨跌1.19%,納指期貨跌1.20%。

2. 截至發稿,德國DAX指數跌2.13%,英國富時100指數跌1.85%,法國CAC40指數跌1.91%,歐洲斯託克50指數跌2.16%。

3. 截至發稿,WTI原油跌3.20%,報80.8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跌2.84%,報87.89美元/桶。

市場消息

高盛:將標普500指數年底目標從4300點下調至3600點。高盛認爲,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將高於此前的預期,這將給美國股市估值帶來壓力。其將標普500指數年終目標從4300點下調至3600點。David J. Kostin在內的高盛策略師表示,現在納入該公司估值模型的較高利率情景支持15倍的市盈率(而之前的預測是18倍)。大多數股票投資者已經接受了美國經濟硬着陸不可避免的觀點。高盛預計標普500指數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目標將分別爲3400點、3150點和3750點。策略師建議,不確定性的增加支持防禦性頭寸,投資者應該持有具有優質屬性的股票,如強勁的資產負債表、高資本回報率和穩定的銷售增長。

英國政府超預期發債計劃嚇壞投資者! 英鎊及金邊債券紛紛暴跌。英國央行將以更激進的緊縮步伐來抵消英國政府的財政刺激措施。財政大臣誇滕公佈一攬子減稅和能源補貼等計劃需要發行大量新債以提供資金,一些交易員擔心此舉可能破壞英國央行爲遏制通脹所做的努力。與此同時,交易員加大了對英國央行加息幅度的押注,據悉,交易員押注英國央行在11月加息100個基點的概率高達80%。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領導的政府出臺了自1972年以來英國最激進的減稅方案,既降低了對工人的工資稅,也降低了對企業的徵稅,以提振英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英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飆升51個基點至4.07%創新高。英鎊兌美元一度暴跌超2%,至1.1020。

美元指數創新高之際,歐元和英鎊跌至數十年低點。美元指數站上112關口,創下20年以來新高,其上升勢頭令歐元和英鎊週五觸及數十年來新低。歐元兌美元跌破0.98,爲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英鎊下跌1.65%至37年來的最低點。美聯儲本週再次加息75個基點,在大幅加息以抑制通脹方面持續處於領先地位。相比之下,英國央行週四僅加息50個基點,表明它將對未來幾個月的通脹壓力持觀望態度。自瑞士央行週四加息75個基點以來,瑞士法郎兌美元已下跌逾1%,這令市場上一些押注更大幅度加息的投資者感到失望。挪威克朗也在下跌,因爲挪威央行相對於美聯儲似乎對激進加息更爲謹慎。

分析師警告:歐洲能源危機恐將持續至2023年底。諮詢機構Energy Aspects Ltd.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歐洲嚴重的能源危機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底,因爲該地區正努力應對強勁的需求和因俄烏衝突而加劇的供應緊張。該諮詢機構首席石油分析師Amrita Sen表示:“市場需要俄羅斯來平衡,這不僅是爲了即將到來的冬季,還是爲了明年年底接下來的寒冷時期。受經濟可能出現衰退的擔憂和疫情封鎖措施等因素的影響,預計第四季度石油價格將進一步波動。短期內原油價格可能會徘徊在每桶90美元左右,到今年年底可能升至每桶120美元左右。據悉,週五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接近90美元,較6月份的高點低了近30%。

韓央行採取措施捍衛本幣匯率。韓國央行週五與韓國國民年金(NPS)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以轉移該基金的部分外匯需求,支撐迅速走軟的韓元匯率。韓國央行和NPS表示,1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將持續到今年年底,以允許該基金使用該央行的外匯儲備。據悉,NPS管理着6266億美元的資產,相當於韓國每年GDP的40%左右。此外,菲律賓央行暗示,可能會根據美聯儲的行動採取更多加息措施,同時也在考慮積極幹預市場以遏制貨幣貶值。此前,由於日本與美國的貨幣政策分歧導致日元跌勢加劇,日本自1998年以來首次幹預外匯市場。

個股消息

聯邦快遞(FDX.US)Q1營收不及預期,宣佈上調費率並大砍成本。聯邦快遞週四宣佈上調費率,並詳述其削減成本的舉措。上週,該快遞巨頭警告稱,其2023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受到全球需求走弱的影響。聯邦快遞Q1營收爲232億美元,同比增長5.5%,較市場預期低5.8億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爲3.44美元,較市場預期高0.64美元。展望未來,聯邦快遞預計Q2營收位於235億至240億美元區間,市場共識預期爲237.8億美元。該公司還預計,扣除與業務優化計劃和業務重組活動相關的成本後,Q2攤薄後每股收益爲2.75美元或更高,而市場共識預期爲2.80美元。

好市多(COST.US)Q4營收及每股收益均超預期,淨銷售額同比增長15.2%。好市多第四季度總營收爲720.91億美元,市場預期718.4億美元,上年同期爲626.75億美元,同比增長15.0%;淨利潤爲18.68億美元,上年同期爲16.70億美元,同比增長11.9%。每股基本收益爲4.21美元,上年同期爲3.77美元;攤薄後每股收益爲4.20美元,好於市場預期的4.11美元,上年同期爲3.76美元。Q4會員費用爲13.27億美元,上年同期爲12.34億美元,同比增長7.5%。2022財年全年,該公司總營收爲2269.54億美元,同比增長15.8%;淨利潤爲58.44億美元,同比增長16.7%;攤薄後每股收益爲13.14美元,上年同期爲11.27億美元。

美國棒球重點賽事來襲,蘋果(AAPL.US)Apple TV+迎來大考。蘋果Apple TV+擁有本週五波士頓紅襪隊對陣紐約揚基隊的獨家播放權。這場比賽因爲揚基隊很可能進入季後賽並將面對他們的頭號對手,及他們的明星擊球手亞倫·賈奇正在接近全壘打紀錄,並有可能在週五打破這一紀錄而備受關注。這場比賽是對蘋果立志成爲體育直播服務商的重大考驗,也是知名比賽能否提高蘋果的用戶數量或服務於其他商業目標的重大考驗。此外,據報道,蘋果與美國橄欖球聯盟(NFL)簽署了一項多年協議,Apple Music將取代百事可樂(PEP.US)成爲超級碗中場秀的主贊助商。消息人士稱,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希望獲得約5000萬美元的贊助協議。

收購60家公司還不夠!賽富時(CRM.US)聯席CEO稱將繼續進行收購。賽富時表示,公司已經收購了60家公司,並將繼續進行收購,同時更專注於整合已經收購的公司。與此同時,賽富時仍在整合最近收購的Tableau等公司的員工。隨着經濟前景惡化,賽富時的目標是提高利潤率。該公司在週三的投資者活動上重申了到2026財年實現500億美元營收的目標,幾乎是當前年銷售額的兩倍,同時增加了2026財年實現25%利潤率的目標。與許多科技公司一樣,賽富時在疫情期間增加了員工數量後,收緊了在招聘和差旅方面的支出。貝尼奧夫表示:“過去兩年我們都大舉投資,我們正在把這些投資吸收到我們的業務中。進一步削減勞動力投資肯定不是我們的意圖。”

傳瑞信(CS.US)正向投資者尋求增資意向,擬徹底改革投行業務。據兩名知情人士表示,瑞士信貸正在向投資者尋求增資意向,這是該行近七年來第四次與投資者接觸。並且,該行正試圖對其投資銀行部門進行徹底改革。知情人士表示,這家瑞士銀行最近幾周開始就此舉與投資者進行溝通。該行目前正在討論各種情況,包括大規模退出美國市場這一最激進的選項。不過,目前尚不清楚投資者的熱情有多高,而這家瑞士第二大銀行在一系列醜聞後陷入困境,自2015年以來已經籌集了近120億瑞士法郎(約合122.2億美元)的資本,幾乎相當於其當前的市值,這可能會降低投資者的興趣。消息人士表示,瑞信尚未做出任何決定,也未透露這家銀行將尋求籌集多少資金。

波音(BA.US)支付2億美元以了結SEC對737 MAX墜機事故相關的指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週四表示,波音(BA.US)將支付2億美元,就波音737 MAX客機兩起致命墜機事故後誤導投資者的指控達成和解。該公司前首席執行官Dennis Muilenberg將支付100萬美元作爲和解協議的一部分。波音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今天宣佈的和解協議完全解決了SEC此前披露的對 737 MAX 事故相關事宜的調查。”2018年和2019年的兩起墜機事故導致機上346人全部遇難,引發全球範圍內737 MAX 停飛。兩年前,737 MAX首次復飛。

重要經濟數據和事件預告

北京時間20:30:加拿大7月零售銷售月率(%)。

北京時間21:45:美國9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

次日北京時間凌晨01:00:美國截至9月23日當週全美鑽井總數(口)。

北京時間23:30:瑞士央行行長喬丹和歐洲央行管委內格爾發表講話。

北京時間23:55:美聯儲副主席佈雷納德發表講話。

次日北京時間凌晨02:00: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傾聽美聯儲”的活動上致開幕詞。

次日北京時間凌晨02:05:美聯儲副主席佈雷納德和美聯儲理事鮑曼分別主持與多個行業組織領導的對話。

次日北京時間凌晨03:30: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佈周度持倉報告。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