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TCL電子(1070.HK):發力光伏業務迎來發展新契機

對於大多數行業而言,2022年上半年不是一個好時景。

TV行業也不例外。在國際形勢、新冠疫情、通脹週期等宏觀因素的影響下,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TV行業實際出貨量同比下降4.3%;據奧維雲網(AVC)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全渠道零售量規模同比下滑達6.2%。可見TV行業上半年的壓力不容樂觀。

但在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的雙重下行的考驗之下,TCL電子盈利表現毫不遜色。

2022年上半年,TCL電子實現毛利57.82億港元,同比增長3.9%;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57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整體毛利率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至17.2%。逆勢表現彌足珍貴

三條成長曲線共振

盈利的韌性來自於何處?

迴歸到TCL電子的基本面:作為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龍頭,TCL電子擁有顯示、創新及互聯網業務三大業務板塊,業務範圍囊括智屏、空冰洗、移動通訊等智能消費電子產品,以及家庭互聯網服務的自主開發,更重要的是,TCL電子開始涉足光伏/AR/VR等新賽道。

TCL電子中期業績報吿顯示,公司三條成長曲線表現良好:

其一,以智屏為代表的顯示業務板塊表現優秀,公司產品結構升級、提價順利,智屏主業毛利率持續迎來明顯修復。2022年上半年,公司大尺寸顯示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至18.7%,其中,中國市場提升1.8個百分點,國際市場提升2.6個百分點。

其二,互聯網業務第二成長曲線,呈現高增長強韌性的特徵。2021年公司全球互聯網業務收入達9.4億港元,同比提升30.7%,收入佔比提升0.7個百分點,毛利率達52.2%,是公司盈利增長的推動力。

其三,創新業務有望打造第三成長曲線。在全品類營銷、光伏、智能連接及智能家居等創新業務業績兑現的帶動下,該板塊上半年表現良好,收入同比增長達21.1%至52.58億港元,收入佔比提升3.2個百分點至15.6%。

可以看到,除了智屏業務基本盤穩固,TCL電子的互聯網業務駛於成長快車道、創新業務到了爆發前夕,有利於整體估值的提升與盈利水平的優化。

智屏高端化成果顯著

從全球TV出貨量來看,TCL電子的全球市佔率已穩居前三。下一步,TCL電子智屏板塊將着力於產品結構優化與高端化升級。

當前,智能化、科技化的電視正在取代傳統電視市場,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針對這一變化,TCL電子將顯示技術、AI與智能交互技術融合,賦能智能電視的設計、研發與先進製造。此外,TCL電子以大屏產品、Mini LED技術為突破點發力高端市場,併成為Mini LED領域中的佼佼者。

隨着TCL電子大屏產品與高端產品的影響力不斷加強,相關產品的銷量和滲透率亦不斷提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65吋及以上智屏銷量同比增長36.9%至153萬台,銷量佔比同比顯著提升5.1個百分點至15.1%;高端產品TCL Mini LED智屏亦獲市場青睞,銷量同比增長7.8%。其中,TCL Mini LED智屏在中國市場銷量更是同比激增31.2%,與TCL量子點智屏雙雙問鼎中國市場全渠道零售銷量冠軍。

值得注意的是,對TCL電子向高端產品發起進攻的行動,有部分投資者存在誤解,認為這是TCL電子不得已而為之,並認為市場份額較高意味着全球滲透率見頂。事實並非如此,TCL電子的影響力依然在全球範圍內穩步提升。尤其是東南亞、中南美洲等新興市場具備很高的發展潛力,TCL智屏銷量市場份額在海外超過20個國家及地區排名位居前五,市場份額也同比有所增長。

總而言之,在全球智屏領域,TCL電子作為行業的領先者,已完成了“國產逆襲”,並正在挑戰全球霸主位置。筆者認為,第一霸主從三星易主為TCL電子,或只是時間問題。

增長新引擎:從硬到軟,跨界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TCL電子的未來發展驅動力十分清晰,公司在繼續擴大智屏業務基本盤的基礎上,已確立了第二、第三成長曲線。

生態落地,硬件先行。隨着智能科技硬件在全球大獲成功,公司積累了越來越龐大的用户基礎。在此背景下,TCL電子領先行業發展家庭互聯網業務,家庭互聯網生態平台發展迅猛。

國內市場方面,雷鳥網絡科技通過豐富平台內容、增加更多使用場景,進一步提高了用户粘性。報吿期內,雷鳥網絡科技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達到39.3元,同比增長25.3%。國內互聯網業務的收入達8.14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35.7%。

海外互聯網業務方面,公司持續擴大與Roku、Google和Netflix等互聯網巨頭的全球合作範圍,不斷擴大海外影響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國際互聯網業務收入達1.28億港元,同比增長5.7%,同時,公司自2021年起持續獲得來自Google平台的運營收入分成,海外市場用户具有成熟的付費習慣,因此具備很高的運營價值,該業務的潛力釋放值得期待。

從業績層面看,這條第二成長曲線已擔當起盈利增長的中流砥柱——互聯網業務不僅具備較高的業績增速,還具備高毛利率的特徵,已經成為繼智能硬件後的重要利潤貢獻點。從業務層面看,隨着互聯網業務的競爭實力不斷增強,公司於全球擴張的層次從“硬”順利擴展到“軟”,其在全球市場的龍頭地位亦將得到再次加固。

AR/VR、光伏賽道高歌猛進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第三成長曲線雛形已現,未來充滿巨大的想象空間。

經過多年的厚積薄發,當前TCL電子AR/VR賽道中不斷取得突破。4月,公司發佈了全新消費級XR智能眼鏡雷鳥Air,該產品具備多樣化場景服務優勢,是行業內領先產品,並獲得國內外眾多行業獎項和國內外媒體好評。618期間,雷鳥Air斬獲多個榜單銷售額第一,收到消費者歡迎。此外,公司在CES 2022展示了業內首款雙目全綵Micro LED全息光波導的AR智能眼鏡——雷鳥智能眼鏡先鋒版,並榮獲了2022 iF設計大獎。

AR市場方興未艾,根據VR陀螺統計,2021年全球AR出貨量57萬台,較2020年增長44%,2022年上半年全球VR/AR行業整體投融資總額為312.6億元,去年同期為228.2億元,同比上升了37%。憑藉着品牌、渠道、研發、供應鏈等多方面的優勢,TCL電子未來有機會在全球AR/VR創新浪潮中扮演起重要角色。 

另外,在“雙碳目標”的國家戰略引導、可再生新能源產業扶持等系列背景下,光伏行業景氣度持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今年全球裝機 205-250GW,同比增長21%-41%,我國裝機預計 85-100GW,同比增長 55%-82%。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7 月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 3.4 億千瓦,同比增長26.7%。TCL電子此時進入光伏賽道,有望為公司未來盈利增長帶來新的動力。

TCL電子憑藉着成熟的下沉渠道與一體化產業鏈優勢,聯合國產大硅片龍頭TCL中環、金融解決方案提供商TCL 金融開展新能源業務,不斷落地於TO C與TO B應用場景。經過前期的培育,新能源業務已經進入快速成長階段——其分佈式光伏業務於第二季度開始正式運營,2022年上半年光伏業務已實現收入達1.72億港元。從月度數據來看,月度裝機訂單量及收入呈指數型爆發式增長,向上勢頭強勁。伴隨市場的持續放量,公司新能源業務正在進入的收穫期。

可以看到,TCL電子的互聯網業務與創新業務開啟了加速模式,新的成長曲線正在快速釋放價值。中金公司在研報中表示看好TCL電子互聯網、創新業務的利潤貢獻度提升,尤其是光伏業務快速起量、成長性強,有望帶動估值上行。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