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茅”擬明日啓動在港上市,將成今年內香港集資規模最大新股
港交所近日披露,中國中免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中金公司、瑞銀集團爲聯席保薦人。
路透社引述消息指,中國免稅店龍頭中國中免(601888.SH)可能於本週五(8月12日)正式啓動在香港上市計劃,募資或逾215億港元,有望超越天齊鋰業(09696.HK)(募資134.58億港元)成爲今年香港最大規模的IPO。
報道指,中國中免計劃在香港IPO出售5%的股份,H股的招股價較A股可能有所折讓,惟尚未有最終決定。如果按中國中免(601888.SH)10日收市市值約3827億元人民幣,按發行5%H股計算,是次香港IPO募資將高達191.35億元(222.22億港元)。
A股上市公司瀘州老窖(000568.SZ)上週曾公告,擬以基石投資者身分認購中免8000萬美元H股,可見中國中免的募資規模勢必不小。
據去年中國證監會批準,中國中免可發行不超過約1.952475億股H股。早前則有報道指中國中免擬募資20億至30億美元。
此次募集資金將用於鞏固國內渠道、拓展海外渠道,包括投資8家機場免稅店,20間其他口岸免稅店和20間有稅旅遊零售項目,開設6間海外市內免稅店,以及11家本土市內免稅店,6間郵輪免稅店,海口/三亞國際免稅城的翻新與擴建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中免近期還在上交所公告,公司擬就物業管理、運輸、票務、推廣及信息技術支援等服務與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服務採購框架協議》。據公告,該協議項下的採購服務均爲公司日常關聯交易事項,符合公司業務經營及發展的實際需要。
招股書顯示,中國中免擁有全國最多的免稅店。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是中國持有免稅經營牌照的九組實體之一、持有免稅經營牌照在全國經營免稅口岸店的五組實體之一,併爲持有經營牌照在中國經營所有種類免稅店的唯一集團。
公司的業務主要包括向境內及境外旅客銷售免稅和有稅商品。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的品牌組合包括超過1,2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品牌,公司的商品組合超過316,000個SKU,範圍包括香化、時尚品及配飾、菸酒以及食品及其他。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中國中免經營193間店鋪,包括在中國28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100個城市經營的184間店鋪,以及9家境外免稅店,包括7家在香港、澳門和柬埔寨經營及2家郵輪免稅店。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從2019年到2021年,僅是公司開設店鋪的機場就爲超過22億人次的旅客提供了服務。
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前三個月,中國中免的收入及期內利潤分別爲167.82億元及29.34億元,毛利率爲34.3%,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主要是由於旅行限制導致銷量下降。
過去三年,中國中免的持續經營業務於往績記錄期大幅增長。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收入分別爲480.13億元、525.98億元及676.76億元,而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爲54.71億元、71.09億元及124.41億元。由2019年至2021年,中國中免的收入按複合年增長率18.7%增長,而公司的淨利潤則按複合年增長率50.8%增長。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國中免的毛利率分別爲51.1%、38.9%及32.9%。公司的毛利率下降主要由於銷售成本增加,包括就有稅商品支付的關稅、消費稅及其他相關稅項增加以及使用折扣及促銷。
值得注意的是,於2022年第二季度,前往海南的客運量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減少。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於2022年第二季度,海南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及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的客運量較去年第二季度減少超過60%。此外,2022年8月初,海南部分店鋪須暫停營業,當中包括三亞國際免稅城,而這可能會對公司的業務及經營業績造成短暫的不利影響。
招股書顯示,過去兩年的事件爲公司門店帶來挑戰。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中國中免2019年以來暫時關閉的門店中有26%的門店恢復了正常運營,公司暫時關閉的門店中有11%的門店以減少的容量恢復了運營,並且63%的門店依然處於暫時關閉狀態。
儘管跨境客流量減少,中國中免仍受益於有利的國內免稅政策,令公司於2020年及2021年的收入及淨利潤在旅遊行業面臨挑戰的背景下仍有所增加。
行業規模方面,由於旅遊業發展迅速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於2017年至2019年,中國的免稅品市場展現快速增長,複合年增長率爲29.4%。於2020年及2021年,中國免稅品市場展現韌性,且僅於2019年至2021年期間按複合年增長率2.1%下跌(同期全球及亞洲分別下跌31.7%及14.9%),並於2021年仍達到人民幣481億元。
招股書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免稅商品銷售市場規模將爲人民幣595億元。有利的政府政策將繼續推動中國免稅品市場的日後增長,預期市場將於2023年達到人民幣1,322億元,2019年至2023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27.5%。假設跨境旅遊逐步恢復,中國免稅品市場預期將於2026年前進一步攀升至人民幣3,329億元,2023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36.0%。
競爭格局方面,中國免稅市場高度集中,進入壁壘高。於2021年,中國前五大免稅旅遊零售商按銷售收入計佔零售市場的98.5%。中國中免2021年在中國前五大免稅旅遊零售商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爲86.0%。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