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金研究,作者:何偉、盧璐、湯亞瑋
摘要
歐洲能源轉型佈局,熱泵成為關鍵部分:1)近年歐洲各國陸續推出熱泵補貼政策,包括税收折扣、直接補貼、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鍋爐等手段。2)歐洲化石能源高度依賴俄羅斯,俄烏衝突帶來歐洲天然氣斷供風險,疊加極端天氣的影響短缺導致歐洲電價飆升,光伏(發電側)、儲能、熱泵(用電側)需求高速增長。3)在目前傳統能源供給受限的背景下,向新能源轉型或成為歐洲能源自主目標的“最優解”。
歐洲目前採暖結構以鍋爐為主,熱泵滲透空間廣闊:1)歐洲採暖結構以鍋爐為主。根據HARP,2017年歐盟的鍋爐在供暖結構中佔比為76%,熱泵供暖佔比5%。2)橫向比較歐洲各國,目前熱泵規模情況略有不同。根據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從保有量的角度看,2018年挪威、愛沙尼亞、芬蘭熱泵產品達到了每千户46台、29台、25台。3)熱泵的市場規模與當地氣候、能源成本、房屋情況以及推廣政策等因素相關。
歐洲供暖行業玩家多,需求爆發使得國內出口受益:1)目前歐洲熱泵市場的主要供應商按地區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日韓企業,包括大金、三菱、三星、松下等,一類是當地的企業,包括Nibe、威能等來自德國的大品牌以及歐洲各國的地區性小品牌。2)以英國為例,日韓品牌在空氣源熱泵產品中占主導地位,銷量份額70%左右;歐洲品牌佔比較大的為Nibe和Grant,合計佔比15%左右,剩下大部分為歐洲的區域性中小品牌玩家。
歐洲需求爆發使得國內熱泵出口受益:1)根據產業在線數據,1Q22/2Q22我國空氣源熱泵出口金額同比增長98%/38%。2)從內外銷佔比上看,國內空氣源熱泵出口佔比從2016年的11.4%增長至2021年的22.1%。3)目前在國內廠商中熱泵出口格局也較為分散,主要的出口供應商包括美的、芬尼、泰沃、華天成、四季沐歌。
風險
歐盟熱泵補貼政策變化;歐洲天然氣供應變化。
正文
歐洲能源轉型佈局,熱泵成為關鍵部分
歐洲是最早提出能源轉型的地區,1997年歐盟發佈《可再生能源計劃書》,2007年歐盟提出《歐盟2020戰略》,計劃到2020年温室氣體排放在1990年基礎上降低20%、可再生能源份額提高到20%、能源效率提高20%。並且在後續的氣候規劃和計劃中不斷提高減排和能效目標。2011年通過的《歐盟2050低碳經濟路線圖》中提到2050年温室氣體排放降低80%-90%,為了實現這一目標,2014年歐盟通過《2030年氣候與能源政策框架》,計劃中提到温室氣體排放將在1990年基礎上降低40%,可再生能源份額不低於27%,能效提高30%。此外,歐盟層面,REPower在2021年發佈的一攬子計劃基礎上,提出要從節約能源、能源供應多樣化、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三個方面推動能源轉型,將屋頂光伏、生物甲烷、綠氫和熱泵的發展目標大幅提前。
熱泵是歐洲能源轉型中的關鍵部分,在減少對天然氣的依賴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據Wood Mackenzie的預測,在2030年之前歐洲有望安裝4500萬台住宅熱泵,2050年熱泵加熱電氣化將佔歐洲家庭的60%,這些新的熱泵裝置可以取代4300萬噸的供暖需求,到2050年能取代1.63億噸的供暖需求,大大減少對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依賴。
歐洲各國陸續推出熱泵補貼政策。其中意大利在2020年推出Superbonus熱泵安裝計劃,提供110%的税收折扣,2021年意大利的熱泵銷售也獲得了顯著的增長。2022年荷蘭政府宣佈從2026年起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鍋爐,將混合熱泵作為家庭供暖的標準,荷蘭內閣承諾到2030年每年提供1.5億歐元用於補貼熱泵購買。國際能源機構在今年3月公佈了一項10點計劃,其中與熱泵有關的兩項:加快用熱泵取代鍋爐;加快提高建築和工業中的能效。今年5月,歐盟公佈的“RepowerEU”能源計劃則更清晰地提到“將熱泵的部署速度提高一倍,並採取措施在現代化的區域和公共供暖系統中整合地熱和太陽能熱能”。
圖表1:近年來歐洲各國出台鼓勵使用熱泵的政策
資料來源:IEA《2021年IEA熱泵技術委員會成員國報吿》,各國能源網站,中金公司研究部
俄烏衝突激化歐洲能源短缺
化石能源高度依賴俄羅斯。目前歐洲重點佈局可再生能源,傳統能源主要依賴進口,傳統能源對俄羅斯依賴度較高,2020年,歐洲自俄羅斯進口的油品(原油+成品油)、天然氣和煤炭分別佔其消費量的31%、34%、21%,2021年俄羅斯向歐洲總輸氣量達1550億立方米,管道輸送能力超2000億立方米/年。據歐盟統計局,來自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比重長期維持在38%以上。
天然氣供應存在風險,冬季用氣危機隱現。目前,歐洲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4條主要管道中:已建成的“北溪1號”、“北溪2號”運量均達550億立方米,但德國已無限期暫停“北溪2號”的天然氣輸入,同時2022年7月26日,俄羅斯宣佈“北溪1號”的流量將降至20%。“亞馬爾-歐洲”管道途經烏克蘭,年運量達330億立方米,直接經過烏克蘭的管道合計年運量達520億立方米。在俄歐天然氣管線運力中,有50%直接或間接面臨運力風險。在天然氣斷供的風險下,各國為冬季需求提前進行天然氣儲備,歐盟計劃在11月1日之前將天然氣庫存提升至儲氣能力的80%。但據Wood Mackenzie預測,若通往德國的北溪管道在8月前完全關閉,截至11月歐洲的天然氣儲量水平將僅實現70-75%,如果冬季異常寒冷,歐洲的天然氣庫存將在2023年2月底完全耗盡,歐洲或將面臨冬季用氣危機。
圖表2:歐洲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主要管線
資料來源:gazprom 2021年財報,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3:歐洲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單位:10億立方米)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中金公司研究部;數據截至2020年
極端天氣加劇歐洲能源價格高漲。由於歐洲極端天氣影響,歐洲內部電力消費需求快速上漲,而各國發電量卻有所下降。歐洲全球最大的核電運營商法國EDF公司在2022年8月2日宣佈未來核電站將進一步減少發電量,2022年8月1日法國的核反應發電量僅實現往年平均值的44%。高温也使得部分能源運輸面臨停運風險,2022年8月2日德國聯邦水路與航運管理局表示萊茵河可能面臨斷航的風險,這將導致大量煤炭、石油等能源運輸面臨停運風險。截至2022年7月29日,俄烏衝突以來,MCX天然氣指數、鹿特丹煤炭指數和布倫特原油指數均較俄烏衝突以來上漲90%、80%和10%。
歐洲加快能源轉型,熱泵需求高增。在目前傳統能源供給受限的背景下,向新能源轉型或成為歐洲能源自主目標的“最優解”。在“RepowerEU”能源計劃中,歐盟將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供應中的佔比目標從原來的40%提高到45%,這意味着歐盟可再生能源裝機有望從目前的511 GW增加到2030年的1236 GW。同時,計劃中提到歐盟正在未來5年內將安裝1000萬台熱泵,將熱泵的部署速度提高一倍,並採取措施在現代化的區域和公共供暖系統中整合地熱和太陽能熱能。
圖表4:歐洲能源價格在俄烏衝突後繼續走高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5:歐洲能源電力等價格對通脹貢獻顯著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歐洲目前採暖結構以鍋爐為主,熱泵滲透空間廣闊
歐洲採暖結構以鍋爐為主,熱泵佔比較低。根據HARP的統計,2017年歐盟的鍋爐(包括燃氣鍋爐、燃油鍋爐和燃煤鍋爐)在供暖結構中佔比為76%,其中傳統鍋爐、冷凝鍋爐分別佔比40%和29%,熱泵供暖、生物質鍋爐、太陽能供暖分別佔比5%、3%、1%。
圖表6:歐洲主要採暖產品
資料來源:HARP,中金公司研究部
法國、德國、意大利鍋爐供暖比例超50%,熱泵供暖比例低於10%。歐洲熱泵市場中,法國、德國、意大利的熱泵需求在歐盟領先,但熱泵採暖比例依舊較低。2020年法國、德國供暖結構中,鍋爐佔比分別為57%和75%,熱泵供暖比例近7%和3%。2017年意大利的鍋爐佔比最高,達到84%,熱泵供暖僅佔全部供暖結構的3%。
圖表7:2017年歐盟熱泵供暖佔比僅5%
資料來源:HARP,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8:2017年意大利熱泵供暖佔比僅3%
資料來源:HARP,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9:2020年法國熱泵供暖佔比僅7%
資料來源:ADEME RTE 2020,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0:2020年德國熱泵供暖佔比僅3%
資料來源:BDEW,中金公司研究部
歐洲各國陸續出台熱泵使用的鼓勵政策,疊加能源危機影響,有助於推動熱泵在供暖結構佔比提升。以德國市場為例,隨着德國熱泵補貼政策的推出,使用熱泵供暖的新建築佔比不斷提升,燃氣燃油佔比持續下降,2022年1-4月累計有49%的新建築申請熱泵供暖許可,2021年實現熱泵供暖的新建築佔實際建成的34%。從目前來看,歐洲的熱泵市場仍有較大的滲透空間。
圖表11:德國完成的新建築供暖結構
資料來源:BDEW,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2:德國新建築申請供暖許可結構
資料來源:BDEW,中金公司研究部
熱泵在歐洲市場滲透空間大,但橫向比較歐洲各國,目前熱泵規模情況略有不同。根據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統計的數據,2018年熱泵產品銷售量前三的國家分別是法國(27.5萬台)、意大利(20萬台)、西班牙(12萬台);從保有量的角度看,2018年挪威、愛沙尼亞、芬蘭熱泵產品達到了每千户46台、29台、25台。
圖表13:2018年歐洲各國熱泵產品銷售量(千台)
資料來源: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4:2018年歐洲各國熱泵產品保有量(台/千户)
資料來源: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熱泵的市場規模與當地氣候、能源成本、房屋情況以及推廣政策等因素相關。例如氣候相對温暖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市場熱泵需求相對較少;而電加熱佔比高、氣候相對寒冷且房屋保温性能較好的挪威則熱泵需求較多,同時挪威禁止在新建築中使用燃油鍋爐,這些因素都帶來了挪威的熱泵銷售量自2000年-2015年翻了十倍。再比如主要採暖能源為天然氣的荷蘭、德國、英國等國家,在這次“氣荒”的影響下對於熱泵的需求也在快速提升。
圖表15:歐洲部分國家主要居民採暖的能源
資料來源: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中金公司研究部;數據截至2019年
歐洲供暖行業玩家多,需求爆發使得國內出口受益
目前歐洲熱泵市場的主要供應商按地區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日韓企業,包括大金、三菱、三星、松下等,一類是當地的企業,包括Nibe、威能等來自德國的大品牌以及歐洲各國的地區性小品牌。
以英國為例,根據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的數據,日韓品牌在空氣源熱泵產品中占主導地位,銷量份額70%左右(包括三菱、大金、三星、松下、日立、LG),其中三菱在2009年開始就在英國佈局工廠,大金也很早進入比利時市場,在海外供應鏈佈局上較為完善;歐洲品牌佔比較大的為Nibe和Grant,合計佔比15%左右,剩下大部分為歐洲的區域性中小品牌玩家,目前幾乎看不到中國品牌。
空氣-水熱泵以及地源熱泵產品中,英國本土品牌Kensa遙遙領先,來自德國的兩大品牌Nibe(16-20%)和威能(6-10%)份額較大。
圖表16:英國熱泵產品銷量的品牌格局(2019)
資料來源: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英國市場,同時生產鍋爐和熱泵的廠商中,鍋爐的市場份額集中度高於熱泵。根據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的數據,在同時生產鍋爐和熱泵的廠商中,目前英國鍋爐CR4廠家的市場份額較為集中,單個廠商的份額在15%-30%之間,伍斯特博世、威能、Ideal、八喜四家企業鍋爐份額較高,合計超50%;而同時生產熱泵的廠家格局相對分散,目前在英市場份額較大的廠商如威能佔比在6-10%,其他廠商份額較低。由此可以看出,英國有相對成熟的鍋爐行業,雖然鍋爐和熱泵原材料相似,但技術上有較大差異,在鍋爐產品和品牌上有優勢的企業,目前優勢較難往熱泵上轉移,反而國際上知名的暖通空調廠商更為領先。
圖表17:以英國為例,同時生產鍋爐、熱泵的公司當中鍋爐集中度較高
資料來源: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中金公司研究部;數據截至2019年
面臨近年熱泵快速增長的趨勢,相關企業也在加速佈局熱泵業務:1)博世為歐洲採暖市場的各個領域提供熱源,據公司2021年年報透露,博世的家用熱泵市場已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並且在2025年前,博世將額外投資3億歐元發展熱泵業務,希望實現兩倍於市場增速的發展。2)大金從2021年開始,歐洲地區熱泵採暖產品銷售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22Q2相關產品銷量同比+50%,公司在最新的路演材料中指出,計劃加大製造端的投入,擴大現有熱泵類產品的產能,公司將在波蘭新建一家工廠以應對歐洲地區激增的需求。
我們整理了目前提供供暖相關產品(包括鍋爐和熱泵等)的海外上市公司。
圖表18:提供供暖相關產品的海外上市公司
資料來源:公司公吿,公司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們整理了目前提供供暖相關產品(包括鍋爐和熱泵等)的海外非上市公司。
圖表19:部分提供供暖相關產品的海外非上市公司
資料來源:公司公吿,公司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歐洲需求爆發也使得國內熱泵出口受益。根據產業在線數據,1Q22/2Q22我國空氣源熱泵出口金額同比增長98%/38%,1Q22/2Q22我國空氣源熱泵出口量同比增長88%/46%。
圖表20:中國空氣源熱泵出口量及YoY
資料來源:產業在線,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1:中國空氣源熱泵出口金額及YoY
資料來源:產業在線,中金公司研究部
從內外銷佔比上看,國內空氣源熱泵出口佔比從2016年的11.4%增長至2021年的22.1%。目前在國內廠商中熱泵出口格局也較為分散,主要的出口供應商包括美的、芬尼、泰沃、華天成、四季沐歌。芬尼科技以27%的市佔率領先,其作為熱泵專業廠商,外銷業務主要採取ODM模式,通過公司與HAYWARD集團、FLUIDRA集團等海外泳池設備企業、RHEEM等熱水設備企業建立的良好合作關係,實現出口的快速增長,外銷額市佔率超過25%;白電龍頭企業在熱泵出口中也佔據一定份額,美的外銷額市佔率達8.5%,位列第二。
圖表22:中國空氣源熱泵出口金額內外銷結構
資料來源:產業在線,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3:空氣源熱泵外銷銷額格局(2020)
資料來源:產業在線,中金公司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