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企業才能真正稱得上優秀的企業?這是一個投資人時刻都會關注的問題。倘若站在長期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持續的進化能力一定是優秀公司的特徵之一。
在一眾上市公司中,美的集團的內驅力和進化能力頗受投資人關注,從當下來看,這家企業早已擺脱傳統家電製造廠商的標籤,成功轉型科技平台,不斷在硬科技和產業數字化、智慧生態領域加速馳騁,成為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路上的破題者與引領者。
那麼,美的做了哪些?其前景如何?當下又該如何看待公司的長期價值?
1· 商業模式重構,美的緣何能引領中國智造新圖景?
當前伴隨複雜多變的國際政經局勢和不確定性持續升温的大環境,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也正面臨着重重挑戰,不論是人口紅利的退潮、全球產業鏈競爭的加劇、逆全球化思潮的湧動、還是突如其來肆虐世界各地的疫情。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裏,中國製造向高端發展成為破題這一系列不確定性的重要方向。
製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而高端製造業更是強國之基,其標誌着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眼下,中國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視高端製造業的發展。此前"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獨立成章,並提出"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這也由此開啟了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新徵程,圍繞智能製造的新浪潮正勢不可擋。
而正在加速向科技平台進化的美的成為這股浪潮的重要推動者和引領者。
在6月9日舉辦的"數字美的2025"戰略發佈會上,美的勾勒出了一幅新的數字時代圖譜,提出將打造數字大腦,為億級家庭用户、百萬級企業用户提供實時高效的數字化體驗。這一表態背後實際上暗示着美的商業模式的升級與重構,在從傳統制造企業向物聯網時代領先科技集團全面轉型的過程中,美的正持續踏出堅實的腳步,為"中國智造"插上羽翼,打造標杆。
能夠勇扛大旗的背後,既離不開美的對中國製造行業長期的深耕和探索,更離不開其對行業趨勢的洞察和把握。
藉助既有能力,美的一方面積極佈局產業核心價值鏈,不斷強化對核心部件和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通過數字化升級賦能產業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收併購等方式進軍新興產業,積極向數字型企業轉型。
當下作為一家覆蓋智能家居、工業技術、樓宇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和數字化創新五大業務板塊的全球化科技集團,美的集團不僅擁有數字驅動的全價值鏈及柔性化智能製造能力,同時亦能夠圍繞生活、製造、物流、醫療等多個領域提供多元化的產品種類與服務,滿足B端和C端需求,公司積極向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等領域縱深發展,不斷打開想象空間。
2· 佈局前沿領域,技術溢出效應下加速科技平台生態進化
從此次"數字美的2025"的戰略謀劃來看,美的所佈局的數字化之路既包括家庭數字化同時也包括產業數字化,這表明,美的藉助在前沿領域的佈局,正加速技術溢出效應的釋放,助力其構建全新的數字生態。
就技術溢出效應而言,其反映的是某項技術或產品在其自身之外的關聯領域或非關聯領域產生價值,最典型的如二戰期間軍事領域的一系列新興技術的出現推動了電信、材料等產業的發展。
當下美的深厚的技術積累也不斷嫁接、遷移賦能到更多的領域,如,美的工業技術聚焦智能交通、工業自動化、能源解決方案和消費用品,來支持工業發展。美的樓宇科技提供健康的空氣、水、電梯一站式解決方案。美雲智數聚焦智能製造和工業軟件等等。
藉助實力雄厚的技術根基,美的打造人機交互的生態,延展到各個領域,勾勒出智慧家居和智慧產業的新藍圖。
不難看出,美的的佈局更像是美團王興口中的"無限戰爭",其不斷藉助自身的技術積累,擴張邊界,其成長的天花板亦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築高。
這背後的底氣更在於美的在數字時代掌握了核心密匙。
首先是核心技術的掣肘問題,最典型的如芯片。在數字時代,萬物互聯的背後其核心仍然是搭載智能模塊的芯片,沒有核心芯片技術,恰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眾所周知,近年來,在全球缺芯潮的大背景下,國內對芯片自主可控的呼聲高漲,如何實現芯片本土供應業已成為科技廠商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反觀美的,在國產芯片技術領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2018年其就開始宣佈進軍芯片製造,相繼成立了美仁半導體和美墾半導體,覆蓋MCU控制芯片、功率芯片等家電芯片產品系列,並踏足汽車芯片領域。2021年美的MCU芯片產量達到約1000萬顆,今年量產目標直指8000萬顆。憑藉在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的佈局,美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海外芯片的依賴,這也令其在數字時代的藍海里能夠更加遊刃有餘的馳騁,並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其次,則是美的的底層技術能力和用户生態根基天然匹配數字時代的內在發展要求。
一方面,公司在技術層面圍繞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有着深厚的佈局,其數字化進程從2012年起至今已有十年的積累,目前公司已經在智能家居、智慧樓宇、智慧物流等領域擁有了DTC數字化平台雛形、AIoT設備互聯、工業人機互聯等方向為基準的互聯生態。透過這一系列底層技術平台生態,美的在探索智慧家庭和智慧產業的道路上更加具有綜合性的基礎優勢。另一方面,美的積聚龐大的C端和B端用户生態,其積累的數據資源亦能夠有效的幫助美的推進開發和創新,令其更懂用户需求和市場需要,在兩者的交互中持續創新創造。
最後,美的本身在行業的領先地位、資本實力和資源稟賦,也都奠定了其在行業持續投入,加速人工智能創新並不斷向新領域拓展的底氣。可以説,美的在這種種優勢之下,更像是扮演了數字時代破題者這樣一個角色,這背後離不開其着眼於物聯網時代的根本需要所搭建的數字化底座和所構建的強大的數字化能力。
3· 搶奪產業制高點,"數字美的2025"戰略背後的邏輯與野望
隨着 "數字美的2025"戰略的發佈,美的在萬物互聯時代的頂層設計得以呈現,而這更可視作是其由製造企業轉型面向用户的科技型企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從"數字美的2025"的總體目標來看,其共有5個總體目標,涵蓋業務數字化;數據業務化;數字技術保持行業領先優勢;AIoT化,智能家居做到全球行業首選;發展數字創新業務,孵化1-2家上市公司。
不難看到,美的提出的目標並沒有停留在傳統硬件服務商的定位上,而是更專注於數字科技生態的打造,不論是賦能自身業務體系還是推動業務的轉型升級模式變革上,都有相當明確的指示。
而這也暗示了公司兩條潛在的發展邏輯線。
其一,從企業本身的數字化維度來看,在不斷推進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美的通過強化數字化建設能力,幫助各業務板塊進行數字化改造和升級,將更有助於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在整個產業鏈中實現優勢卡位,搶奪制高點,並以此全面激發企業的活力,構建既有業務生態的護城河優勢。
早在2018年,美的就將數字化2.0、SCADA系統和庫卡機器人等成果融合成M.IoT工業互聯網平台落地到美的家用空調廣州南沙智慧工廠,而在當年度,經過工業互聯網改造後,該工廠整體制造效率提高了44%,其中僅空調內銷交付週期就實現由過去20多天到最快3天交付。作為美的在數字化轉型中一個典型案例,這些數字化的成績也不斷在公司的各大業務板塊之中得到驗證。
再以其產業數字化板塊核心成員安得智聯為例,依託智慧物流的"安得模式",美的搭建了高效的供應鏈鏈路,直接推動了整個家電行業的重構。而一系列數據的大幅優化,也充分展現了數字化應用下對美的經營效率的提升。
其二,從公司自身作為數字企業層面來看,隨着美的向科技型企業的成功轉型,透過業務創新和整個商業模式的變革,公司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的輸出能力,並打造了多個核心產業生態佈局。
如智慧樓宇方面,公司打造iBUILDING美的樓宇數字化平台,其既是一系列的行業解決方案,同樣也是智慧建築領域的開放生態平台。
再如美的工業技術方面,其以國內泛工業領域最全的產品線,向工業領域客户提供"工業智能化解決方案、能源解決方案、新能源車解決方案",為各細分行業客户轉型升級注入創新動力。
美雲智數方面,其基於先進企業的業務實踐,提供全價值鏈雲服務,為大中型企業提供IT戰略諮詢、智能製造、共享雲平台等領域的雲產品與解決方案,賦予企業數字化、互聯網化、移動化、智能化。
從公司的業務生態不難看到美的積極構建全新的數字生態,正掀起一場智能科技時代真正的產業數字化革命,而這其中機器人佈局更是連接着智慧家居和智慧產業兩大主軸為美的構建了一個富有前景的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發佈會上,美的正式推出家庭服務機器人品牌"WISHUG"以及首代家庭服務機器人產品。藉助這一身兼AI管家、家庭助理等多重身份的AI新物種,美的直擊用户需求,展現其強大的創新力。
很顯然美的並未止步於此,5月美的投資100億元在佛山建設的美的數字科技產業園簽約落地,將打造萬人機器人保有量超過1000台的標杆智能生產基地和一流科技創新平台。不久前美的與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合作共同組建的隱私計算聯合實驗室正式掛牌。聯合實驗室將圍繞隱私計算和人工智能相關的方向開展產學研合作,探索隱私計算在製造業應用的可能性。
從這一系列戰略佈局中不難看到,美的圍繞機器人方向的佈局就從智能家居延伸到智慧產業,並構成了有機的生態閉環,持續為用户、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賦能,形成了強大的數字生態。在這一路徑下,美的也有望不斷拓寬邊界,打開新增長曲線,在包括智慧家居、智慧樓宇、智慧醫療、智慧物流等眾多萬億級市場藍海中挖掘更多的增量機會和深度價值。
4· 寫在最後:美的迎來商業價值嬗變與估值體系重塑的新時刻
面對當前數字經濟時代日益複雜的市場需求,優秀的企業一定是能夠深刻感知變化、具備持續進化能力的企業。投資者眼中的一家公司的護城河,不但需要深入產業端帶來的掌控力,更需要對行業趨勢的洞悉和為此持續作出的準備。
站在當下,再來看美的,其脱胎換骨進化成為一家科技型企業,並不斷孕育出新的增長曲線,成長持續加速,其商業價值已迎來嬗變。很顯然,當前傳統制造業的估值無法與之匹配,而資本市場將給予重估的要件既在於業績端持續驗證的商業模式的潛力,更在於公司保持高度戰略定力下,所展現的前瞻性的佈局和清晰可見的未來圖景。此次 "數字美的2025"戰略發佈會上,美的站上更為亮眼的舞台,相信也正讓投資者深刻感知到公司價值屬性的變化。
僅從業務層面來看,美的五大業務板塊均具備重估的契機。
根據今年巴倫週刊對公司分部估值的研究來看,智能家居事業羣業務板塊,參考中國家電行業年均13%的增長率、美的該部分業務9%的利潤率,該板塊到2025年的估值將達5894.78億元。
樓宇科技業務板塊,假設2025年樓宇自動化部門實現了公司管理層100億元的年利潤預期,以江森自控29.71倍的市盈率為參考,該部門2025年的估值達2971億元。
工業技術事業羣,根據美的設定工業技術事業部2025年產值達1000億元的目標。假設美的的產值即銷售額,對標西門子17倍的市盈率,美的工業技術部2025年估值達1190億元。
在機器人和自動化板塊,結合該部門營收維持20%的增長,並實現ToC業務9%的淨利潤率。對標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的ABB 37倍的市盈率,保守計算,2025年,機器人和自動化部門的估值約為1864.37億元。
僅從這幾大業務板塊即可得出美的集團具備市值達萬億以上的潛力,當下的總市值顯然被低估。
倘若站在更長的週期視角來看,美的的投資機會不僅僅是市場對其舊有印象以及商業模式發生巨大轉變所帶來的預期差,更在於隨着持續深度探索,在向數字時代邁進過程中,不斷佔領市場、構建更為堅固的護城河,以及其在智慧家居、智慧產業佈局上不斷打開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