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賽道股集體上漲,像國防軍工、鋰電材料、汽車、風能、稀土永磁等板塊均漲幅居前。整體而言,機構資金的情緒並未受到昨日回調的影響,仍有大量資金選擇迴流賽道方向,整體震盪向上的結構也在延續。
其中跟隨汽車股走強的還有汽車零部件板塊,截至發稿,鈞達股份、萬安科技、廣東鴻圖、文燦股份、旭升股份、長春一東、繼峯股份、風神股份漲停,旭升股份、中鼎股份、湘油泵、欣鋭科技、常熟汽飾、保隆科技、泉峯汽車、上聲電子等漲超5%。
實際上,自4月底以來,汽車零部件板塊隨市場走出一輪超跌反彈行情,相較於四月份低點,板塊指數已累計最高上漲超29%。
二級市場上,汽車產業鏈的持續走強離不開汽車行業利好頻出,那麼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呢?這波行情還能走多久?
汽車配件加工(auto spare parts)是構成汽車配件加工整體的各單元及服務於汽車配件加工的產品。汽車零部件作為汽車工業的基礎,其中包括很多種類,如發動機,氣門,濾清器,其中包含了上百種,製作方法有難有易,是支撐汽車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
汽車零部件構成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11種,具體如圖所示:
隨着中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車零部件市場的擴大,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增長速度整體高於我國整車行業。
數據顯示,我國汽車零部件的銷售收入從2016年3.46萬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4.57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是7.2%,預計2021年我國汽車零部件銷售收入達4.9萬億元,2022年我國汽車零部件銷售收入達5.2萬億元。
弘毅遠方基金稱,中長期視角來看,國內汽車供應鏈企業崛起的趨勢已經逐步形成。汽車電動化已經在產品高速迭代和消費者認知驅動下完成了產業鏈變革的上半場。受益於電動化的產業鏈環節包括在電動車領域 " 彎道超車 " 的整車龍頭企業、動力電池中國產業鏈以及電動化相關的汽車零部件行業。
汽車的智能化發展趨勢將再次引發汽車零部件相關供應鏈的巨大變化,這得益於國內整車企業在智能化領域的先發佈局,國內相關產業鏈的公司在全球供應鏈中競爭地位顯著提升,行業有望出現類似於 2013 年、2014 年消費電子的高速發展期。
迴歸到汽車板塊來説,自五月以來,利好政策吹風不斷,先是有消息稱,“汽車下鄉”政策有望在6月初出台,鼓勵車型為15萬元以內的汽車,包含燃油車及新能源汽車,每輛車補貼範圍或在3000元-5000元。雖然隨後中汽協方面闢謠該消息是“假消息”,但仍不減投資者的熱情。
而且雖然受疫情影響,我國4月汽車產銷同比大幅下降,但國家一直在大力支持汽車消費,此前通過組織搭建“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台”,建立部省(市)協同聯動機制,工信部加快推動物流運輸和復工復產,目前累計推動解決相關問題4000多批次。
而當前又有最新消息稱,工信部近期正在密集展開調研部署,一方面抓緊研究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舉措,積極促進消費,另一方面持續完善“白名單”制度,推進汽車上下游協同復工復產。
此外,受4月下旬國務院在其發佈的《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中又再度提起關於“鞏固拓展重點領域消費,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家電下鄉,推動品牌消費、品質消費進農村”的相關意見和建議的消息影響,目前國內多個省市均紛紛響應政府號召,各種促進汽車消費的決策層出不窮。截止目前,已經有包括廣東省、廣州省、山東省、河南省以及四川省在內的多個省市均出台了相關的促進消費以及支持消費的政策,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還將有其他省市繼續加入該行列。
同時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5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35.4萬輛,同比下降16.9%,環比增長29.7%,5月零售環比增速處於近6年同期歷史最高值。乘聯會表示,目前國內疫情高點已過,復工復產循序漸進,6月預計產銷同比實現10%以上增長。 另外,湖南鼓勵汽車消費措施指出,黨政機關及其它公共機構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30%。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汽車行業正在經歷2015年至今的利好政策扶持力度最大且最為密集的階段,預計政策扶持及供需雙向優化或帶動全年產銷前低後高的趨勢更為明確。堅定看好自主零部件供應商向上崛起的機會,其中,供應鏈緊缺或進一步催化國產替代,看好核心自主零部件供應商的新定點逐步釋放、以及產品結構改善/市佔率抬升趨勢。
對於後市車市的發展情況,展望下半年,隨着國家推出穩增長、促消費的刺激政策和大批量新車型上市,以及汽車產業加快復工復產,預計車市供需兩端有望逐步全面回暖,彌補損失的產銷量,大部分車企對今年的目標還是保持樂觀。
附:汽車零部件細分方向龍頭股
1、三電+充電樁:
電池: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
電機:卧龍電驅、大洋電機、方正電機
電控:匯川技術、菱電電控
充電樁:山東威達、許繼電氣、香山股份(+智能座艙+空氣管理)
2、智能化—中控系統顯示屏:
深天馬A、長信科技、京東方A
觸控芯片:東軟載波、寶明科技、聯創電子、匯頂科技
智能座艙:華陽集團、德賽西威、均勝電子、常熟汽飾、香山股份
自動駕駛: 德賽西威、華陽集團、均勝電子、四維圖新、路暢科技、索菱股份
3、車輛感知系統:
攝像頭+激光雷達攝像頭:聯創電子
激光雷達:巨星科技、中海達、大族激光、新光圓成、雷科防務
4、內飾:華域汽車、拓普集團,鈞達股份
5、輕量化件::拓普集團、伯特利、旭升股份、敏實集團
中小件零部件:文燦股份、愛柯迪
底盤(輕量化):拓普集團、伯特利、富奧股份
6、汽車PCB板:超聲電子、滬電股份、世運電路、廣東駿亞
7、汽車電子:星宇股份、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天潤工業、科博達、寧波高發
8、熱管理:銀輪股份、拓普集團
9、車燈:星宇股份、華域汽車
10、車用玻璃:福耀玻璃
11、車載音響:上聲電子
12、汽車皮革:明新旭騰
13、高壓線束:滬光股份:、卡倍億、得潤電子
14、微電機:
微電機+清洗泵+清洗系統: 恆帥股份
EPS電機: 湘油泵EPS: 浙江世寶
15、空氣懸掛: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天潤工業
16、筏板+殼體:泉峯汽車
17、線控制動(自動駕駛產業鏈):伯特利
18、頭枕:繼峯股份
19、遮陽板:岱美股份
20、電吸門:東箭科技
21、鋁擠壓:亞太科技
22、汽車覆蓋件模具:天氣模、模塑科技
23、精密壓鑄件:嶸泰股份
24、連接器材料合金銅:博威合金
25、高速連接器:電連技術、瑞可達、意華股份、中航光電、徠木股份、合興股份、吳通控股、創益通
26、高壓連接器:中航光電、航天電器、得潤電子、瑞可達、永貴電器、吳通控股
27、電動機、發電機、新能源汽車電機定轉子衝片和鐵芯:通達股份
28、自動駕駛傳感器清洗:恆帥股份、日盈電子
29、温控設備:三花智控
30、輪胎:玲瓏輪胎、森麒麟、賽輪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