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早盤跳水,午間收盤時兩市4100股下跌。午後,股市拉昇,三大指數全線翻紅。滬指收漲0.68%報3263點,深成指漲0.82%報12033點,創業板指漲0.85%報2576點。兩市1680股上漲,2852股下跌,成交額連續三交易日在萬億上方,北上資金淨買入57.67億,為連續第8個交易日淨買入。
盤面上,煤炭板塊漲勢凌厲,兗礦能源漲停再創新高;鋰電池、汽車板塊午後明顯拉昇,江淮汽車等十餘股汽車相關個股漲停,盤中曾跌7%的寧德時代收漲0.2%;白酒股延續近期強勢,茅台、五糧液漲2%;鋰礦、無人駕駛、油氣、稀缺資源等概念大漲靠前,億緯鋰能漲近8%、北方稀土漲5%。
具體來看:
煤炭概念股持續活躍,上海能源、安源煤業、大有能源、蘭花科創漲停,中煤能源漲超8%,山西焦煤漲超7%,晉控煤業漲超6%。
超臨界發電板塊掀漲停潮,爭光股份、華西能源、長源電力、寶新能源等11只個股漲停,晉控電力漲超6%,皖能電力、中電環保、靖遠煤電等漲超5%。
消息面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6月6日提到,我國連續15年佈局研發了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高效發電技術,目前供電煤耗最低可達到264克每千瓦時,大大低於全國平均值,也處於全球先進水平。王志剛還表示要在超超臨界高效發電技術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超超臨界高效發電技術本質上是一種煤炭發電技術。資料顯示,超超臨界機組比超臨界機組的熱效率還要再提高1.2%-4%,一年可節約6000噸優質煤。
鹽湖提鋰概念股走高,億緯鋰能漲約8%,西藏珠峯漲超10%,鹽湖股份、天齊鋰業、西藏礦業等跟漲。
消息面上,億緯鋰能擬向控股股東和實控人定增募資不超90億元。盛新鋰能預計2022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6億元至29億元,同比增長793.9%至897.04%。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衞平在股東大會上表示,總體來説,未來幾年內下游電池廠商擴張速度預計還是遠高於上游鋰供應。但由於下游擴產週期較短,上游擴產週期較長,因此短期到中期內鋰供應依然將處於較為緊張的局面。
汽車股午後快速拉昇,海馬汽車、江淮汽車漲停,東風汽車漲超8%,長城汽車漲超6%,安凱客車、北汽藍谷漲超4%,比亞迪漲近4%。
燃氣股表現強勢,貴州燃氣漲停,水發燃氣漲超6%,重慶燃氣漲超5%,成都燃氣等跟漲。
近日,美國週一天然氣價格創下新高,NYMEX 7月天然氣期貨漲超9%至9.322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創2008年8月來最高,週二有所回落。但伴隨着產量下降、出口需求激增,美國天然氣期貨年初至今已上漲了約142%。市場分析稱,美國天然氣價格飆升的原因是有預測表明今年夏季的天氣將比以往更熱,並且温度將高於此前的預期,提振了天然氣用於發電的需求。
券商股衝高回落後又震盪走高,光大證券漲停,浙商證券、興業證券漲近4%,長城證券、招商證券漲超3%,海通證券等漲超2%,廣發證券等跟漲。
機構人士普遍認為,券商板塊目前正處於估值低位,看好當前的投資機會。中郵證券表示,券商板塊自年初以來呈現回調趨勢,目前PB約1.3倍,處於歷史低分位水平,安全邊際較高。雖然上市券商一季度業績受自營業績拖累較為嚴重,影響了券商板塊基本面,但股價及估值下行反而打開了配置時點,待未來業績上漲時在前期低基數下可望獲得更高業績增速。
地產股走弱,信達地產、中交地產、上海臨港跌超5%,中洲控股、渝開發、天保基建、中國武夷等跌超4%,中國國貿、南國置業等跌超3%。
芯片股繼續回調,揚傑科技漲超5%,概倫電子跌超4%,英集芯、協和電子、景旺電子等跌超3%。
軍工股走弱,中天火箭跌超6%,富吉瑞跌超4%,中航高科、上海瀚訊等跌超3%。
個股方面,寧德時代尾盤翻紅,全天收漲0.22%報460元,盤中一度跌7%;全天成交178.7億元,位居A股第一。
北上資金全天淨買入57.67億元A股,為連續第8日淨買入,創年內最長淨買入紀錄,累計淨買入509.54億元。
展望未來,中金公司認為,市場可能逐步進入基本面修復的驗證階段,並且需要更多考慮中期的主要矛盾,下半年的增長態勢高度取決於中國穩增長政策的效果及外需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當前,市場在政策、估值和資金情緒等方面都具備偏底部的一些特徵,市場已經具備中線價值;市場環境依然有一定挑戰,後續更多上升空間則需要更多積極的基本面催化劑。尤其是盈利預期的環比改善可能較為重要,在國內“穩增長”加碼和海外增長下行的背景下,未來重點關注國內基本面的疫後修復力度,重點包括房地產、消費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