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分析師徐彪,作者:劉晨明、李如娟、許向真、趙陽、吳黎豔
摘要
核心結論:
4月開始市場持續下跌,大家認為下跌更多是國內因素主導。
但是,指數主跌浪發生在4月19號開始,這個時間點還同時發生了幾件事,美聯儲6月加息75個BP概率從19號開始飆升(30% → 90%),納斯達克從20號開始一波快速下跌,人民幣匯率從19號開始快速貶值。
這些事情很難説僅僅是巧合,事實上,這些資產價格的變化,背後可能都反映了美元流動性快速收縮的預期。
4月A股市場下跌起於上海疫情,加速於人民幣匯率的快速貶值。
前者是國內的因素,也更多被市場認為是下跌的核心矛盾。
後者匯率貶值既有國內因素(出口訂單走弱),也有海外因素(美元流動性更快收縮預期)。
海外因素雖然在4月變化很大,但市場關注度較低。
一方面,4月初開始,美聯儲委員開始引導加快縮表的預期、同時4月7日發佈的議息會議紀要(3月)披露了美聯儲單月縮表上限為950億美金(2017年縮表單月上限是500億美金),於是市場開始交易縮表預期,納斯達克下跌、美債實際利率TIPS快速上行。
另一方面,從4月18號那一週開始,美聯儲多個官員出來講了關於加息的很多更加鷹派的言論,於是市場在篤定5月要加息50個BP的基礎上,開始預期6月要加息75個BP,而美國期貨市場交易出來的6月加息75個BP的概率,從4月中旬的30%左右,1-2周之內快速升至90%左右,也就是説美元流動性收縮的預期,在過去半個月大幅度提升,也是對應人民幣匯率從18號開始快速貶值的時間。
第一是國內疫情尤其是上海的情況進一步改善,以及伴隨而來的復工復產。
第二是4月政治局會議再次迴應了市場關切的問題,事實上,針對內外部壓力,近期中央會議、國務院、央行都在密集發聲。我們在假期的報吿《補全429政治局會議拼圖:近兩週高層會議全梳理》中,對近期會議進行了全面梳理,核心內容我們整理在了下面的表格中:
從抑制通脹的角度看,與歷史相比,美聯儲這一輪的操作顯得非常非常滯後。
過去的8輪加息週期覆盤來看:加息起點平均滯後於通脹拐點(低點)3個月左右;換言之,在通脹有底部抬頭跡象時,聯儲一般在一個季度內就開始試探性加息。另一層面,加息終點平均滯後通脹拐點(高點)的時間也是3個月左右;換言之,在通脹有頂部跡象時,聯儲一般在一個季度內就停止加息。
本輪加息起點滯後於通脹拐點22個月,突破了歷史規律。美國3月CPI錄得8.5%,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錄得6.5%,均創了82年以來的新高。當前,通脹水平已追上70年代和80年代的大通脹水平,但本輪加息起點(2022.03)顯著滯後於通脹拐點(CPI低點2020.05、食品CPI低點2021.07)。即便考慮到疫情因素,美聯儲也應該在去年Q2開始着力控制通脹。
同時,如果考慮到今年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屆時不管是就業、股市等不能出現太大的波動,因此,在應對通脹上,留給美聯儲的時間可能已經不多了。
未來兩次議息會議(5.5、6.16),美聯儲可能會引導最悲觀的預期,做最大力度的收縮。而Q3開始到中期選舉之前的議息會議(7.28、9.22、11.3),美聯儲可能難以再做出更鷹派的事情。
目前,5月議息會議加息50BP已經分歧不大,關鍵是縮表的細節,而縮表是實實在在的美元流動性收縮,從歷史上的縮表初期來看,美債實際利率上行階段可能還沒有結束,目前美債實際利率TIPS轉正到0.14%,預計可能還有最後一波快速上行。
(關於美債利率TIPS對A股市場的影響,可以參考我們前期的報吿《美債對大勢和風格的影響只體現在短期,但無法決定趨勢》)。
再進一步展望6月,市場交易出來的美聯儲6月加息75BP的概率達到90%以上,如果6月16號的議息會議,美聯儲果真加息75BP,那可能就是最鷹派的階段,歷史上,美聯儲以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主要工具以來,只有94年11月一次性加息75BP,實屬罕見。
但如果美聯儲不敢加息75BP,那麼悲觀預期可能就會預期回擺,市場可能會重新考量美聯儲的收縮力度。
總結而言,5-6月美元流動性仍然有很大收縮壓力(對應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但是6月中旬的議息會議之後,可能會出現靴子落地的情況。
覆盤來看,3月中旬之前市場的下跌,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地產預期恢復較慢;二是美聯儲加息行動大超預期、美元流動性收縮預期更快;三是俄烏戰爭的黑天鵝。
3月中旬之後,上海疫情的影響較大。
目前來看,主要邊際向好的是疫情本身和復工復產。那麼,一個合理預期是,這一邊際變化可能使得指數反彈到3月中旬的平台。
此後,市場能否進一步上攻,可能還要回到3月之前導致市場下跌的因素中,這些因素目前來看,暫時沒有出現顯著改善,市場可能繼續以磨底為主。
後續來看,6月中旬以後,我們判斷美元流動性壓力最大、匯率貶值最快的時候就過去了。
展望Q3,A股的環境可能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第一、盈利同比環比雙回升
第二、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速有望拐頭向上(隨着地產需求恢復一些、疫情緩解一些)
第三、股債收益差位於-2x附近且美元流動性壓力最大的時候過去。
這就可能類似12年末,19年初,20年4月這幾個階段的情況了。
從大類風格角度來説,當經濟預期明顯恢復之前,市場可能仍然聚焦穩增長,經濟穩住是其它一切的前提。
後續隨着經濟預期恢復,市場風險偏好也逐步回升,市場可能會開始尋找在經濟企穩中真正能夠兑現基本面的方向,這些主要還是集中在製造業(成長、科創)和消費。
另外,從剛剛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報來看,也有一些細分方向值得關注:比如化粧品、紡服、醫療服務、速凍食品、半導體材料、CXO、軍工等。
最後,關於市場風格的輪動,我們從【信用-盈利】框架出發,在大方向上也可做一些預判。
相比【利率】而言,【信用】作為判斷維度有較好的實操價值,核心在於利率是基本面的結果,非自變量因素;而【信用】、【盈利】兩者均有可預測性,信用取決於政策的變化,盈利則跟隨信用且可自上而下進行預測,這就能較好的給予市場和風格前瞻性判斷。
我們通過【信用週期】與【盈利週期】的變化,劃分四個階段——擴張前期、擴張後期、收縮前期、收縮後期。
板塊與風格的輪動規律如下:
① 【信用擴張前期:信用擴張+盈利下行】(當前所處階段)——避險情緒主導階段(政策開始刺激,但盈利仍在下行,市場信心不足)。風格特徵:小幅下跌+小幅殺估值;上證50佔優;低估值價值佔優;地產、金融、醫療佔優。
② 【信用擴張後期:信用擴張+盈利上行】(逐步過渡到這個階段)——盈利主導階段(市場風險偏好和盈利預期隨着盈利上行而上修)。風格特徵:大幅上漲+大幅抬估值,中證1000佔優;高估值成長佔優;日常消費、醫療、信息技術佔優。
③ 【信用收縮前期:信用收縮+盈利上行】——通脹主導階段(通脹隨經濟過熱而走高,利潤向上遊週期品集中)。風格特徵:漲跌互現+小幅殺估值,中證500佔優;風格表現均衡;能源、日常消費、醫療佔優。
④【信用收縮後期:信用收縮+盈利下行】——流動性主導階段(經濟回落使得剩餘流動性過剩,市場開始炒短炒小炒主題)。風格特徵:大幅下跌+大幅殺估值,國證2000佔優;高估值價值佔優;醫療、工業、日常消費佔優。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業績不及預期風險,國內外疫情風險
報吿來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報吿發布時間:2022年5月4日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佈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吿的發佈平台,所發佈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的報吿為準。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吿當日或發佈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