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上添花的數不勝數,雪中送炭的少之又少。
用這句話形容以嶺藥業的表現再適合不過了。前幾天還被冠上世衞組織推薦的防疫藥物,這幾天卻被一眾謾罵,股價表現更是大起大落。
面對市場上各種聲音,投資者直接用腳投票。以嶺藥業開盤再次跌停,雖然早盤一度有資金翹板,但依舊難以阻擋空頭力量。截至發稿,公司股價收32.39元,市值541億元,跌停成交將近4個億,而跌停封單量超40萬手,封單額仍然有13億元。
以嶺藥業,前幾天還是遊資的“小甜甜”,而今怎麼就成了遭人唾棄的“牛夫人”了?
消息面上,還是得從娛樂“紀委”王思聰開撕説起。
4月14日午後,王思聰在微博轉發了一則有關連花清瘟膠囊的消息,並配以“證監會應嚴查以嶺藥業”等醒目字眼。
王思聰轉發的則是一條微博名“睡前編輯部”的視頻,題為“世衞組織“推薦”連花清瘟,誰吿訴你的?”,該號主稱自己“多次質疑連花清瘟的藥效和營銷模式”。王思聰的轉發和評論引起廣泛關注,轉發約1小時後,王思聰又重新編輯了上述微博,刪除了“證監會應嚴查以嶺藥業”等內容,但仍保留上述轉發的內容。
隨後這一消息迅速在網絡發酵。受此影響,以嶺藥業第二天開盤大幅低開下殺後,閃崩跌停。
王思聰剛錘完,互聯網醫療大V丁香醫生再出手。17日凌晨,丁香醫生髮文,標題便旗幟鮮明的指出:不要吃連花清瘟預防新冠!隨後,該文便迅速刷屏全網。
丁香醫生認為,給健康市民發放連花清瘟,真的沒有必要。丁香醫生並從多方面進行分析,並直言:沒病不要亂吃藥,連花清瘟也一樣。因為吃了不僅對防新冠沒用,還存在風險。
且不管連花清瘟是否對預防新冠有效,那世衞組織有沒有推薦連花清瘟呢?還真沒有。
前幾日有多家網站以“世衞組織認可中醫藥治療新冠療效,連花清瘟防治獲得可靠依據”“世衞組織認可!連花清瘟為全球戰疫貢獻‘中國智慧’” “中醫藥抗疫大顯神威,世衞組織證明安全有效,並向會員國推介” 等為標題發佈文章。
正是這樣,“有心者”把以嶺藥業和世衞組織的會議聯繫起來,推動以嶺藥業股價飆升。
實際上,該報吿中只説鼓勵各國考慮中國摸索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模式,同時,這只是一條建議,更沒有提到連花清瘟膠囊。
近兩年,以嶺藥業經營業績爆發式增長,與爆款藥品連花清瘟膠囊不無關係。但這一頗富爭議的藥物,能否支撐公司高速增長,是個未知數。
以嶺藥業的研發管線已囊括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呼吸、腫瘤、神經、泌尿等六大發病率高、市場用藥量大的疾病。
新冠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以嶺藥業的心腦血管類產品是公司的第一大營收來源,佔總營收比重為53.15%。據悉,心腦血管類產品方面,通心絡膠囊、參松養心膠囊、芪藶強心膠囊均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醫保甲類品種、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被廣泛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疾病。
疫情暴發後,呼吸系統類更是成為第一大營收來源,佔總營收比重達到48.46%。正是靠這一“神藥”助力,以嶺藥業的經營業績出現了驚人增長。年報顯示,2020年,以嶺藥業實現營業收入87.82億元,同比增長近3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19億元,較上年增加6.12億元,翻了一倍多。這樣的業績及增速,此前從未有過。
儘管以嶺藥業後面還可能陸陸續續業績還會有所表現,但經過質疑風波,主打藥是否會受到影響還是個未知數。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對該“神藥”趨於理性是必然的了。
何況隨着全球疫情得到控制,連花清瘟的疫情紅利是否能延續都是個問題。這其實也是市場所能預期到的結局。類似依靠疫情或突發情況,賺一筆橫財,再回歸平庸的上市公司並不在少數。
沉寂多年,一朝爆發,又是吃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紅利的經典案例。但短期的業績爆發,或者説產品的歷史業績都不能代表未來業績,何況公司股價目前處於歷史高位,搖搖欲墜。雖然公司股價仍可能在交易情緒驅動下,還能再往上走一會,但在歷史高位之前,誰會站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