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史上從不缺牛股,每年都會從中誕生一個“大妖”。
2019年趁着5G概念飛起的東方通信,2020年從宅經濟蹦出來的星期六,橫跨2021到2022年,藉着新冠檢測的風,吹出來的“妖中之王”九安醫療,哪個拎出來都是幾倍,十倍漲幅,資金爆炒的情緒化產物。
無持續業績支撐,憑藉一時風,炒起來的妖股,怎麼漲上去就怎麼跌下來。
今天,九安醫療高開低走,尾盤拋壓劇增,被強行按在跌停板上摩擦,成交額達到45.7億,跌停成交達10億,換手率超過14%,就算跌停,公司市值仍超300億。
(數據來源:同花順,九安醫療股價走勢圖)
每逢週五都是資金豪賭週末疫情發酵,爆炒防疫概念的窗口,而這次九安醫療不但止步於新高前,還被資金堅決砸跌停,恐怕妖王也就此隕落。
在A股裏,真不缺絞盡腦汁蹭熱點地上市公司,但能否蹭上,能否得到市場認可,完全就靠命。往往蹭上了,再配合着一些宏大的故事,還真有可能逆天改命。
作為當年還得靠變賣家產勉強支撐、徘徊於退市邊緣的九安醫療,這把炒起來還真是靠命。2014年,九安醫療賣掉iSmartalarm公司60%的股權,獲得1200萬美元;2016年,九安賣掉BloomSky公司44.36%的股權,獲2218萬美元;2018年,九安讓出華米科技17%的股權,獲得1.07億人民幣。
直到2021年前三季度,九安醫療扣非淨利潤也仍是負值,你説他基本面有多紮實,老韭可能都不信...
九安醫療主要從事家用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這一波主要還是下屬子公司的ihearth的抗原試劑盒產品,通過FDA認證,在美國“大賣”。九安醫療股價也因此一度暴漲,50個交易日累計漲超1280%。
看回啟動爆發點,可以發現,當初九安醫療第一個漲停的時候,其實市場還沒有想到它能夠漲停的原因,然後九安醫療就不聲不吭地漲了五連板。然後更刺激的是,九安醫療大漲,又剛好在美國奧密克戎爆發階段,後面緊跟一波又一波。
美國的子公司iHealth成立於2010年11月9日,主要負責美國地區iHealth系列產品研發和銷售。九安醫療在互動平台上稱,該公司員工約有70人。
iHealth美國銷售的試劑盒主要用於體外快速、定性檢測人體前鼻拭子樣本中的病毒,可由個人自行採集操作,15分鐘出結果。獲得授權便意味着產品能在美國和認可美國應急使用授權的國家和地區銷售。
但是公司在互動平台上表示,該試劑盒在美國熱銷,而且產能可達1億人份,預計到2022年初能增至2億人份。70人的小公司,能整出1億人份的產能,更能拉出大單,放一般人眼裏都覺得不靠譜,就連深交所都下發了問詢函。
但就這樣,九安醫療股價一邊上漲,一邊利好消息湧出,連續披露子公司三筆合計超百億元的海外大單,更“凡爾賽”的是頻頻發佈大漲的風險提示。
在互動易平台上,一股東甚至喊話要捐款,希望公司拿這些錢獎勵員工,再接再勵。這無不表明,市場在九安的炒作情緒一度達到極度亢奮的狀態。
九安醫療股價大漲經歷過三波,幾乎每一波拉昇之前,公司都會持續披露利好消息,而且放的時間節點耐人尋味。
頻繁通過互動易平台,公吿披露以及媒體採訪等多種方式釋放公司試劑盒產銷情況等消息,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這招實在高。
最奇葩的還是董祕“辛勤的勞作”。據統計,今年有超6個交易日,九安醫療的董祕回覆消息高達145條,平均每個交易日達到了24條,甚至超過了部分公司董祕一年的回覆量。
從內容上看,也屬實是“包羅萬象”。除了有公司產品、訂單、倉儲、疫情防控的相關消息外,對於元宇宙、氫能源、數字貨幣、投資養豬行業、國資入股等熱點話題,公司董祕也是來者不拒,紛紛做出了回覆。
股民神之問答,董祕辛勤回覆,屬實招惹不少吃瓜羣眾,並得到媒體的關注及相關曝光度。隨着股價大漲,股民甚至還創作出讚頌董祕的神段子....
不過,股價漲是如此,而一旦跌起來,可能又開始罵爹了吧。
但仔細撥開九安醫療近期在A股市場的光鮮外表,這依然是一家在疫情前主營業務多年虧損,經營現金流僅2012年、2020年為正,並曾多次通過出售資產等手段保殼,也曾通過蹭上移動互聯網熱點的公司。近期只是接着疫情反覆,接的訂單支撐。
但隨着越來越多競爭者入局搶食蛋糕,公司成長性仍存疑,尤其是國內新冠檢測產品競爭格局日漸激烈。不只是九安醫療,多個上市公司海外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相繼獲批獲批。這麼看,公司並不是唯一...
(數據來源:富途證券,上市公司海外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獲批情況)
沉寂多年,一朝爆發,九安醫療吃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紅利,這種行情,多年難遇。
但短期的業績爆發,或者説產品的歷史業績都不能代表未來業績,何況公司股價目前處於歷史高位,搖搖欲墜。不排除就此隕落,從哪裏來,回那裏去。
擊鼓傳花的遊戲誰都懂,但誰都不願意相信,自己是鼓聲停息接到花的最後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