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兩市主要指數漲跌不一,滬指在金融、地產股支撐下實現五連升,全天收漲0.19%報3259點,深成指、創業板指分別跌0.49%、1.39%。兩市1950股上漲,2560股下跌,成交額9600億元,北上資金淨賣出9.2億元。
行業板塊多數上漲,醫藥股領跌兩市,強勢題材新冠藥概念重挫,芯片、光伏等概念跌幅靠前。地產股大漲,陽光城等十餘股漲停,萬科漲逾4%;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股大漲,中國石油、中國神華漲約3%;保險、銀行股集體上漲,平安銀行漲逾4%;培育鑽石、黃金、豬肉、數字貨幣等概念活躍。
醫藥股全線回調,其中新冠治療板塊跌幅居前。海辰藥業跌逾15%,諾泰生物跌逾12%,雅本化學跌逾11%,塞倫生物跌逾10%,凱因科技跌逾9%,普洛藥業、華海藥業、科興製藥、賽升藥業跌逾8%。
新冠檢測板塊跟隨走弱。北化股份跌停,萬孚生物跌逾9%,賽升藥業、仟源醫藥、博拓生物跌逾8%。
消息面上,截至3月17日,已有14家款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獲批在國內上市。據瞭解,中國有超過400家的生產企業,有能力出口抗原檢測試劑產品。此外,多地已經開始集採,價格已被壓低,3月16日在山東省主導的魯晉兩省聯合採購中,抗原檢測最低價是每人份7.9元。
CRO概念股多數下挫。諾泰生物跌逾12%,誠達藥業、九州藥業跌逾7%,聖諾生物跌逾6%,藥石科技跌逾5%。
房地產板塊漲幅居前,多股漲停。光大嘉寶、中南建設、陽光城、萬通發展、嘉凱城、華夏幸福漲停,天保基建、信達地產逼近漲停。
消息面上,央行主管媒體《中國金融時報》刊文稱,近一段時間以來,政策暖風頻吹,“穩”的信號十分明顯。專家認為,隨着針對房地產信貸和需求端的支持政策進一步落地生效,房地產市場將加速回暖。
煤炭板塊表現強勢。昊華能源漲停,山西焦煤漲超7%,兗礦能源、中煤能源、晉控煤業、蘭花科創漲超4%。
海通證券指出,從1-2月數據看,煤炭產量增幅遠高於需求增速,但煤價依然穩中有升,反映供需整體仍偏緊。考慮到全球煤炭資源緊張、俄烏局勢等情況,能源安全必將得到進一步重視,因此增產保供基調或貫穿全年,預計全年煤炭產量增速在去年高基數情況下仍有望穩健增長。
油氣板塊表現活躍。淮油股份漲停,仁智股份逼近漲停,中曼石油漲超5%,廣匯能源漲超4%。
消息面上,歐盟各國政府將考慮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國際油價走高,WTI原油期貨報112.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報114.97美元/桶。
恆大概念股走強。廣田集團、友邦吊頂、國機汽車、皮阿諾、寶鷹股份漲停。
消息面上,中國恆大集團連同其財務顧問將在今晚的21時召開投資者電話會,參與會議的人員有中國恆大集團執行董事蕭紹恩、非執行董事梁森林以及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陳勇。
高鐵板塊集體上漲。通業科技、輝煌科技、威奧股份、祥和實業漲停,晉億實業、神州高鐵漲超9%。
大金融板塊一掃昨日頹勢,集體上揚。其中銀行板塊漲幅居前。南京銀行、平安銀行、成都銀行漲超4%,江蘇銀行漲超3%。
個股異動方面,中國東航跌逾6%,報5.34元。消息面上,東航一架波音737飛機21日在廣西梧州墜毀,機上人員共132人。現場發現了客機殘骸和碎片,但目前尚未發現機上失聯人員。
北向資金方面,北上資金淨流入27.2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12.63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4.59億元。
展望後市,東興證券建議抓緊反彈期主動佈局。行業配置看三條主線:一是“穩增長”政策方向不改,關注基建鏈和金融地產。基建是宏微觀數據一致指向復甦的方向,且3月16日各部委會議也在紛紛釋放“穩地產”政策信號。;二是俄烏衝突導致全球資源品價格上漲,部分資源品的國內外價差明顯。國內生產企業有望受益,包括鋁和煤炭;三是部分成長股跌出了價值。在情緒修復、流動性改善的環境下,部分高景氣的成長股已足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