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國金證券,作者:袁維、竇慧敏
行業觀點
檢測OTC常態化趨勢確定性高,面向消費者(to C)銷售體系或成核心競爭力。若未來抗原檢測通過OTC渠道銷售,對廠商to C終端銷售體系要求較高。目前多數抗原廠家渠道多數聚焦醫院端,C端經驗相對較少,因此同時具備獲證能力和渠道能力的企業或有較大潛力;家用醫療器械產品擁有消費屬性,未來板塊發展確定性高,局部疫情推動之下,家用醫療器械關注度同樣可能提升。
新冠抗原檢測國內落地,或聯動產業上下游景氣度提升。3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關於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的通知》,為進一步優化新冠病毒檢測策略,服務疫情防控需要,經研究,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決定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我們認為,《方案》刺激新冠抗原檢測行業需求走強,該行業的生產廠家較多,但截至3月13日,獲得新冠抗原檢測NMPA註冊證的產品為五家,優先獲證企業將率先受益;此外,上游或因需求提升,而出現景氣度提升。
我國為全球新冠抗原檢測產品重要出口國家。中國是新冠抗原檢測的重要生產國家,已有多家企業獲得了CE、FDA、TGA等相關認證。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統計,我國2021年全年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的出口量累計714億人民幣。
藥店作為重要的終端渠道,或迎來較廣增量機會。根據衞健委《通知》,社區居民有自我檢測需求的,可通過零售藥店、網絡銷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購買抗原檢測試劑進行自測。隨着把新冠抗原檢測明確作為補充檢測手段,連鎖藥房的抗疫終端價值有望逐步體現,門店或將迎來營收新增量。抗原檢測便捷且成本低,有望成為日常需求產品;另一方面,抗原檢測產品銷售有望助力客流提升,將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隨着疫情防控形勢趨於穩定,藥店呼吸系統藥品和抗感染藥或將逐步恢復銷售。此外,如未來國內新冠治療藥物獲批數量增多,藥店抗疫相關銷售有望逐步增加。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新冠抗原檢測國內應用的快速推進有望帶來產業鏈的整體景氣度提升,建議關注抗原檢測頭部企業和率先獲證企業的投資機會;同時上游供應鏈和下游銷售渠道(如藥房)的需求彈性同樣值得把握。
重點公司:萬孚生物,熱景生物,諾唯贊,東方生物,益豐藥房等。
正文
3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關於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的通知》,指出為進一步優化新冠病毒檢測策略,服務疫情防控需要,經研究,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決定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
醫療機構:首選核酸檢測,抗原作為補充。根據有關政策內容,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在接診有呼吸道、發熱等症狀且出現症狀5天以內的人員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應當首選進行核酸檢測;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進行抗原檢測。對於抗原陽性人員,後續還需轉運至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
隔離觀察:前5天抗原自測,核酸檢測確認陽性結果。居家隔離觀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離觀察、封控區和管控區內的人員,在隔離觀察期按照現行的有關防控方案要求開展核酸檢測,並在前5天每天進行一次抗原自測。抗原檢測陽性的,須立即進行核酸檢測予以確認。
居民自測:允許購買自測,結果及時上報。社區居民有自我檢測需求的,可通過零售藥店、網絡銷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購買抗原檢測試劑進行自測。
核酸檢測仍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在進行核酸檢測確認的過程中,如核酸檢測陽性,不論抗原檢測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均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採取相應措施;如核酸檢測陰性但抗原檢測陽性,則視同新冠病毒感染者採取集中隔離等措施,密切觀察,連續進行核酸檢測。
抗原將提升國內人羣篩查的檢測效率。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手段可以用於特定人羣的篩查,產品操作方便且效率較高,有利於提高疫情早發現的能力。
抗原適用於感染早期,核酸覆蓋時間更長。抗原用於檢測病毒蛋白的存在,患者在出現症狀前後一週及時採用抗原檢測能有效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能檢測到少量的病毒遺傳物質,在感染停止後很長時間內,患者檢測結果都會呈陽性;抗體檢測主要是檢測身體對病毒的免疫反應,在感染早期無法檢測出新冠病毒。
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採用“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監測模式。3月12日,全國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近期國內疫情多地散發,我國應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動態清零”的總方針。加強疫情較重地區的疫情防控和核酸篩查工作,嚴防境外輸入,對於學校等人員聚集場所,要通過加強健康監測及提高核酸抽檢比例防止聚集性疫情出現。此外,為應對奧密克戎傳播特點,將採用“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監測模式,羣眾可自行購買檢測,有利於做到早發現,提高監測預警靈敏度。
國內5款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獲得NMPA註冊證。截至2022年3月13日,國內新冠抗原檢測產品共獲批5款,其中膠體金及乳膠法的產品獲批3款,熒光免疫層析的方法獲批2款。
2021年中國新冠抗原檢測產品出口體量突出。中國是新冠抗原檢測的重要生產國家,已有多家企業獲得了CE、FDA、TGA等相關認證。行業內多家企業2021年實現業績放量,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統計,我國2021年全年免疫製品出口量累計714億人民幣,單月峯值為134億人民幣。
明確將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手段,終端藥店的渠道價值逐步凸顯。新冠抗原檢測在國內逐步落地,根據衞健委《通知》,社區居民有自我檢測需求的,可通過零售藥店、網絡銷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購買抗原檢測試劑進行自測。連鎖藥房的抗疫終端價值有望逐步體現,門店獲將迎來營收新增量。
多家新冠抗原檢測產品上市,進入藥店銷售確定性提高。五款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正式上市,零售藥店作為重要的終端承銷方,營收或將迎來新增量。
抗原檢測為藥店帶來營收新增量:一方面,抗原檢測便捷且成本低,有望成為日常需求產品。抗原檢測便捷且成本低,且可居家自行採樣,15-20分鐘即可出結果。此外,奧密克戎毒株傳播力較前期毒株有所提升,多地區出現點狀疫情散發,短時間大規模核酸檢測給基層和醫院帶來較大壓力,增加抗原自測將提高篩查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抗原檢測產品銷售有望助力藥房客流提升,將帶動相關產品銷售。藥店在銷售抗原檢測產品的同時也將吸引客流並增加消費頻次,從而產生的連鎖效應,帶動相關高毛利產品銷售,並逐步擴大品牌影響力,為企業貢獻營收。
覆盤海外情況,藥店在抗原檢測產品銷量中擔當重要角色。韓國:抗原檢測產品目前處於被搶購狀態,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被迫頒佈禁令,禁止產品的網上銷售,並對藥店購買數量進行限制。日本:自2021年9月解除了藥店抗原檢測試劑盒銷售禁令後,藥店相關產品銷售數量提升速度較快。借鑑海外情況,國內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如能順利進入藥店銷售,其銷量及放量速度值得期待。
除抗原檢測產品外,未來如疫情防治相關藥品上市,也將利好藥店發展。隨着疫情常態化防控逐步成熟,藥店呼吸系統和抗感染藥未來可能逐步恢復銷售。另一方面,我們預計,未來隨着各類新冠防治藥物獲批數量增多,藥店作為重要流通渠道承接相關產品的銷售,有望獲得業績增量。此外,防治相關中藥銷售也將持續貢獻業績。
檢測OTC常態化趨勢確定性高,to C銷售體系或成核心競爭力。若未來抗原檢測通過OTC渠道銷售,對廠商to C終端銷售體系要求較高。目前多數抗原廠家渠道多數聚焦醫院端,C端經驗相對較少,因此同時具備獲證能力和渠道能力的企業或有較大潛力,如魚躍醫療、可孚醫療等。
家用醫療器械產品擁有消費屬性,未來板塊發展確定性高。疫情推動之下,家用醫療器械關注度提升。隨着國內抗原檢測試劑的獲批,家用器械公司的渠道能力和品牌力將進一步強化,疊加其他各類產品的消費屬性,未來板塊發展確定性高。
我們認為,新冠抗原檢測國內應用的快速推進有望帶來產業鏈的整體景氣度提升,建議關注抗原檢測頭部企業和率先獲證企業的投資機會;同時上游供應鏈和下游銷售渠道(如藥房)的需求彈性同樣值得把握。
重點公司
新冠檢測:
華東地區:東方生物,安旭生物,奧泰生物,博拓生物
華南地區:萬孚生物,亞輝龍
西南地區:邁克生物,明德生物
華中地區:諾唯贊,基蛋生物
華北地區:熱景生物,九強生物,九安醫療,萬泰生物
上游製造:諾唯贊,百普塞斯,義翹神州等原料,包裝海順新材等
藥店:益豐藥房 老百姓 大參林 一心堂等
C端渠道及產品:魚躍醫療,可孚醫療等
風險提示
診療需求恢復不及預期:若國內未來診療量恢復緩慢,將可能對醫療板塊需求產生較大影響;
藥品器械帶量集採和談判議價力度超出預期:可能導致市場擔憂情緒發酵,影響醫療板塊企業估值水平;
抗疫物資供應增多,量價格局惡化:儘管我們認為抗疫物資需求在相當時間內仍將保持高位水平,但隨着供應企業增加,價格可能下行;
研發和新產品上市不及預期:創新藥品和器械研發和上市放量存在不確定性;如果有關企業新品上市和放量不及預期,可能導致企業估值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