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估值1400億,曾遭散户炮轟,今年第一個超級獨角獸誕生!
格隆匯 01-20 19:01

2022年,全球第一隻超級獨角獸——Citadel Securities(即“Citadel證券”)誕生!

1月11日,知名做市商Citadel證券宣佈以220億美元估值(約合人民幣1400億元)完成11.5億美元融資,由紅杉資本和加密貨幣投資公司Paradigm領投。

這是Citadel證券接受的第一筆外部投資,將用於進一步全球擴張,紅杉資本合夥人林君叡Alfred Lin也將加入其董事會。

一舉拿下千億估值,Citadel證券的成長之路可以説是頗具傳奇色彩。

1

堅定看好中國

相信關注美股的朋友,對Citadel這個對沖基金巨頭一定不陌生,其發家故事還是值得嘮一嘮。

Citadel由低調神祕的華爾街大佬Ken Griffin(肯·格里芬)創立於1990年,經過在變幻莫測的投資市場屹立30年之久,已然成長為全球最大且最成功的對沖基金之一。

Ken Griffin,圖源:網絡

創始人格里芬1968年生人,自幼聰穎,憑藉吊打同齡人的經歷被哈佛錄取,1987年,還在唸大二的時候,偶然間通過《福布斯》的一篇文章對投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親戚那兒借來26萬美元,並靠着一台電腦、一台傳真機、一台電話在宿舍創建了自己的可轉換債套利組合,不久後,格里芬便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後來,格里芬加入芝加哥Glenwood資本投資公司,以優秀的業績和過人的才華成功地吸引了對沖基金先驅Frank Meyer的注意,後者更是破格地讓其管理100萬美元資產,格里芬也不負期望,短短一年內,就獲得了70%的收益。

1990年,22歲的格里芬用賺到的400多萬美元創辦了自己的基金公司——Citadel,citadel有城堡的意思,寓意着在雲譎波詭的投資江湖給資金提供一個避風港。

與巴菲特、索羅斯這些投資大佬不同,格里芬極少公眾露面,也不愛接受採訪,對自己的投資策略更是守口如瓶,不過據悉比起關心基本面,他更在意價格波動,通過用大量信息和數學模型作分析,並從中尋找機會,在其帶領下,Citadel截至2022年1月1日,資產規模已達43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格里芬堅定看好中國的發展,認為中國的經濟神話堪稱奇跡,因此Citadel一直在中國市場積極尋找投資機會,也於去年11月,在中國註冊了信拓城信塔(上海)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由Citadel旗下的Citadel Asia Limited 100%控股。

Citadel官網封面

此外,格里芬還很會花錢,1999年花6000萬美元買下保羅·塞尚的《窗簾、水瓶和水果籃》,創下法國印象派作品的拍賣紀錄;2019年花2.38億美元買下一個可以俯瞰紐約中央公園的2200平方米公寓,創下美國有史以來最貴住宅的紀錄;同時他也十分熱衷慈善,為母校哈佛捐贈1.5億美元,成為哈佛史上數額最大的一筆捐款;疫情期間,慷慨解囊向中國提供5200萬元的援助Citadel成為抗擊疫情對中國捐贈最多的美國企業之一。

《窗簾、水瓶和水果籃》,圖源:網絡

格里芬紐約住宅,圖源:網絡

2

捲入散户大戰

Citadel的業務分為兩塊,一是老本行對沖基金業務,另一塊是Citadel證券,也就是做市商業務。

大A的投資朋友對做市商的角色可能不太瞭解,因為我們的股票交易通常是報價到交易所通過交易所撮合。而美股不同,一般是做市商不斷向投資者提供買賣價格,只要符合投資者的報價,就能進行買賣,從而向市場保證流動性和交易量,説白了,就是資本市場的中間商,通過買賣價差賺取利潤。

做市商市場是個激烈的戰場,參與者除了Citadel證券外,還有G1X、GTS、Two Sigma、Virtu和UBS,紛紛為爭奪訂單流量展開廝殺。近年來,隨着做市商間的競爭加劇,價格改善(即“做市商擊敗交易所的最佳價格”)也急劇增多,為散户投資者省下一大筆錢。

從每筆訂單節省的金額來看,Citadel證券的優勢領先市場。Citadel證券成立於2002年,業務涵蓋一系列固定收益和股權產品,旨在降低交易成本,利用其過硬的技術背景,僅用時18個月就已經實現領先。

目前Citadel證券已是紐約證券交易所最大的指定做市商,擁有美國股票期權30%的市場份額,其自動股票交易平台交易8900多隻在美國上市的證券,約佔美國股票交易量的26%,同時還交易超過 16000 只場外交易證券。在美國所掛的散户交易量中,由Citadel證券執行的指令大約為47%,也就是説美國近一半散户交易靠其撮合。

令人意外的是,現今執掌Citadel證券的是一位來自中國的80後——趙鵬。

趙鵬畢業於北京大學,取得應用數學學士學位,後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統計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便加入Citadel證券從量化研究員做起,是公司早期架構師之一。

2017年初,趙鵬正式擔任Citadel證券CEO,帶領公司一路擴張,伴隨近些年來散户對做市商越發依賴,Citadel證券的業績高歌猛進,基於交易的淨營收額由2016年12億美元飆升至2020年的67億美元,4年翻了5倍多。

有意思的是,這家原本低調做幕後的企業,因為2021年的散户大戰被推向風口浪尖。

當時美國散户在Reddit的熱門論壇Wall Street Bets中集結抱團,爆炒GME、AMC,與多家知名對沖基金展開激烈的多空較量,其中就包括Citadel,在散户們獲得短暫的勝利後,卻被通知限制這幾隻抱團股的交易,只准賣出不許買入,使得股價暴跌,最後散户還是以失敗吿終。

在這場世紀逼空大戰中,Melvin Capital(梅爾文資本)因做空失敗而損失慘重,直接被散户逼到爆倉,Citadel為幫其躲過破產一劫,和Point72資產管理公司一同向其注資27.5億美元,散户卻認為Citadel為了保護梅爾文資本遭受更多損失,而指使Robinhood(零佣金券商)對散户採取交易限制。

儘管格里芬在一場聽證會上極力表示不論是Citadel還是Citadel證券都均未對Robinhood施加影響,但散户們還是不買賬,紛紛將矛頭對準Citadel開啟羣嘲模式,一時之間Citadel淪為輿論中心。

雖然散户對Citadel的“公開處刑”讓其迎上槍口,但這波熱鬧的大戰中,散户們狂熱的買賣對Citadel證券來説簡直是躺賺。

作為全球最大的做市商之一,Citadel證券自然也將目光瞄向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去年12月,上海黃金交易所公吿宣佈吸收三家機構為國際會員,其中Citadel Securities China Limited正是Citade證券的旗下機構。

3

結語

美股是全球第一大交易市場,交易量也最為活躍,近年來,散户比例越來越高,散户交易佔比美國市場交易量的20%,在需求如此旺盛的市場,Citadel證券將繼續保持一定的吸金能力。

不過,在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市場存在震盪調整的可能性,預計對美股盈利造成衝擊,或將對靠交易訂單流賺錢的做市商造成一定影響。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