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在B站投廣告,就像在銀行存錢?

2021年,互聯網廣告的日子不好過。三季報裏BAT的廣告增速已從兩位數降至個位數,搜狐、鬥魚等多家互聯網公司的廣告收入則陷入負增長。

一片哀嚎中,倒是拼多多、京東、小米、B站等公司的廣告板塊呈現出增長。尤其是B站,在主流互聯網公司中難得地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速。

而這並非偶然,據前日B站在AD TALK營銷大會上透露的數據,其已經連續6個季度廣告同比增長超過100%。更加值得期待的是,B站廣告板塊在2019年才全面開放商業化,商業價值尚在開發中,Q3 11.72億元的廣告收入對比其體量、聲量,算是起步階段。

作爲引爆注意力的高手,B站輻射了包括Z世代在內的全量人羣,在這個與其他平臺有着微妙不同的新價值窪地,廣告又能有哪些不一樣的新玩法?

01 規模化地生產品牌內容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試着給出了一個答案,她將B站的廣告價值濃縮爲一個公式:品牌資產=品牌內容+用戶關係。這可能廣告業務面世的五年來,B站第一次去總結自己的營銷特徵與價值。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

品牌資產的提法,誕生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美國,由加州伯克利大學哈斯商學院名譽教授大衛·艾克提出。

簡要來說,艾克發明了一個評估模型,去評估一個品牌所具有的價值,而這個模型中的評測標準,大多是以消費者爲中心的。故而經典品牌資產理論認爲,沒有消費者,就沒有品牌。

這和B站的思路異曲同:用戶優先,做用戶喜歡的內容,建立高粘性的用戶關係。

而這種思路落到“廣告營銷”的範疇,可以說是其他人很難具備的大殺器——流量可以買賣、ROI可以依靠Martech優化再優化,但最爲源頭的“創意內容”卻是越來越稀缺。

這正是B站UP主們所擅長的,用高品質內容與觀衆產生共鳴共情;站在營銷本位,其實就是幫助品牌更自然、更親切地走近消費者。

如UP 主“導演小策”,他把港式犯罪片、黑幫片與山東農村生活中的荒誕性雜糅到一起,以黑色幽默見長。

今年 8 月的一則視頻,《<婦仇者聯盟>:槍在手,跟鵝走!》,這是一個關於遊戲《穿越火線》的商單。從農村老人看孩子做作業的小角度切入,最後收穫了高達 1200 萬的播放量。

即使是一個直接種草的視頻,B站的視頻時長,也有空間讓它變得更像創意廣告。

歐萊雅商單《默契挑戰!!》

一個案例是歐萊雅與B站遊戲區頂流老番茄、中國BOY超級大猩猩的合作。視頻內容大概是兩個人用雙簧的表現形式,來做一期模仿美妝博主種草化妝品的視頻。強烈的反差、一個接一個的“包袱”、不經意間展示的產品,這期視頻最終收穫了1000多萬的播放量。

事實上,歐萊雅集團旗下的男士護膚品牌歐萊雅男士投放的UP主圈層更多,包括遊戲區、生活區、時尚區、動畫區等多個文化圈層;除了UP主內容之外,還與知名末日題材國創《靈籠》開展IP合作,邀請力元君、阿嗎糉進行直播活動;建立“歐氣大賞”話題詞,聚集討論度和站內內容。

最終,歐萊雅男士企業號粉絲數量增長了3.95倍,流量回報6.4億。在B站之外,也帶動樂其天貓站內搜索漲幅 293%。更重要的是,歐萊雅男士電商旗艦店的平均消費者年齡降低了 3 歲。

不難發現,歐萊雅與B站的合作是一個完整的整合營銷方案,對公域私域流量進行了整合,既包含了圈層文化內容和種草內容、集合了多種內容場景,又有着較高的轉化率。

就像是在銀行裏存錢,富有張力的創意內容在B站的“銀行”裏利滾利,帶來意想不到的口碑與轉化。

於是,在商業服務能力更加成熟的基礎上,B站推出了 “品牌銀行”商業系統,它包括花火平臺及Z指數等營銷工具。同時,B站對去年7月推出的商業合作平臺花火進行了升級,花火整合了內容加熱產品起飛,使得花火不僅是一個對接工具,向服務平臺方向進行了升級;而Z指數,則是一個監測品牌在B站表現力、內容和各類數據的決策輔助工具。

如此一來,品牌們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B站紛繁複雜的社區中的各種資源,進行優質內容的規模化輸出。

02 讓用戶爲品牌增值

品牌內容是B站廣告的立身之本。但就像說到直播電商就會聯想到銷售數據一樣,B站品牌內容對廣告主到底意味着什麼?

一方面,B站的高質量品牌內容,是有流量和轉化的。除了歐萊雅,追覓、穀雨的高轉化數據也都驗證了B站的“品效”。

另一方面,品牌內容比較容易播出口碑,甚至可以承擔企業的公關任務。去年的釘釘在線求饒、騰訊老乾媽官司中的賣萌、甚至遠古時代小米雷軍的“Are you ok”的鬼畜視頻中,都印證了這一點。

但B站對於廣告主最根本的價值在於“用戶關係”——更直白的說法是,撬動用戶爲品牌增值。

這個祕密藏在三組數據當中:

第一,近一年發佈的全部商單, 7 天後的播放量佔比達 45%。這與很多“停投及停效”的平臺大不相同。

第二,2021 年投放金額 TOP 100 的品牌的搜索量增長 2.75 倍。主動搜索,其實代表着真正的心智,因爲這預示着開始有人願意主動了解一個品牌。

第三,這些品牌的稿件量增長 2.15 倍,這說明,社區裏有人在自發地去做和品牌有關的內容。也就是說,品牌的投入增加了自來水。

時長、用戶行爲和UP主/KOL的自來水,這三種現象就是社區的特殊之處,品牌能成爲社區的一分子,品牌的信息,也能成爲社區裏受歡迎的內容產品。

過去一年,有4000多個商單登上了B站的熱門排行榜,也就是一天有超過11個商單登頂,而且,根據B站算法的特點,這些商單是靠“一鍵三連”這種真實互動形式獲得用戶的自發追捧。

而像“知名舞蹈區UP主”聯通、移動、電信在站內的受歡迎程度,不亞於一位真實的UP主,汽車品牌領克的品牌賬號有144.6萬粉絲,已經不下於一位百大UP主了。

在B站上進行投放,某種程度上的確更像投資,而非投入。當我們買一支基金或股票時,是希望每個月可以因此有一筆額外收入,這是短期利益。同時,也是在賭,這個理財產品可能某天有成倍的漲幅,這是長期利益。用品牌的術語來說,這就是品效合一。

而從這個意義上看,B站和UP主,則是品牌(投資人)的資產管理合作夥伴,是一種服務和託管的關係。

B站吸引人的原因在於,它不僅是一個廣告平臺,還是手握着,未來社會主流人羣的寶庫,它是品牌的必爭之地。就像線下時代,一個主流的品牌,必然要爭取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而不是到小鎮上刷牆。

因爲主流人羣,纔會提升產品的定價,定價權的背後是溢價、利潤。

B站是數字世界的“一線城市”,這裏的居民,是數字世界的意見領袖。他們是挑剔的,不僅對品牌內容挑剔,也對品牌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挑剔。

所以,在B站上做廣告,註定不會像傳統買量的邏輯那麼容易。

做一個不是很醜的海報、做一個只有廣告人才喜歡的TVC、做一場低價銷售產品的直播,並沒有那麼難。但懂得社區的文化與規則,讓他們接納一個廣告、一個銷售、一個產品,是件極專業的事。

而這就是B站的底氣與責任——讓廣告主找到與用戶溝通的新陣地,並且讓這種溝通更簡單、融洽、有效率。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