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中國電子推出國資雲藍信工作羣服務
格隆匯 12-01 14:35

12月1日,中國電子在北京奇安信安全中心召開發佈會,針對近期工作羣信息泄露事件頻發,發佈了基於“國資雲”中國電子雲的藍信工作羣服務——全新升級的中電藍信,基於中國電子雲和藍信全場景智能化安全協同平台Saas產品服務,為部委、央企、國企等大型組織機構提供沒後門、有管理、可追溯及可審計的安全協同辦公平台。

中國電子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陸志鵬表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數據安全就沒有政企安全。今天,中電藍信正在與集團內企業中國電子雲協同打造“一雲一端”。推動以端帶雲,以雲強端的戰略目標。

中國電子雲執行總裁馬勁表示,將和中電藍信一起建立建設服務好政務雲、國資雲、集團雲、金融雲等基礎設施。藍信給了中國電子雲安全上雲的入口,中國電子雲給了藍信安全運營的保障。

移動協同辦公的安全已迫在眉睫

利用普通即時通信工具可大幅提升工作交流效率,但對有保密高要求的政企大型組織機構,也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工作相關的信息泄露,輕則造成業務損失,重則對組織甚至國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建立安全可靠的協同平台已成為安全建設的重要基礎。

近期,國家保密機關通報了近年來發生的數起微信泄密典型案件:泄密方式涉及“違規使用微信傳達涉密信息”,“請示彙報工作的相關文件拍照後用微信發送”,“違規拍攝辦公場所和辦公內容後發送朋友圈”等。上述各種違規行為往往相互交織、互為作用,致使涉密信息一再擴散。

一些地方政府微信公眾號近期更是公佈了多起典型案例:某市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曾某,收到上級單位下發的一份祕密級文件,要求緊急傳達落實。因需要閲辦的領導外出不在,曾某為儘快將文件傳達到位,遮蓋文件密級標誌進行掃描,將電子版發送至單位微信工作羣,造成泄密。

中電藍信為多家員工幾十萬超大型央企部委提供安全移動辦公

藍信移動CEO路軼透露,包括水利部、中國船舶、中國華電、鞍鋼等超過8000家超大型政企組織已經部署了中電藍信。

有着多達58萬員工的中國船舶是較早部署中電藍信的大型企業之一。中國船舶最早以建立安全通信平台為初衷,但在部署藍信後,建設了中國船舶移動平台,覆蓋全級次成員單位,並在疫情期間支撐了集團部分業務遠程辦公,經歷建設期、推廣期、擴展期,已成功打破PC、移動兩張皮,完全實現移動辦公,提高辦公效率。

某部委在部署中電藍信後,實現了工作信息流的全程管控:與藍信合作5年來,註冊人數過萬,用户覆蓋北京總部、國內外各分支機構。並依託藍信的開放能力,實現了70餘個外部應用/公眾號對接,實現入口融合,打造移動應用統一門户,通知、人事管理、OA審批、財務審批等應用功能的統一接入,極大方便了員工的使用。

中國華電集團作為五家國有獨資發電企業集團之一的特大型央企,集團公司在全國有數百個註冊單位,他們在中電藍信上有着深刻的體驗。通過藍信,這家特大型央企實現了統一入口、統一接入、基礎能力、應用安全、自主可控五大功能,極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體驗,並基於藍信成功適配國產主流的基礎軟硬件,實現了移動協同辦公全體系的安全可信。

中電藍信四大安全特性杜絕工作羣泄密

路軼介紹,作為業內首批通過公安部等保三級、等保2.0三級及國密認證的協同工作平台,中電藍信將為用户提供平台安全、系統安全、數據安全、業務安全、服務安全、國密加密的全棧全域的立體化安全防護,實現“本質安全+過程安全”:

“沒後門”:全新升級的中電藍信基於PKS原生的中國電子雲底座、雲獨立服務器,遵循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戰略,為政企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安全支撐,實現安全自主可控,防範工作信息技術性泄密。

“有管理”:中電藍信尊重組織文化、遵守組織制度、建立組織門户,可縱向貫穿客户組織架構,橫向打通各級部門,支持2000人超大工作羣組,並提供入羣確認、外部羣組標識、外部羣組提示、羣組機器人、助理羣組、限制查閲歷史消息等羣組安全管理功能,方便政企用户管理使用,防範工作信息人為性泄密。

“可追溯”:通過敏感詞過濾,限制IP登錄、外部分享、終端使用,電子水印,防截屏等方式,實現信息和文件流轉的可溯源,以保證藍信平台的信息等相關數據處於有效保護的狀態,並具備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可審計”:通過內容審計,消息、文件溯源,AI識別文字、敏感圖片等技術手段,為數據安全、合規管理等提供技術支持。

“工作羣,防泄密。大組織,用藍信。”路軼表示,作為中國電子集團旗下“雲端一體”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電藍信將通過中國電子雲和藍信全場景智能化安全協同平台Saas產品服務,打造“一雲一端”,以產品服務化的形式服務更多大型政企客户,為政企打通數字化轉型的“最後一公里”。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