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技術大家可能並不是特別瞭解,但2020年輝瑞/BioNTech和Moderna上市的兩款mRNA新冠疫苗,大家肯定都聽過,其在同類型疫苗中的保護力最高,技術優勢明顯,核心原理是編碼新冠病毒表面的某些蛋白或受體的基因序列,遞送到人體細胞的細胞質中,在細胞內轉譯mRNA為蛋白質,表達新冠病原體所具有的某種抗原蛋白,從而引起人體免疫反應,對抗新冠病原體感染。
目前國際上被公認為mRNA巨頭的有三家公司,分別是Moderna、BioNTech和CureVac,這三家公司都在新冠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着前期的技術積累逐漸成熟以及資本市場的助力,未來的十年會是mRNA技術大放異彩的時期。
有人曾説過,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那麼國內哪些公司正處於風口上呢?
談到mRNA,沃森生物肯定繞不開。沃森生物與艾博生物合作mRNA新冠疫苗,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獲批mRNA疫苗,目前合作項目已經進入三期臨牀試驗當中。當前公司股價在經歷前期一大波調整後,已經有觸底反彈的跡象,算上今天的+0.8%,本週已經實現五連漲,情緒逐漸升温。
從消息面來看,11月16號沃森生物召開股東大會,管理層表示mRNA生產線已經生產12批產品,國家會考察這些不同批產品,實際產能目前可以到2-3億劑之間,目前已經產出了不少mRNA疫苗,如果產業化驗證通過,就有產品上市。
公司當前產能瓶頸是分裝上,如果多劑包裝(在國際上,很多國家的疫苗是多劑次的(如5劑次、10劑次),這樣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運輸更多的疫苗,同時節省了包材、運輸的運力,以服務好大規模接種需求。)疫苗產量會大很多,後續會根據需求擴大產能。
讓人感到吃驚的是,管理層再次重申,敢跟資本打賭,2025年200億營收(不含新冠),2025年完成200億銷售額僅僅是合格,而這些年打賭,沃森都贏了。
要知道沃森20年全年營收29.39億,而今年前三季度營收也只有21.29億,2025年200億營收對於當前的沃森來説應該是非常有難度的事情,不管能否實現,未來幾年沃森都應該受到重視。
昨日,蘇州近岸蛋白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玉溪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就沃森生物新冠mRNA疫苗項目原料酶的供應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未來,近岸蛋白質將積極推進上游原料供應鏈建設,為沃森生物的國內首個mRNA疫苗實現產業化奠定堅固的基礎。
簡單介紹一下,近岸蛋白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是國內首家專門從事重組蛋白質製備工藝開發及生產的高科技企業。目前成熟的表達體系包括大腸桿菌、酵母、昆蟲細胞和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系統,每種表達系統都具有克級以上的製備能力。
當下近岸蛋白質具備50億人份mRNA原料酶生產能力,可供應mRNA合成與修飾所需的符合GMP規範、無動物源等高標準的全部酶原料。為國內mRNA疫苗企業及時解決了新冠疫苗臨牀申報原料供應問題,為中國mRNA疫苗快速推進打下基礎
通過此次簽約不難看出,mRNA技術帶來的投資機會不僅僅只有疫苗企業,mRNA技術產業鏈中其它公司也值得重視。
mRNA疫苗的生產可分為三大階段,一是DNA質粒生產,二是mRNA原液的製備,三是mRNA-LNP(納米顆粒脂質體載體)製劑的生產。從DNA模板生產到最後mRNA疫苗灌裝,整體生產環節耗時約1個月時間。
產業鏈公司有很多,挑2家重要的介紹一下,首先介紹的是金斯瑞蓬勃生物,它是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生物醫藥合同研發生產組織(CDMO),擁有一站式生物藥研發生產平台,積極為客户提供從靶點開發到商業化生產的端到端服務。
10月22日,金斯瑞蓬勃生物、艾博生物與沃森生物三方,就mRNA疫苗項目(ABO-028M)的BLA(生物製品許可申請)申報及商業化生產達成合作。據悉,沃森生物為ABO-028M項目申報主體,金斯瑞蓬勃生物將為ABO-028M項目中質粒相關的商業化生產獨家提供服務。
第二家是最近剛在科創板上市的諾唯贊,公司於2001年成立,是一家圍繞酶、抗原、抗體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機材料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的生物科技企業。
公司依託自主研發的功能性蛋白共性技術平台,藉助疫苗CRO服務的契機,開始涉足mRNA疫苗原料供應鏈,能夠提供用於mRNA疫苗生產中需要用到的酶原料,包括加帽酶、轉錄酶和加尾酶等,助力mRNA疫苗研發與產業化。
在技術應用前景廣泛,資本助力研發的背景下,國內mRNA企業有望實現彎道超車,開啟mRNA技術黃金髮展期。不止沃森生物,一大波疫苗廠商也在抓緊佈局mRNA技術,康泰生物(與嘉晨西海合作佈局mRNA狂犬疫苗)、智飛生物(入股深信生物佈局mRNA技術平台)、康希諾生物-B(與加拿大PNI合作)、復星醫藥(輝瑞/BioNTech合作)。
未來的十年會是mRNA技術大放異彩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