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聰明投資者 ,作者:鶴九
11月1日《長津湖》票房超55億,暫列2021年全球票房冠軍。
9月28日的珠海航展中,成飛公司生產的殲-20首次換上了國產發動機參加飛行表演。
最近半個月,軍工ETF(512660)慢蹭蹭地也漲了快10%。截止今天收盤,軍工ETF收漲2.56%,是今天暗淡市場中不多的亮色。
今年筆者在訪談和聽一些公募私募投資管理人時,軍工行業邏輯發生變化的底層共識被反覆提及。只是作為彈性比較較大的行業,今年以來軍工板塊的起起伏伏也是肉眼可見。
清和泉投資總監吳俊峯説軍工行業確實跟以前不一樣了。在最近一次交流會上,坦言二季度開始逐漸增加了軍工的配置。他認為:
第一,目前已經看到中國的軍工產業確定性在增加,或者説叫第四輪的中國軍事大換裝。再結合2027年的建軍計劃,包括2035年的監督計劃,在應該是一個偏中長景氣的開始。
現在看到了很多核心的環節,財務端包括合同負債和預收款都在大幅增加,不是百分之幾十的增加,而是幾倍的增加,為行業的確定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第二,從整個製造和生產效率來説也在提高,核心就在於批產之後很多產能的利用率提高。
鴻道投資創始人孫建冬更是旗幟鮮明説,如果從投資的性價比來看,未來兩年最好的股票投資的行業應該是軍工,軍工行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未來三年增長速度最高,最明確的大行業。(詳見之前的文章)
永贏基金分管投資副總李永興認為,從最近一兩年開始,一些企業真的是由於它本身技術能力的提升,使得它有好產品可以進入到軍工的採購的環節,由於它的技術能力使得它有了一定程度的溢價能力。
長期來看,這類公司是軍工領域非常值得研究和投資的標的。
就短期而言,軍工行業還有一個風險沒有完全釋放,就是集採。
但是對於優質的公司而言,尤其是競爭格局非常好的公司,只有一兩家公司能夠供應,哪怕集採,降價的幅度也不會很大。
最近上市公司三季報前十大股東中,顯示不少知名私募都在佈局軍工行業。
比如高毅資產鄧曉峯,新進光威復材、航天電器,增持中航電測,其中航天電器三季度漲幅23%。
海通證券今天一份關於國防軍工的研報,則統計了三季報中公募基金對軍工行業的持股情況。
研報有幾個看點:
1、三季度全部基金對軍工行業的重倉持股市值為1132.94 億元,持倉比例 3.21%,倉位水平穩中有升。相比過去10年以來情況,目前持倉水平約為歷史峯值的 47%;
2、基金對軍工行業前十大重倉股的持股總市值為 725.76 億元,佔全部軍工持股市值的 64.06%,集中度在提升;
3、就主動管理型基金情況而言,對軍工的持倉市值環比增 45%,最受青睞的是上游電子元器件/零部件。
數據來源:海通證券
據三季報統計,軍工主題基金規模超600億(剔除指數型基金),其中以易方達國防軍工規模達到171億。
易方達國防軍工2015年成立以來,歷經兩位基金經理,2019年由何崇愷接任基金管理人,任職期間總回報高達145%。
截至11月1日,易方達國防軍工今年以來收益率24.79%。
據2021年三報統計,何崇愷大幅增持中航高科,通道科技,振華街機,小幅減持西部超導及中航機電。
隨着淨值跟份額同步增長,“身型”越來越大的該基金目前已經位列振華科技,紫光國微,中航光電,七一二,西部超導,中航機電,中航沈飛,中航高科,道通科技,北摩高科等軍工上下游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中之列。
據統計數據顯示,振華科技三季度漲幅高達80%,中航機電也有50%的漲幅,對基金3季度收益貢獻良多。
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上如是説::
三季度軍工指數表現遠好於大盤主要原因是軍工半年報持續披露強化了市場對於軍工板塊盈利持續增長的信心,所以採取了比較積極的投資策略,保持了較高股票倉位。
我們看好下游裝備持續放量對軍工板塊整體業績的拉動效應,並且重倉那些業績彈性較大、競爭格局清晰、商業模式較好的優質公司。
我們認為軍用電子元器件、芯片、原材料、零部件、分系統、整機等環節都將受益於本輪裝備放量的超級週期,並且持續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