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間,陽光城(000671.SZ)發佈2021年第三季度報吿。讓本就寒冷的房地產市場再添一絲涼意。公吿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單季淨利潤同比減11.57%。
對此,不僅兩位董事投出反對票,要求管理層對公司經營惡化的情況做出合理解釋。次日陽光城也迎來一字跌停。
市場如此砸盤為哪般?
(來源:富途牛牛)
一、 行業寒冬之際,如何看待房企發展趨勢?
下半年,樓市銷售持續低迷,一眾房企經營承壓。
反應在業績層面,截至10月25日,41家A股上市房企公佈了三季度業績預吿。其中,22家房企預吿歸母淨利潤虧損,21家房企淨利潤下滑。投射到宏觀上,今年三季度的GDP增速只有4.9%。
業績縮水疊加違約風險加速暴露,不斷衝擊着投資者敏感的神經,悲觀情緒的持續發酵,大量房企股價磨底,股債雙殺時有發生。可以説如今不單單是陽光城,整個地產行業都在經歷暗黑時刻。
眾所周知,地產行業的下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系列政策調控的影響,但本意是驅動行業長期健康發展,並非脱離了長期趨勢。
10月20日金融街論壇年會上,高層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風險總體可控,健康發展的整體態勢不會改變。並且,央行也多次圍繞“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發聲。一定程度上,市場在國家對房地產政策的理解上出現了偏差,存在過度反應情況。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國家宣佈開展房地產税改革試點工作後。在引發社會各界熱議的同時,本週內,A股房地產開發板塊和港股內房股板塊均有所下跌。但房地產税並不是國內首次提出來,早在2011年就於滬、渝兩地展開了房產税改革試點,此次消息屬於靴子落地,利空出清。
此外,房地產税政策早已在許多國家實行,從滬渝地區和國外經驗來看,房地產税政策的出台固然在短期內會對樓市產生衝擊,但是長期來看,基本面所受到影響不大。
興業證券認為,此次房地產税實質影響會是循序漸進的,優質房企有時間進行消化。因此更加看好基本面穩健紮實、盈利和銷售穩定連續增長、財務安全性高、抗風險能力強的房企。
在理清經濟形勢、梳理完政策思路之後,筆者認為,以"穩"為主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未變,對於陽光城乃至諸多地產公司不及預期的三季報不應過度悲觀,艱難時刻,更需要市場保持理智和長期信心。
二、 銷售同環比雙增,調整策略尋求長期發展
調整好情緒再來看陽光城的三季度報,可以發現在壓力之下,公司也在積極調整策略,適應新的發展環境。
三季報顯示,陽光城第三季度實現了營業收入114.0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19億元。公司前三季度共實現主營收入413.33億元,同比上升8.59%;歸母淨利潤29.13億元,同比上升6.23%;每股收益0.66元,同比上升6.45%。基本與一眾房企業績增速放緩的情況大同小異。
但細看財報,不難發現陽光城也在積極調整自身:
1)銷售實現同環比雙增
陽光城公佈的9月份經營情況顯示,公司1-9月共實現銷售金額1539.07億元,同比上升4.5%;銷售面積達到938.63萬平方米。
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統計,前三季度百強房企的業績增速均有所放緩,9月單月業績方面,39家典型上市房企中僅有3家房企實現單月業績同比增長。其中,陽光城9月單月實現銷售金額209.09億元,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9.9%,是唯一一家實現同環比雙增的房企。
2)竭力優化財務結構,降負債提升抗風險能力
三季報數據顯示,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71.5億元,較去年底下降了34.06%,主要是公司償還到期有息負債所致。足見公司持續降負債,優化債務結構的努力。今年9月,公司累計回購3100萬美元境外債券,在地產公司普遍承擔較強償債壓力的情況下,公司在持續控制信用違約風險。
3)區域合併推動深耕,升級架構提振士氣
筆者注意到,陽光城近期進行了區域合併和組織架構調整。1、區域合併:將成渝地區劃歸上海地區管轄;將雲貴區域、陝甘區域劃歸浙江大區管線。合併區域有助於提高管理效率、推動區域深耕,同時也有利於降低管理成本。2、組織架構調整:升級組織架構,對公司數位高管予以晉升。據悉,陽光城創始人希望通過此次晉升提振管理層士氣,消解疲態,共同穿越行業寒冬。這也是今年以來不少房企普遍採取的策略。
可以看出,陽光城還是保持着相對堅韌的心態,在行業進入寒冬的情況下,積極進行戰略調整。
結尾
隨着房地產税靴子落地,部分銀行調低利率,央行多次強調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長效調控持續深化,後續還是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行情。
截至10月28日收盤,A股房地產開發板塊市盈率為8.96倍,而陽光城的市盈率(PE,TTM)僅為2.69倍,仍舊處於低估狀態。從近期資金動向看,仍有不少投資者對陽光城抱有信心,陽光城已經連續7日獲得深股通增持,共計1313.17萬股。
(數據來源:Choice,格隆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