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今的短短8個交易日內,“豬茅”牧原股份累計暴漲近30%。
今日,牧原再次一度大漲4.4%,市值重回3000億上方。截至收盤漲幅收窄至1%,現報55.2元,成交額超65億元,最新總市值2903.6億元。
自今年年初2月22日觸及股價歷史高點92.5元以來,牧原股份便衝高回落,陷入了漫長的回調期。截至7月28日,5個月內累計跌幅超過54%,股價跌破40元,慘遭腰斬有餘。
然而從7月28日開始,經過1個多月的橫盤震盪之後,牧原股份終於吹響了反攻的號角。今天牧原雖然漲得不多,但生豬期貨卻迎來上市之後首次漲停,創9月以來新高。
目前,20多萬股民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是,豬肉股這一輪暴漲是反彈,還是姍姍來遲的反轉?
談論豬企股價,不得不説豬週期。邏輯其實不復雜,供不應求導致豬價上漲,豬企擴產後供過於求,又導致豬價下跌。然後豬企減產,直到下一輪豬週期開啟。
以牧原股份為例。2018年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國內豬肉供不應求,豬價大幅上漲,從當年年末的最低10元/公斤一路漲至2020年最高近40元/公斤。
牧原股份就是在這一波號稱“最強豬週期”中大規模擴張,市值從不足500億飆升至近2800億,取代了行業中曾經遙遙領先的龍頭温氏股份,成為上市豬企中的王者。
但豬週期是個“牛短熊長”的週期,原因也很好理解,正常情況下生豬6個月就要出欄,因此各大豬企開始擴產後豬肉缺口很快便能補上,但大規模擴張之後導致的過剩產能,卻往往要一年半或者兩年才能消化完畢。
今年開始,豬價大幅回落,截至國慶節前,內蒙古、新疆外三元豬肉價格跌破10元/公斤,換算下來僅為5.51元/斤,較年初最高點已經下跌了70%。牧原的股價也伴隨着豬週期曲線波動,從2018年末的10元左右漲至年初的90元以上,又在7月末一路跌破40元。
不過國慶節後,豬價連續4天微微上漲,今日生豬外三元均價已漲至11.26元,北方地區全面飄紅,這也造就了牧原股價再度啟動。
疊加豬價在以往豬週期低潮中一般很少跌破4元,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感覺,認為豬價已經跌到底部,下跌空間不大,投資豬肉股的時間又到了。
但是,這一波豬價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節後冷空氣來襲,北京局部地區甚至出現降雪。氣温驟降導致生豬出欄和調運受阻,屠企不得不提價收豬。
其次是市場方面,長假期間豬肉消費有所回暖,疊加冬季將至進入臘肉製作高峯。季節性消費增加,養殖户惜售情緒轉濃,導致生豬供給減少,因此豬價止跌轉漲。
最後,10月10日,2021年第二輪第1次中央儲備凍豬肉即將開啟,掛牌競價交易3萬噸。今年7月的第一輪中央凍豬肉儲備總共進行了3批,合計掛牌收儲5萬噸豬肉。
中央啟動凍豬肉收儲可以有效遏制生豬價格過快下跌,但種種因素下生豬價格反彈,並不意味着本輪豬週期已經進入了尾聲。
數據來源:中國養豬網
牧原股份等豬企股價與豬肉價格息息相關,但又不是完全的正相關。
首先在大趨勢上,牧原的股價跟隨豬週期上下波動。本輪豬價雖然出現季節性反彈,但豬週期仍然處於下行階段。
到今年6月份,生豬存欄量已經回到2017年末4.4億頭的水平。並且,8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1.1%,達成連續6個月增長。規模場新出生仔豬數量也有3348萬頭,同比增長31.1%。這表示,明年2月份生豬出欄量同比將增加約3成左右。
從數據來説,目前存欄的豬還非常多,因為沒有豬企希望在虧損的情況下出欄,個體養殖户也不會輕易離場,這也是歷史上豬週期完全走出底部一般需要1到2年時間的原因。
因此,本輪豬週期目前還未迎來反轉時機,未來豬價很可能還要下降。
對豬企而言,一方面是豬價下跌,另一方面是飼養成本上升,比如目前豆粕、玉米等主要飼料價格同比去年都有15%左右的暴漲。雙重因素作用下,就形成了基本面仍然下行的局勢。所以牧原上半年淨利潤95.26億元,同比減少近12%。
數據來源:中國養豬網
但正如上文所説,牧原的投資價值並不與豬價完全正相關。也就是説,基本面還未迎來反轉,並不意味着此時不能投資牧原。
原因在於,一方面,豬週期下行階段對龍頭豬企來説其實是一項利好。這是因為,目前中國生豬養殖場(户)雖然相比世紀初大規模減少,但仍然有2000萬家左右。作為對比,美國只有6萬家左右。生豬養殖户越多,不理性擴張就越多,意味着豬週期的影響越久、越劇烈。
而在豬週期下行階段必然伴隨着優勝劣汰,隨着落後產能被淘汰,而龍頭豬企比如牧原通過“自繁自養”模式把養豬成本壓到最低,從而增強競爭力。在生產規模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之後,完成產業的升級和自身市場份額的擴張。
另一方面,牧原股份經過將近半年的回調,跌幅已經超過50%。雖然豬價還未迎來反轉,但反過來説下跌空間也十分有限。
在前段時間的市場主線鋰電、光伏、軍工等板塊轉為震盪趨勢,資金向低位價值股切換之際。跌出明顯空間的豬茅,自然受到了抄底資金的青睞。
從今天牧原的走勢來説,股票成交量放大,但多空博弈激烈,證明投資者對當前的股價仍然存在分歧。部分股民解套離場,大量投資者懷揣抄底的心態進場。
無論哪種心態,都有自己的道理。就是看認為豬價仍將下行,牧原基本面反轉仍未到來的股民更多,還是認為牧原下行空間不大,中長線佈局時機已至的投資者更多。
按照這幾天的股價表現來看,目前買方力量暫時佔據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