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整之際,半導體板塊又再次雪上加了霜。
8月31日晚間,三安光電披露,大基金自公吿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擬採取集中競價交易和/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即89,586,826股。
緊接着,昨日晚間,萬業企業、雅克科技也連發大基金的減持公吿。
萬業企業披露,大基金擬在2021年9月27日至2022年3月25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2.1%,即不超過20,116,538股。
雅克科技披露,大基金擬在公吿之日起15個交易日之後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628,535股,佔公司總股本的約1%。
對於大基金減持原因,萬業企業、雅克科技公吿稱,系自身經營管理需要。三安光電則公吿稱“實現股東良好回報”。
面對大基金的減持,投資者都會問:這些公司的基本面發生了變化嗎?大基金為什麼要減持它們?
大基金成立於2014年,由國家財政、國開金融、亦莊國投代表北京市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發起設立。採用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的模式,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製造業,兼顧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以來大基金已經開始有選擇、分階段退出,基本上是每個季度都“批量”出台一輪減持計劃。因為按照大基金自身規劃,在2019-2024年就開始進入退出期,而由於設計類企業發展較快,已逐步縮小與國外差距,因此減持情況也以設計類公司居多。
據統計,從2021年6月29日,長電科技公吿稱,大基金於6月8日至6月25日累計減持177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0%,本次減持計劃減持數量已過半。
7月9日晚間,太極實業也發佈公吿稱,持股5%的國家大基金一期,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總股本的1%,套現近2億元。
7月14日晚間,國科微公吿,大基金於7月6日-7月13日期間減持1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減持均價121.52元/股。公司6月10日晚間披露,大基金擬15個交易日後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360.6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7月29日晚間,兆易創新發布公吿稱,大基金於今年1月份公佈的減持計劃實施完畢,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2%股份,比此前預計的減持截止日提前了將近一個月。大基金合計減持1131.81萬股,套現19.94億元。
8月30日晚間瑞芯微發佈公吿稱,減持計劃減持數量已過半,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累計減持0.65%股份。
就連芯片巨頭中芯國際也未能倖免,大基金一期於今年6月18日、4月9日、4月12日、1月5日減持中芯國際港股,持股比例由10.21%降至7.81%。
頻頻減持是否意味着這些公司基本面發生了變化?還是半導體行情不行了?
根據choice顯示,半導體指數自7月底達到歷史高點,近一個月一直處於震盪之中,市場資金已明顯陷入分歧之中。
整體來看,缺芯潮下芯片價格水漲船高,今年上半年半導體板塊業績向好,目前整體淨利潤規模達到363億元,板塊增長中位數達到80%,創歷史記錄。
而上述13家公司上半年業績全部實現正增長,長川科技、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等業績增幅更是超過2倍。
以這兩日預吿減持的三家公司為例。今年上半年,受益於LED 芯片和集成電路產品銷量增長,三安光電實現營業收入61.14 億元,同比增長逾七成;歸母淨利潤為8.84億元,同比增長約四成。
兆易創新與韋爾股份上半年亦均業績向好。其中,兆易創新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9.62%;歸母淨利潤7.8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6.32%;韋爾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24.48億元,同比增長54.77%;歸母淨利潤22.44億元,同比增長126.60%。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半年報業績表現超預期,兆易創新近期還獲得多家券商發佈研報看好。招商證券、方正證券更是給出強烈推薦評級。
更值得強調的是,上述多家公司還在主營業務上實現了新的突破。比如,萬業企業在半年報中披露,上半年,作為國內集成電路用離子注入機龍頭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凱世通在設備驗證、產品交付、訂單簽署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
因此,大基金的減持並不意味着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前景的不樂觀,更多的可能是對資金的結構性調整。
在大基金一期有序退出的同時,大基金二期正在加速佈局。
國家大基金二期於2019年成立,2021年全面進入投資階段。大基金一期投資佈局以製造領域為主,關注各產業鏈龍頭,而大基金二期更聚焦短板明顯的半導體設備、材料領域。規模超2000億的國家大基金二期將撬動更廣泛的社會資金進場,為集成電路行業帶來更多資金和資源。
自去年首次出手,注資紫光展鋭之後,大基金二期還陸續投資了中芯國際、華潤微、南大光電等多家公司。安信證券、國海證券分析師均認為,大基金一期退出,二期將圍繞半導體產業鏈,更聚焦上游的設備、材料領域,加大投資。
毫無疑問,作為“產業風向標”,大基金的投資意味着對相關公司能力的認定,也對相關公司的發展確實起到了幫扶、帶動作用。
不過,大基金的頻繁減持依然引發了投資者的質疑和討論。站在投資的角度,大基金的初衷和使命是扶持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回頭看,大基金確實有力帶動了民間資本進入半導體產業,加快了產業發展。而在獲利頗豐之後,大基金如果能兼顧上市公司長遠發展,給予它們更長期的支持,將更加有利於公司和產業發展,獲取更高額回報。
迴歸股市來説,本輪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根源在於5G帶來的創新週期,創新需求側的提升是持續的,而產能資本開支的擴張是非持續性的,這就導致了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矛盾。而新冠疫情、美國對中國科技的封鎖等因素又使之加劇,短期之內這一矛盾無法緩解。因此,半導體芯片的這輪景氣度,時間維度很可能超預期。
不過,進入8月,陸續有機構提示半導體行業估值已處於歷史高位,有過熱風險。此前8月2日,穆迪曾發佈研究報吿表示,中國半導體自力更生將支持技術增長,但可能會帶來產能過剩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