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的娛樂圈,實在是不太平,這瓜一個接一個。借用一句孫紅雷的那句話“這瓜保熟嗎?”
前有都美竹實名舉報吳亦凡,等到凡凡被捕入獄後,她本人又被曝光出,找寫手;後又有陳露小作文揭發霍尊,等到霍尊迫於壓力宣佈退圈後,她又被朋友曝光出,收了58萬,想要宣傳造勢等事;
什麼意思呢?就是,吳亦凡和霍尊確實不咋地,但舉報他們的女生,也未必單純,都是半斤八兩,彼此彼此吧。經過此番操作之後,吃瓜羣眾也不再盲目當看客,不會再聽風就是雨,保持着充分的理智。
這不,8月24日下午,又有一個重磅大瓜出來了,這一次,大家搖身一變,成為“大家來找茬”,一起理智吃瓜的代言人。
有個叫“小藝希望壞人被懲罰”的藝人,突然爆料,稱兩年前,自己曾被湖南衞視《天天向上》的主持人性侵,報警了,卻不予立案,最後不了了之。
隨後,湖南衞視官方微博迴應稱,關注到相關輿情,正在緊急核實瞭解中,並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在調查結論出來之前,頻道將暫停錢楓的一切工作。
消息傳出,瞬間在微博上登頂熱搜。除了“吃瓜羣眾”外,芒果超媒的股民們也開始坐不住了。作為湖南衞視旗下統一的新媒體產業及資本運營平台,芒果超媒近期接連發生的意外,這讓不少股民直呼傳媒股風險大,擔憂其股市即將跌停。
然而,今日芒果超媒的股價卻沒有大家預料到的大跌,僅是開盤下跌近3%。不過,今年以來,芒果超媒股價整體呈下行走勢,年初至今下跌近40%。
雖然股價沒跌,但是在對“失德”明星及粉圈的強管理下,他們崩塌的可能不止是自己的口碑,還有背後的商業價值。
上一次看見錢楓的名字出現在熱搜還是#錢楓又胖了#。在大家眼裏他一直是天天兄弟裏那個最不起眼的憨厚大頭。
《恰同學少年》是他唯一一部主演的電視劇,飾演蕭子升的他一身白袍在身,風流倜儻。再到《我家那小子》應該是他真正開始展露在大眾面前的開端,在節目裏他不爭不搶,去劇組客串,沒有台詞,沒有大特寫,只有一場戲,結果拍完卻興奮不已,手舞足蹈説自己“一條過”。
連大張偉都稱讚他這不爭的性格,這一次他被指控性侵屬實讓人意想不到。
在警方通吿發布後,事件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但是,錢楓的商業價值,或許從此大打折扣了。
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與錢楓相關企業共6家,涉及企業投資、零售、餐飲等多個行業。目前,已註銷1家,剩餘5家中的上海金寶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據最新年報顯示,企業經營狀態為停業。
值得注意的是,錢楓的經紀公司雖然為存續狀態,但是在其2019年年報中,公司參保人數為10人;而其2020年年報顯示,參保人數為0人。並且在其間接持股的公司中,湖南愛豆有好貨新媒體有限公司已於2021年2月被列入經營異常。
雖然性侵事件還未有定論,但曾作為國內綜藝領軍之一的《天天向上》,似乎早已落寞,而這也並非是“天天兄弟”成員團第一次出現醜聞了。
2015年,“天天兄弟”中的田源就因被曝出“婚內出軌”,人設崩塌,遭到全網封殺。如今還留在《天天向上》舞台上的初代“天天兄弟”也只剩汪涵和錢楓了。而早在錢楓被指控前,汪涵多年來累積的口碑也曾因代言產品涉嫌詐騙而出現塌陷。
去年就有羣眾舉報汪涵代言的愛錢進理財APP涉嫌詐騙,被騙人員涉及37萬人,總金額高達230億元,並稱“本希望汪涵發聲幫助大家,卻發現他只是撈金而不顧及消費者對他的信任”。而汪涵對此並未及時迴應,直到事情鬧大了才出面迴應的行為也再次傷害了粉絲的感情。之後,汪涵也曾被中消協點名其直播造假。
前不久,汪涵妻子楊樂樂被強制執行的話題登上熱搜。根據企查查顯示,楊樂樂於7月1日新增兩條強制執行信息,執行總額為14.53萬元,目前相關案件尚未公開。
不過,觀眾們並不在意其背後真正的原因,畢竟處在娛樂圈的漩渦,失德與失格的明星不值得同情。
在錢楓出事之前,令人諷刺的是,湖南台剛因何炅收禮而集體簽署“爭當合格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承諾書。
湖南衞視發佈的這則承諾書都是對藝人的要求,有利於加強湖南衞視主持人的自律性,提高藝人的職業道德修養,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卻遭到了眾人的嘲諷:走過場。
作為眾多年輕人喜歡的湖南衞視,近些年卻頻頻翻車,但要説湖南衞視被吐槽最多的,便要數何炅收禮事件了。
那是在19年的一檔綜藝節目上,何炅和沈夢辰聊起了應援團送禮的事,何老師接着這個話題開起了玩笑,説應援團的粉絲們買的不乾膠效果太好了,都撕不下來。自己家裏已經有粉絲送了20多個保温杯,50多支筆了。
就是這番話,讓何老師,連帶着整個快樂家族,都成了輿論中心。儘管在這期節目之後,何炅呼籲粉絲們不要送禮,因為每位參加節目的明星都是客人,都會被好好對待。
但是事情並沒有何炅想象的那樣就此結束,反而朝着反方向愈演愈烈。媒體們繼續深扒為了照顧自家偶像粉絲們送的禮物,劉宇寧上節目時,粉絲送上了價值高達5萬的玉璽,還附帶了寶石鑑定書。而有的粉絲團出手更是闊綽,直接送金條。
這些禮物都是價值不菲,動輒幾千數萬。而在鬧得沸沸揚揚的應援禮事件裏,其實最可悲的,是粉絲。怪不得連央媒都親自來制止這種飯圈亂像。
在一組追星消費數據更是驚為天人,00後平均每月追星超過5000元以上的百分比,竟然是所有年齡層裏最高的。
那麼問題來了,粉絲們的錢從哪裏來?很多低齡粉,他們的錢,往往是找父母伸手要,或者從生活費中省出來。之前就有個新聞,一名16歲女生追星7年,在偶像發新專輯時,一口氣刷父母的信用卡買了700張專輯,並且發到微博炫耀,獲得了很多點贊。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
每天擠公交車的人卻給開寶馬賓利豪車的人送“應援禮”,簡直是諷刺極了。
頂着粉絲的名,操着當媽的心,最終,偶像還不一定領情。在這件沸沸揚揚的事件中,從頭到尾最心酸也最慘的,還是粉絲。
都説湖南台是最原始的“造星產業”。從“酸酸甜甜就是我”開始,這也是蒙牛酸酸乳在2005年的廣吿歌曲,在《超級女聲》火遍大江南北的那個夏天,此曲可謂家喻户曉,蒙牛酸酸乳銷售額從2004年的7億元暴增到2005年的25億元。
當30歲的張含韻依靠《乘風破浪的姐姐》短暫地重回輿論場時,她的粉絲同樣需要積極對她表示支持,只不過由當年的短信投票換成了刷芒果TV節目流量的各種任務、以及購買“伊利金典牛奶”換取“奶票”來為她“打榜”。
乳企與綜藝選秀節目的出品方合作不再止於“品牌曝光”,而是將銷售策略融入節目賽程制定,讓綜藝選秀節目成為大型的“帶貨現場”。
2020年,蒙牛的廣吿及宣傳費用為68.03億元,佔收入比重為8.9%;伊利廣吿營銷費為109.99億元,佔收入比重為11%。這意味着,一年365天,蒙牛每天有1800多萬元的廣吿宣傳支出,而伊利則達到每天3000多萬元。綜藝節目成為兩家乳企的“必爭之地”,僅在去年和今年它們就贊助多檔熱門綜藝。
2020年2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指導發佈的規定,“節目中不得出現設置‘花錢買投票’環節,刻意引導、鼓勵網民採取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為選手投票、助力”。但《創造營》、《青春有你》、《乘風破浪的姐姐》等選秀節目中依舊設有“買奶投票”通道。因此,後面更有粉絲為瘋狂打投而引發的集體倒奶事件。
偶像與粉絲之間具有特殊的情感連結,對於像蒙牛、伊利等這樣的廣吿主而言,極易將粉絲轉變為消費者。粉絲為偶像盲目跟風付費更是屢見不鮮。據統計,光是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總規模可達1000億元。
可是“為愛發聲”的粉絲等來的卻不是他們心中幻想的美好偶像形象。隨着今年吳亦凡、張哲瀚、霍尊等明星相繼“翻車”,騰訊、優酷、愛奇藝等表示,堅決抵制違法失德藝人出鏡發聲,相關三人的作品也被平台們接連下架。
吳亦凡擔任主角、由企鵝影視和新麗傳媒等出品的《青簪行》也難以面市,上億元的投資也“打了水漂”,想必現在出品商也在痛心疾首。
中央網信辦也從6月15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為期2個月的“清朗 ‘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目前,累計清理負面有害信息15萬餘條,處置違規賬號4000餘個,關閉問題羣組1300餘個等等。
自此,以飯圈亂象的整治大幕才剛剛開始。而資本“造星”產業中,希望不會再出現“下一個吳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