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政策開刀牙科:茅們快撐不住了

上週五,恆瑞跌停,邁瑞跌17%,這種超級大場面震驚了一大批醫藥投資的簇擁者。正因如此,醫藥入選了股民們口中的“新三傻”,另外兩個是白酒、互聯網。

醫藥投資分歧加大,今日跌勢依舊。恆瑞醫藥和通策醫療一度再跌6%,金域醫學更是一度大跌8%,歐普康視和愛爾眼科再度下跌,逼近今年3月低點。

有集採預期或已經集採的龍頭,股價暴跌可以理解,畢竟醫保局一動手行業規模面臨坍塌風險,對業內幾乎所有的玩家都是利空,以量補價恐怕只是一廂情願。前有仿製藥,後有支架、骨科耗材、血液灌流器,還有胰島素、IVD……

但對於不會集採的牙科、眼科等賽道,龍頭們股價同樣大幅下墜。一方面,由於估值過高伴隨醫藥行業整體回撤,另一方面市場也在預期監管層或許會干預市場,確定性的高利潤、高增速不再有,畢竟共同富裕的宏觀大背景下,沒有什麼不可能。前車之鑑剛在,市場預期封閉系統的化學發光不會被集採,但安徽活生生把這份願景給打破了。

市場擔心的,現實也正朝着不太樂觀的方向去演化了。在牙科賽道,近日也有一些不同尋常的消息披露出來。

1

磨刀霍霍

8月22日晚間,一條消息突然在各大財經平台廣泛傳播——寧波醫保局會談進口牙供應商。

“醫保基金要秉承‘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我們要保障老百姓種得起牙,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市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處處長高文輝直言,要發揮醫保的槓桿作用,讓種植牙迴歸到合理的價格區間。

對此,投資者第一反應:醫保也不為種植牙買單,這是“多管閒事”啊!

在口腔醫療服務領域,醫保覆蓋包括補牙(含基本材料、治療費)、拔牙、治療牙周炎與牙齦炎等費用(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炎、慢性牙周炎自費比例高達55%)。而洗牙、鑲牙、烤瓷牙、種植牙、牙齒矯正等,都不屬於醫保的報銷範圍。

種植牙屬於自費,一顆費用大致為7000-22000元,其中種植體佔3000-12000元、種植基台1500元,牙冠(烤瓷牙300-1000元,全瓷牙1000-2500元),修復材料1000-3000元,手術費+麻醉費為3000-5000元。

種植牙中最大的蛋糕是種植體,佔比全產業鏈的44%,也正是“看牙貴”的主要癥結所在。不過,如此龐大的細分市場被外資壟斷,國產品牌佔比僅10%,沒有上市公司。2019年,全球種植體市場,瑞士士卓曼、韓國登騰和Danaher、美國登士柏、HenrySchein、韓國Osstem、美國的ZimmerBiomet,佔據全球份額的97%。

另外,種植基台與牙冠領域的最大的玩家是國瓷材料、現代牙科等,修復材料的大玩家是正海生物,手術端的大玩家就是通策醫療。

由於口腔醫療服務的自費屬性,因為不會過多佔用國家的醫保資源,屬於控費免疫領域,具有一定的自主定價權。這是市場給通策醫療、時代天使超百倍估值的重要邏輯。

然而,不涉及醫保集採及控費的種植牙出現了監管幹預的信號。這可不是一個好事情,如果後續有更多的舉措出來,可能會動搖牙科賽道投資的估值錨。當然,寧波醫保局可能是個案,市場多疑了也有可能。

按照這個邏輯,對於OK鏡、隱形正畸、醫美針劑,是不是都要來一波……這讓市場先跌為敬,歐普、愛美客、華熙1個月被剁了30%。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富人在公立醫院消費這些產品,賺來的錢補貼醫院其他方面的控費開支,本身也屬於共同富裕的範疇。按理講,沒有理由去集採(或行政干預)這些高消費產品啊!就如高端白酒收割富人,酒企多是國企,高價賣給富人,創税收創利潤,為何不讓,但不可思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到底非集採的領域會不會通過其他什麼方式迂迴來限制高利潤,市場其實有所擔憂的。股價持續下跌也在反應這個悲觀預期。

2

主流態度

不管有沒有干預市場的措施出來,包括種植牙、隱形正畸細分牙科賽道,其實是增量市場特別大的行業賽道。

2020年,種植牙市場規模為240億元,過去5年的複合年化增速高達28%,是國內口腔醫療細分領域增速最快的賽道。數量上,2020年種植牙突破400萬顆,過去8年(2011-2019)複合平均增速高達48%。

未來,種植牙潛在顆數達到1888萬顆,潛在市場空間為1600億元,相較於當前240億的規模還有560%的增長空間。這是絕對增量的大賽道。

當前,諾大一箇中國,14億人佔全球種植牙比例僅1%,遠不及歐洲的47%、北美的20%,藴含着巨大的增長潛力。

2015-2020年,中國正畸市場從34億美元增長至79億美元,複合增速為18.1%。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提升至300億美元,複合增速為14.2%。同期,隱形正畸從2億美元增加至15億美元,複合增速為50%,有望於2030年突破119億美元,年複合增速高達23%。

國內市場,時代天使佔比41%,隱適美佔比41.4%。其他競爭者包括正雅齒科、正麗科技、美立刻、易美正畸、滬鴿·美悦。

隱形矯正最大的全球玩家是阿萊技術(隱適美),2008年以來,股價最大漲幅高達13500%,為美股少有的超級大牛股。在國內,在港上市的時代天使,一上市就遭到市場熱捧,當前PE-TTM高達352倍。

在牙科賽道,機構們早已是重倉佈局。國瓷材料,年中報顯示,北向資金(陸股通)成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高達24.2%,而2020年末僅18.12%。此外,朱少醒的富國天惠、傅鵬博的睿遠價值成長都在前10大股東之列,前者更是持股7年了。還有,高瓴2億入股國瓷子公司愛爾創。

通策醫療,當前估值121倍。截止2021Q2末,通策位列公募基金重倉股第17位,醫藥股中僅次於藥明康德、邁瑞醫療和愛爾眼科,成為公募心中絕對的龍頭。外資方面,北向資金上半年累計加倉近1%,現持股佔比3.26%,為公司第3大股東。

時代天使,松柏投資是控股股東,而松柏背後大股東是高瓴,後者間接持股時代天使64.88%。

要知道,松柏投資是中國牙科領域最大的投資者,除了時代天使,還有摩爾齒科、恆倫口腔、惠州空腔醫院、同步齒科、華西牙科汕頭口腔醫院、鋭珂牙科、德國BEGO等。高瓴直接佈局的有微醫集團、瑞爾齒科、摩爾齒科。

可見,不管是高瓴,還是公募,還是外資,對於牙科賽道的偏愛有加。

當然,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到,這是此前的行業邏輯。在騰移“三座大山”、“共同富裕”等大背景下,監管幹預、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舉措會不會在基本不涉及集採、醫保控費的牙科賽道上演,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傾向於概率非常低。但寧波醫保局事件是一個信號,值得警惕。

3

尾聲

誰也沒有想到,如今醫藥被列入“新三傻”之一,令人唏噓。要知道,生物醫藥在過去穿越牛熊,給投資者帶來足夠驚喜的超級行業啊!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宏觀經濟增速拾級而下,越來越多行業陷入激烈內卷,生物醫藥是為數不多可以保持高速增長的行業,稀缺性效應還是很明顯。即便未來集採、或有其他干預,多數細分領域龍頭仍然能夠保持穩定的高增長,投資根基很難動搖。摒棄掉醫藥投資,不是明智之舉。

但當下,醫藥投資也面臨困境,監管幹預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行業投資的確定性沒有了,高估值自然面臨整體下移。一些細分領域龍頭,雖然近期回撤不少,估值還很高,中短期依舊面臨回調壓力。

醫藥投資全面開花,牛股輩出的超級盛景可能一去不復返了,尤其是被集採折磨的創新藥、單賽道器械。未來,醫藥投資難度加大,整體回報率下滑可能難以避免。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