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浙江温州的別稱,黃甌就出生於温州。20多歲考進上交之後,黃甌留在了上海,一直工作近30年。
直到昨天,上海電氣突發公吿,宣佈了總裁黃甌去世的消息。
有知情人透露,黃甌是昨天上午跳樓死的。這不是黃甌第一次尋死了:一週之前,他還嘗試過一次割腕自盡,所幸被搶救了回來。
到底發生了什麼,逼得這位50歲的上市公司總裁非死不可?
死者去意已決,生者卻並不甘心。黃甌的妻子表示,“我的訴求不是證明我老公的清白,是要知道我老公犯了什麼錯。”想知道真相的,絕對不止她自己。
循着這起自殺案順藤摸瓜,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陰謀徐徐浮現在世人眼前——89億的爆雷,涉及13家上市公司,900億鉅額騙局。越是追查,黑暗越深不見底,真相越撲朔迷離。
所有人都在問:藏在陰影背後操縱一切的,究竟是誰?
01
人命
該死的絕對不是黃甌。或者説,還輪不到黃甌。
捋捋上海電氣這波爆雷的時間線:
2021年4月7日,上海市紀委監委網站發佈消息,已經退休的上海電氣原副總裁呂亞臣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上海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5月30日,上海電氣發佈重大風險提示公吿,稱存在大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情況,可能對公司歸母淨利潤造成83億元的損失。
自爆當天,上海電氣就收到了上交所下發的工作函;7月5日,又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後者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7月27日,上海市紀委監委宣佈,上海電氣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建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上海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7月29日,上海電氣執行董事、總裁黃甌公開參加了公司的幹部大會,並在最後代表領導班子發言,表示全力支持配合新任黨委書記冷偉青的工作。
然後就是第二天,黃甌割腕自盡,未遂;一週後再跳樓,成功。鬼門關走了一遭,仍然一心求死。這一週,黃甌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再無人知曉。
然而,黃甌是畏罪自殺,還是做了冤死鬼?
83億的雷,放哪家公司都不算小。2020年和2019年,上海電氣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7.58億元、35億元。今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為6.6億元。
也就是説,83億元的損失,相當於兩年以來的盈利全部虧完。一旦債權人確定違約,意味着上海電氣會有兩年的業績真空期。這麼大的虧空,怎麼來的?
1902年的上海大隆機器廠,是上海電氣可以追溯的前身。如今,它成了國內最大的大型綜合性裝備製造集團,由上海國資委100%控股,是根正苗紅的國企上市公司。
上海電氣收入主要來自三大業務:能源裝備、工業裝備、集成服務。能源事關國家命脈,由國企擔當重任,一方面義不容辭,當然更重要的是為了求穩。
但上海電氣的雷,不是來自上述三項業務中的任何一個,而是另一塊特殊的業務——“專網通信”。
上海電氣這項業務主要通過旗下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進行。電氣通訊成立於2015年3月,那一年,上海電氣股價最高還有25塊。時光荏苒,如今只剩4塊錢了。
作為上海電氣50餘家子公司裏的最後一名,電氣通訊本來不值一提。但一口氣爆出83億驚天大雷,讓這家公司名聲大噪。
還有一個重點,電器通訊由上海電氣持股40%,持股28.5%的第二大股東上海星地通,實控人叫做隋田力;第6大股東上海奈攀的實控人中,同樣出現了隋田力的身影。
記住這個人,他很重要。
02
陰謀
上海電氣這顆雷,爆出了過年的效果。
一時間,各大上市公司紛紛響應,83億迅速膨脹到900多億。吃瓜羣眾這才發現,原來,它們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這根繩,叫做“專網通信”。握着這根繩在幕後操縱着十幾家上市公司的總導演,也只有一人而已。
具體的操作手段,其實很簡單:上市公司向上遊供應商提供預付款用來採購原材料,而後將產品向下遊銷售。
重點是,上市公司的預付款需要在80%以上,通常全額支付。銷售產品時,卻只能得到10%的預付款。
這就很曖昧了,隨着業務規模越大、預付款越多,應收賬款不及時導致資金鍊斷裂,雷就爆了。
很顯然,這種業務模式對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的客户都很有利。有利可圖,是最名正言順的動機。所以,先搞清楚這兩撥人都是誰就對了。
上海電氣爆雷後,向四家下游客户提起了訴訟,分別是北京首創、南京長江、富申實業和哈爾濱工業投資。
其中,富申實業也是新海宜、華訊方舟、國瑞科技的第一大客户,中利集團、凱樂科技、瑞斯康達的前五大客户。這些上市公司,都是緊隨上海電氣之後爆雷的“螞蚱”們。
從5月上海電氣爆雷至今,3個月內,已牽扯出A股13家上市公司。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宏達新材、中天科技、匯鴻集團等。無一例外,都是“專網通信”業務出了問題。
和富申實業相似的下游客户還有普天信息,分別是凱樂科技、寧通信B的第一大客户,和華訊方舟、新海宜的第三大客户;
環球景行,分別是凱樂科技、瑞斯康達的前五大客户,和上海電氣的客户;航天神禾,分別是中天科技、匯鴻集團、飛利信、凱樂科技、中利集團的前五大客户。
原來,只需預付10%,就能購買這些“專網通信”產品的下游客户都是一撥人。
據統計,13家上市公司的“專網通信”業務累計銷售額超過900億元。其中,這四大下游客户的累計應付款就超過400億元。實際付了多少,算算總共爆了多少雷就知道了。
再往上游供應商看看,也出現了幾個熟悉的名字,分別是上海星地通、新一代專網、重慶博琨、寧波鴻孜和浙江鑫網。
其中,上海星地通是新海宜、華訊方舟、凱樂科技、寧通信B等四家公司的供應商;新一代專網是新海宜、凱樂科技、中利集團等三家的供應商。
其它幾家供應商,與此類似,都是把原材料賣給了同一撥人。據統計,這5家供應商這些年收到的預付款同樣超過400億元。
並且,這些收到100%預付款的供應商們,背後都指向了同一個人——隋田力。
比如,上海星地通由隋田力持股90%;新一代專網曾持股30%的股東是隋田力100%持股的公司;瑞斯康達的前供應商重慶天宇星辰由隋田力間接持股40%。
並且,四大下游客户之一的航天神禾,其實控人也是隋田力。
目前,隋田力已經失聯了。
03
謎團
隋田力所到之處,留下的是一本本壞賬,帶走的則是股民的真金白銀。
所以,所謂的“專網通信”業務,原來是這十幾家上市公司配隋田力從中套利的遊戲?
遠沒這麼簡單。資本一向無利不起早,為他人做嫁衣不是它的風格。通過“專網通信”業務,上市公司的資金賺了一圈,最終成為財報上的業績。
比如華訊方舟,2015年開始參與“專網通信”業務,當年就創造了超3億元營收。年初該公司股價還不到10塊,年末已經漲至超過30塊。
財報好看,股價上漲,上市公司融到更多錢,這個“三贏”的局就能繼續運轉下去。當然,這是在理想情況下。
因為在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户預付款的差別,這項業務勢必使上市公司預付款迅速增多。以華訊方舟為例,2015年前後,其應收賬款和預付款項都陡然增多。
數據來源:choice
所以,這些上市公司在這個騙局中,仍然冒着資金鍊斷裂的風險。至於幕後藏身的總導演隋田力,則斡旋於上下游之間,想必是賺得盆滿缽滿。
至於其手段,談不上高明,但稱得起膽大包天。將數百萬股民玩弄於股掌之間,在資本市場肆無忌憚地攪弄風雲。如此猖狂的人物究竟是何許人也,背後又是哪些人在給他撐腰?
翻看隋田力的履歷,此人1961年8月出生,18歲開始在部隊服役5年。退役後任職於江蘇省政府,當了4年公務員。之後便下海從商,成立了星地通研究所。
這份履歷為隋田力帶來的人脈,想必相當不簡單。
隋田力控制的上海星地通同樣不簡單。這家公司從事通信行業硬件貿易業務,在新宏泰的一份公吿中提到,星地通的財務數據因為“申請軍工涉密信息披露豁免”而未予披露。
隋田力通過上海星地通充當眾多上市公司“專網通信”業務的上游供應商,收取100%預付款,自然穩賺不賠。
上海星地通及星地研究所
下游客户方面,上海電氣提請訴訟的四家下游公司中,首創集團由北京市政府100%控股,哈工投資由哈爾濱國資委和黑龍江國資委100%控股;與之類似,四大下游客户之一的環球景行由重慶市國資委全資持有。
至於四大客户之一的富申實業,名義上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五辦公室100%控股。但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政府新聞辦的工作人員都否認了第五辦公室的存在。
他們所隱瞞的,或許和黃甌想用生命所掩蓋的,是同一個真相。至於它到底是什麼,可能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
04
結語
這世上,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比如A股背後的那些陰影中,藏着多少隋田力一樣的吸血鬼。他背後令這麼多人三緘其口的勢力,又是何方神聖。
7月29日,經上海電氣申請,上海靜安區人民法院已經向上海星地通和隋田力發佈了限消令。然而,上海星地通人去樓空,隋田力也早已神隱。
黃甌的死,能還所有人一個真相大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