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馮柳説道:“真正的投機應該是在價值的基礎上進行的,只是搏得不是啥子的錢,而是投資者的錢,貌似聰明的錢。”
一般來説,賠率問題對應的是在未來承受潛在的風險多大,投資困境反轉公司,能夠拿到賠率高以及較高的風險承受溢價。
但是對於公司基本面底部和股價底部的判斷,是投資困境反轉公司的難點,説不定自身也會栽進去。困境反轉是馮柳最擅長的策略。
1、馮柳再次精準買入困境反轉股
去年,馮柳旗下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主要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買入同仁堂,該公司近兩年因為業績因素導致股價表現萎靡,持倉市值超18億元。雖然前期同仁堂股價表現一度跌破高毅的成本線。但是今年以來受到行業利好以及公司基本面的變化,股價強勢創新高。
在A股市場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公佈之後,各大機構在一季度的動作明牌,馮柳也是再次買入一家困境反轉股:廣譽遠。根據wind數據顯示,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期末持倉4.035億元,佔其流通比例4.77%,是廣譽遠第三大流通股股東。
廣譽遠,主營業務為精品中藥、傳統中藥及養生酒的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有OTC類產品,處方藥和保健品。擁有丸劑、膠囊劑、酒劑、片劑、顆粒劑、散劑、口服液、煎膏劑共八個劑型,繼承着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六味地黃丸、烏雞白鳳丸等104種中藥。
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等百餘種傳統中藥批准文號,其中龜齡集是國內目前為止存世最完整的複方升煉技術的活標本,被譽為“中醫藥的活化石”,它與定坤丹均為國家保密品種。
作為一家百年老字號企業,在2000年前後,廣譽遠卻陷入困境,資不抵債,最終於2003年被陝西資本大佬郭家學旗下東盛集團收購。
然而在這幾年業務的發展再次陷入瓶頸,2019年、2020 年業績持續大幅下滑,營業收入分別為 12.17 億元、11.09 億元,對應同比下滑 24.81%、8.85%;淨利潤分別為 1.30 億元、0.32 億元,分別同比下滑 65.23%、75.40%;扣非淨利潤分別為 1.12 億元、-859.28 萬元,由盈轉虧。
造成原因一方面政策環境上趨緊,中醫藥行業近年來行業監管政策日趨嚴格,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從全行業中成藥產量數據看,2018 年開始出現大幅下滑,尤其 2020 年環比下降18%。
另一方面,疫情影響下,財務成本的加大,廣譽遠表示,由於加大終端營銷及廣吿投入,市場推廣費、廣吿費分別同比增長5598.08萬元、2626.56萬元,使得銷售費用率同比上升,進而導致業績出現下滑。
在6月8號,廣譽遠發佈公吿,稱公司控股股東東盛集團為了清償其欠付晉創投資(山西省國資委旗下公司)的相應債務,同意將其質押給晉創投資的廣譽遠3150.9萬股流通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4%)過户抵償給晉創投資。
若上述股份過户實施完成,晉創投資將持有廣譽遠14.53%股份,超過東盛集團持股比例(5.86%股份),成為廣譽遠控股股東,山西省國資委將取代東盛集團實控人郭家學成為廣譽遠實際控制人。
這也意味着,這家跟同仁堂齊名的百年老牌企業,在出走山西十八年後又重新迴歸。這則消息直接刺激的股價,廣譽遠在5月下旬開始,股價累計漲幅超60%。
2、馮柳新進五家公司
根據一季度報披露,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在最新報吿期2021一季報共出現在24只股票的十大股東之中,期末參考市值合計為308.12億元。
具體來看,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前三大重倉股分別是海康威視、紫光國微、大華股份,人福醫藥,持倉市值超過20億元。
較上一季度相比,減倉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光啟技術、上海家化、康弘藥業、羚鋭製藥,加倉人福醫藥、睿創微納、麥格米特、廣譽遠、康緣藥業;新進四家公司:鉑力特、博遷新材、南微醫學、華熙生物、北鼎股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