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呷哺呷哺“炒掉”經理人
格隆匯 06-16 13:58

本文來自:國際金融報,作者:王敏傑

6月14日晚間,這家於港交所上市的企業發佈了一則罷免董事的公吿,指出於6月11日,董事會議決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以罷免趙怡的執行董事職務,自批准建議罷免的普通決議案獲通過當日起生效。

據稱,呷哺呷哺董事會認為,趙怡的管理方式及理念與董事會其他成員存在重大差異,且允許趙怡繼續參與公司的管理將不符合公司及其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此外,其董事還會認為,如果建議罷免生效,將不會對集團的營運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事實上,因集團若干子品牌表現未能達致董事會預期,不久前趙怡才被解任呷哺呷哺行政總裁職務。加上此次的罷免公吿,外界多方猜測,趙怡和呷哺呷哺公司或已經出現較大且難以調和的矛盾。

就此事,記者聯繫採訪了呷哺呷哺集團方面。不過截至15日晚,並未得到迴應。

人事罷免“搬上台面”

呷哺呷哺這次在人事上的處理“很不尋常”,且有些突然。

今年5月21日,呷哺呷哺發佈了一則更換行政總裁的公吿,指出由於集團若干子品牌的表現未能達致董事會預期,故解任趙怡作為集團行政總裁的職務,自2021年5月20日起生效。“董事會認為解任趙女士之行政總裁職務將不會對本集團的業務營運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彼時,其還表示,集團董事會主席賀光啟獲委任為行政總裁。

當時,外界猜測呷哺呷哺所指的子品牌正是“in xiabuxiabu”。2019年10月,呷哺呷哺推出了主打年輕消費的子品牌“in xiabuxiabu”,當時趙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in xiabuxiabu”是自己主動做的品牌,希望將“一人一鍋”的小火鍋做到極致。不過,此後這一品牌的聲浪並不大。

翻閲過往公吿,記者注意到,趙怡任職呷哺呷哺行政總裁的時間並不長。2019年8月底,呷哺呷哺曾發佈公吿指出,公司執行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楊淑玲有意退休並已提呈辭任公司相關職務,此後,彼時任職首席財務官的趙怡被任命為集團行政總裁兼公司執行董事。當時,呷哺呷哺方面還指出,考慮到趙怡於業務管理、企業融資及投資者關係方面的豐富經驗,董事會認為委任其擔任上述職務將有助促進集團發展。

從趙怡個人來看,其從業經歷十分豐富,曾任職於寶隆洋行(中國)有限公司、百事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利華服務有限公司、索尼愛立信集團及麥當勞,先後做過財務分析、財務預決算及財務核算及管理工作。

因此,在5月份趙怡被解聘後,投資者頗多疑問。“解聘一個還算不錯的CEO,説得這麼負面,一句感謝都沒有,可以看出公司內部的矛盾已經非常大了。”一位投資者在雪球公吿下這樣留言。

不過,據藍鯨財經報道,在前述公吿披露後的線上會議上,賀光啟針對外界關注的人事變動原因作出瞭解釋。他表示,對趙怡此前的貢獻還是很感謝,但由於呷哺呷哺的成長確實跟預期存在差距,以及此前華東和華南業績表現並非很理想,所以考慮自己來接任管理呷哺集團。

但今天的這則罷免公吿出來後,有投資者直言看不出“感謝”的意味,且釋放了內部矛盾或已激化的意味。

“任何市場中,即使真的存在矛盾也會在公吿中表現出彼此的尊重,而像呷哺呷哺這樣公開雙方分歧的方式屬於極端化處置,説明雙方的關係已到冰點,甚至還可能存在激烈交鋒。結合呷哺呷哺的業績表現和之前高管離職,都説明其內部問題嚴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這樣表示。

不過,沈萌也指出,被解任的職業經理人能力行不行,並不會因為一個企業的情緒化公吿而受影響,“市場還是會看經歷”。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呷哺呷哺宣佈趙怡解任後,公司股價當天大幅度下滑14.97%。今日,呷哺呷哺股價則是小幅度下滑了0.82%。

股價下滑業績不振

趙怡並非近期唯一一位離開呷哺呷哺的高層。今年4月份,呷哺呷哺旗下發展勢頭較為迅猛的台式小火鍋品牌湊湊CEO張振緯證實離職。彼時,呷哺呷哺內部一位高層向記者稱,此後湊湊一級主管先直接彙報集團董事長賀光啟。

接連的高層動盪背後,呷哺呷哺的經營發展再度獲得矚目。

呷哺呷哺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其實現收入54.55億元,同比減少9.5%;公司擁有人應占年內利潤總額為183.7萬元,同比減少99.4%。

記者注意到,去年,呷哺呷哺餐廳收入仍為集團收入主要來源,佔其總收入約64.2%。不過,呷哺呷哺業務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因過往多數餐廳位於華北,尤其是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北京、天津及河北。

數據顯示,呷哺呷哺餐廳收入由2019年的46.71億元減少25.9%至2020年的34.6億元,呷哺呷哺餐廳翻座率也由2019年的2.6倍降低至2020年頭6個月的1.8倍,隨後升至2020年的2.3倍。

呷哺呷哺集團旗下定位相對高端的湊湊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影響。2020年,湊湊餐廳的翻枱率由2019年的2.9倍下降至2020年的2.5倍。另一方面,湊湊餐廳的顧客人均消費由2019年的131.5元下降至2020年的126.6元。公司稱,下降主要由於疫情期間加大促銷折扣力度所致。

事實上,呷哺呷哺已經連續多年營收增速下滑了。2018年,呷哺呷哺營收47.34億元,同比增長29.2%,增速比上一年下降了3.6%;2019年的營收是60.3億元,同比增長27.4%,增速下降了1.8%。此外,呷哺呷哺在2016年到2020年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是39.7%、14.2%、10.1%、-37.7%和-99.4%。

今年2月份,呷哺呷哺的股價一度達到了27.05港元,不過,此後,其股價一路下滑,目前已不足10港元,市值不足100億港元,距離市值2000億港元的海底撈已越行越遠。

“呷哺呷哺現在和海底撈差得太遠,海底撈火起來和主打服務進行的差異化不無關係,呷哺呷哺在服務上沒有差異化,品質不行,供應鏈一般,品牌調性也一般。”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現在是呷哺呷哺最“黑暗”的時候,必須要在品質、供應鏈、場景、服務體系和客户粘性等方面進行提升。

目前,呷哺呷哺離任高管的工作都落在了創始人的賀光啟“肩上”,他能否快速將這家上市企業帶出業績低谷目前還不好説,但可以肯定的是,賀光啟對於旗下品牌的發展此前就有了較為清晰的思路。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接下來對於新市場,集團的想法是由湊湊品牌帶頭,呷哺呷哺集團的其他品牌緊跟其後,同時捆綁進入,這是其在中國乃至海外發展的一個全面的戰略思路。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