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國產疫苗乘風破浪:科興疫苗獲批世衞組織緊急使用,康希諾吸入式疫苗有望問世
格隆匯 06-04 16:40

本文來自:華夏時報,作者:崔笑天

又一款國產新冠疫苗獲得世界衞生組織緊急使用認證。

6月1日,世衞組織宣佈,由科興生物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正式通過世衞組織緊急使用認證。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科興新冠疫苗被證明是“安全、有效和有質量保證的”,已被列入世衞組織緊急使用清單。並且,該疫苗易於儲存的特點非常適用於資源匱乏的環境。

不止科興疫苗,越來越多的國產疫苗正在走出國門。6月2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透露,目前康希諾的新冠疫苗,國藥中生武漢所的疫苗,也在排隊納入世衞組織的清單過程中,正在等待審評審批。

圖為世衞組織對幾款國產疫苗的審批進度,來自世衞組織官方網站

乘風破浪出海

科興疫苗是繼國藥中生北京所的疫苗之後,第二款被納入世衞組織緊急使用清單的國產疫苗。世衞組織建議,科興疫苗用於18歲及以上成年人,採用兩劑接種、間隔時間為2至4周。數據顯示,該疫苗對預防出現新冠症狀的有效率為51%,對預防新冠重症和入院治療的有效率達100%。

科興疫苗於2020年6月在國內獲批緊急使用,2021年2月5日在國內獲批附條件上市。2021年4月1日該疫苗年產能超20億劑。

科興生物官微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公司已直接或間接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新冠疫苗,全球累計供貨量超6億劑(含半成品)。另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累計接種該疫苗超4.3億劑,是國內供應最多的新冠疫苗,也是出口量和接種量最大的國產疫苗。

目前,中國的疫苗研發數量處於世界第一方陣。在短短16個月內,鄭忠偉表示,中國已有20款疫苗進入臨牀實驗,其中有4款疫苗在國內獲批附條件上市,有3款疫苗已經獲批國內的緊急使用;有8款疫苗在國外獲批了開展三期臨牀,3款疫苗在西方發達國家獲批開展一期臨牀實驗,1款mRNA疫苗獲得國外三期臨牀的倫理批覆。“基本實現了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各條技術路線臨牀實驗的全覆蓋。”

這些國產疫苗出海進程也在加快。鄭忠偉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中國已經累計向國外提供超過3.5億劑的疫苗。目前,中國全年新冠疫苗的產能已經達到50億劑,2021年新冠疫苗的產量將突破30億劑。“隨着下半年產能的逐步釋放,我相信2021年及以後,中國新冠疫苗將為全球做出更多貢獻。”

中國在對外疫苗合作方面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直接提供疫苗,我們今年就能提供10億劑以上數量級的疫苗,明年肯定會遠遠大於這個數據;第二種方式是合作,現在國藥已經跟國外很多國家合作了,在非洲建立並啟動了原液的分裝廠,科興也在巴西、土耳其、印尼都建了;第三種方式,未來可以在有條件的國家直接建原液的生產廠,但是這裏面很複雜,涉及到一些審批的原則。”鄭忠偉説。

爭分奪秒擴產

隨着國產疫苗走向世界,積極擴產成為了疫苗企業的當務之急,不僅通過自建、合作等方式建廠,也在探索新的給藥途徑。

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上,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董事長宇學峯稱,公司正在研發吸入式新冠疫苗。

這款吸入式新冠疫苗與康希諾已獲得的附條件批准上市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毒種、細胞庫、原液生產工藝、製劑生產工藝、製劑配方等均相同,僅在使用時採用霧化吸入免疫專用裝置進行免疫,採用霧化器將疫苗霧化成微小顆粒,通過呼吸吸入的方式進入呼吸道和肺部,無需打針。

“相比肌肉注射每劑需要0.5毫升,呼吸道給藥只需要0.1毫升。1個劑量未來可以變成5個劑量,而且達到了與肌肉注射同樣的效果。”宇學峯説。這意味着,一旦吸入式新冠疫苗獲批緊急使用,康希諾的產能可以翻5倍,由原來的5億劑,擴充為25億劑。

同時,相比康希諾已獲得的附條件批准上市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這款吸入式新冠疫苗不僅可以誘導形成體液免疫、細胞免疫,還可以形成黏膜免疫。“呼吸道給藥可以起到三重保護。第一重保護肺的呼吸道表面,模擬了天然過程,建立了保護傘,防止病毒的侵入,才有後續的兩重保護。臨牀實驗結果非常振奮,我們認為這個給藥途徑有很好的前景。”宇學峯説。

據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6月3日透露,該吸入式新冠疫苗2020年9月在武漢開展臨牀實驗,現正在申請緊急使用。

一方面第一梯隊積極擴產,另一方面新獲批的疫苗啟動接種。康泰生物的滅活疫苗5月14日獲批緊急使用,短短半月內,首批50萬劑次已經供應深圳,正式“開打”。

據記者瞭解,5月31日,康泰生物首批粵產新冠疫苗已運抵位於龍華區的疫苗配送點,當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已將這批新冠疫苗分配到各個區的疫苗接種點,6月1日正式為市民接種。

在廣東疫情出現局部復燃的當下,新冠疫苗的供應可謂及時。據廣東省衞健委數據顯示,6月3日0-24時,全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7例,其中廣州報吿6例,佛山報吿1例;另有本土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2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例。

康泰生物常務副總裁苗向表示,“公司的新冠疫苗的技術路線特點是安全性比較好,對於毒株覆蓋面比較廣。當前廣州、深圳處於緊要關口,康泰疫苗優先滿足廣東的需要,尤其是深圳的需要,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家深圳本土企業的責任與擔當。”後續,康泰生物的疫苗將逐步供應全國。

實際上,早在3月29日,康泰生物就在其西麗新冠滅活疫苗基地開了生產動員大會,同時表示,第一個配套生產車間已經完成建設並投入生產,第二個車間也建成並試生產。

有接近康泰生物的人士向記者透露,本次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供應50萬劑次,是包括此前生產的部分,只是等待批簽發需要時間。目前,康泰生物的百旺信應急工程建設項目主要用於新冠滅活疫苗的生產,項目運營期為10年,設計產能為2億劑/年。東吳證券研報預計,實際產能將遠超設計產能。

變異毒株需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疫苗研發、擴產捷報頻傳的當下,變異毒株對疫苗的影響不容忽視。

5月20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稱阿斯利康/牛津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對感染南非變異毒株的輕中度患者“無保護效力”。

該研究為一項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試驗,旨在評估阿斯利康/牛津疫苗在南非未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人羣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共納入2026名受試者,按1:1的比例分為兩組,一組給予阿斯利康/牛津疫苗,一組給予安慰劑(0.9%氯化鈉溶液)。

偽病毒和活病毒中和試驗顯示,與安慰劑接受者的樣本相比,疫苗接受者的血清樣本對南非變異毒株的抵抗力更強。但是,在主要終點分析中,717名安慰劑接受者中的23人(3.2%)和750名疫苗接受者中的19人(2.5%)出現了輕度至中度新冠肺炎。在這42名新冠肺炎患者中,39例都是由南非變異毒株引起的;作為次要終點分析,針對南非變異毒株的疫苗療效僅為10.4%。

國內,多位專家亦提到了南非變異毒株對疫苗的影響。陳薇表示,目前發現的全世界可分析序列有182萬條,目前比較受關注的是5個變異株,分別在英國、南非、巴西、美國和印度流行。其中,南非株對疫苗影響比較大,國內也在針對南非株在進行臨牀申請,希望能通過變異株增強疫苗的免疫能力,把變異覆蓋。

國盛證券研報顯示,南非變異毒株具有E484K、K417N、N501Y三個突變,雖不及英國變異毒株,但比其他變異株傳播性更強,使得部分疫苗中和抗體活性下降,影響保護效力。

為應對變異毒株,輝瑞、Moderna、強生等均表示正在研究新冠疫苗的加強劑或下一代新型疫苗。比如,Moderna已啟動針對原始毒株與南非變異毒株的雙價苗,以及針對南非變異毒株的單價苗的臨牀試驗。輝瑞則表示計劃將針對南非變異毒株的mRNA疫苗作為第三針加強劑進行臨牀研究。

一位輝瑞高層在2020年年報會議上表示:“現階段而言,南非毒株和巴西毒株比較難治,關注度很高。很多實驗室得出的結論是,只要體內對原始毒株的抗體滴度保持較高水平,就可以預防這兩種毒株,所以我們目前的計劃是繼續用老疫苗,以達到預防具有顛覆性的新毒株的出現(通過老疫苗儘快達到全民免疫)。”

對此,疫苗專家陶黎納(疫苗與科學)亦撰文指出,對付變異病毒,高濃度中和抗體可能是關鍵。“在抗病毒的中和抗體中都含有少量(如5-10%)的交叉中和抗體,所以高濃度中和抗體含有相應較高的交叉中和抗體,可能用飽和式攻擊方式搞定變異病毒。根據抗體衰減的曲線,高濃度中和抗體的維持時間也會大大超過普通濃度的中和抗體。同樣是濃度下降一倍,高濃度抗體的保護率下降不多,但中低濃度綜合抗體的保護率就會落在曲線斜率最高的部分,導致保護率急劇下降。”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