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颜值经济那些事儿
格隆汇 05-21 15:53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君固收覃汉 ,作者:覃汉、顾一格

作者:覃汉、顾一格

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关于颜值的讨论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

当“甜野男孩”丁真的意外走红引起全民热议,现象级综艺“浪姐”中姐姐们的冻龄秘笈火上热搜,杨幂参与的“漫画腰挑战”引发无数争议,脱发这一“头顶大事”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容貌焦虑”正在成为一种时代病。

为了变美,越来越多的人不甘于使用美颜相机,而是实实在在开始为颜值付费。在颜值赛道,千亿级别的市场正以30%的年复合增速迅速崛起。

1医学变美,立竿见影

这届年轻人,正在勇敢变美。

CBNData数据显示,“抗初老”的90/95后已经超越80/85后,成为线上抗衰老消费的主力军。91.3%的受访者考虑将医美作为抗衰办法之一,信任度远超护肤和健身。

医美不仅受到爱美人士的欢迎,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2021年初至今,爱美客、华东医药、朗姿股份、奥园美谷走出翻倍行情,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年内涨幅分别达66%和81%。

火爆的医美行情就像是去年白酒的翻版,医美也被称为女人的茅台。

事实上,医美和茅台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①成瘾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变美的人怎么甘心再次丑回去?

② 投资属性。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告诉我们,人们会对长得好看的人形成好的印象,也会在人品、能力等方面向好的方向推论。因此,投资医美就是投资自己。

③ 社交属性。如果你周围的人都变好看了,你能忍住不动心吗?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CAGR达28.54%,是全球医美市场规模CAGR的5倍。我国医美渗透率与美韩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根据是否需要手术,医美可以分为手术类(整形)和非手术类(轻医美)。其中,手术类医美主要包括割双眼皮、隆鼻、植发、吸脂和隆胸等;非手术类医美包括注射玻尿酸和肉毒素、光子嫩肤、皮秒和激光脱毛等。

相比整容动刀让人害怕又破费,轻医美创伤小、恢复期短,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不过,这些项目维持时间基本在1年以内,因此复购率极高。根据新氧的数据,平台用户复购率达92%,复购频次为3-6个月。

从医美产业链来看,上游为原料、药品和设备制造商;中游是医美服务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大型连锁医院、中小型民营医美机构等;下游主要是消费者和获客平台,包括垂直型医美电商和综合性平台。

产业链中游服务机构目前格局分散,由于行业不够规范且门槛较低,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大量黑医美,导致对上游的议价能力较弱,毛利率仅有30-60%。

不过,由于医美终端直接to C,消费者对终端具有黏性,终端有推广产品的能力。如果以终局思维来看,随着终端的不断整合,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不排除出现类似爱尔眼科的连锁医美机构龙头的可能性。

下游的垂直医美获客平台中,新氧市占率达49%。虽然毛利率高达80%以上,但销售费用率达40-50%,实际净利率远低于上游企业。

上游,是医美产业链利润的核心。

针剂和耗材研发资金和时间投入大,审批流程长,导致牌照壁垒高,上游针剂生产商议价能力强,毛利率高达90%。以爱美客的嗨体为例,2019年一支嗨体的成本为24.72元,出厂价352.61元,毛利率达93%。而针剂原料的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目前毛利率在70%-80%。

医美针剂的原料主要是玻尿酸和肉毒素。

玻尿酸是最受欢迎的入门级医美项目。医美中注射型项目占比一半以上,玻尿酸占注射型项目的六成多。可以说,玻尿酸几乎撑起了医美的半边天。 

玻尿酸,又叫透明质酸,天然存在于皮肤、关节、眼玻璃体等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流失,带来皮肤松弛、关节退化、眼睛老花等症状。

玻尿酸不仅可以用于骨科和眼科治疗,在医美领域还可作为隆鼻、垫下巴、丰唇用的填充剂。玻尿酸填充后会逐渐代谢,因此不是一锤子买卖。

玻尿酸还具有保水性,可以从周围吸取水分,达到保湿效果。从水光针到面膜,甚至淘宝卖的秋裤都有加玻尿酸。

所谓“万物皆可玻尿酸”,华熙生物就把玻尿酸开发到了极致。

作为玻尿酸原料龙头,华熙生物在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场的份额接近四成,如果算上2020年并购东辰生物收获的8%,华熙生物的全球市占率已接近行业半壁江山,是当之无愧的“玻尿酸原料大王”。

不过,玻尿酸原料的生产壁垒并不高,国内玻尿酸生产厂家已由2015年10家增长到现在的接近40家。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注射剂级玻尿酸原料价格为11.38万元/千克,较最高价格已下降92%。

为了寻求增长,华熙生物开始向C端寻求突破口。2012年和2014年,华熙生物分别切入医疗终端和功能性护肤品领域,打造出终端产品润百颜。并在2021年推出水肌泉矿泉水,形成了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四轮驱动”全产业链业务体系。

年报显示,2020年,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入翻倍,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8.6%暴增至2020年的51.3%,成为其第一大业务板块。

化妆品和食品都是相对竞争激烈的赛道,并且十分依赖渠道。华熙生物在to C渠道建设方面和其他玩家相比不占优势,反而拖累其销售费用率由2016年的14.6%上升到2020年的41.8%,蚕食了部分利润。

另外,由于口服玻尿酸的有效性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持,玻尿酸食品被质疑收取智商税。华熙生物在消费者的教育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不同于华熙生物向产业链下游拓展,收入更为多元,爱美客目前99%的营收都来自其功效各不相同的玻尿酸产品。

根据Frost& Sullivan数据,2019年爱美客玻尿酸产品销售额市占率 14%。排名第一的是华东医药代理的韩国LG伊婉,市占率达22.6%。

爱美客的优势主要在于其研发能力。玻尿酸产品属于Ⅲ类医疗器械,产品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以及长达5-8年的临床注册时间,一旦产品通过审批,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优势。

爱美客目前已经获批5款注射用玻尿酸产品,并于2019年取得了面部埋植线的注册证书。拳头产品嗨体是目前国内获批的唯一一款去颈纹的玻尿酸针剂,2017年上半年推向市场后迅速成为爆款,2017-2019年实现收入CAGR为167%,占据2019年公司营收的四成以上。

不过,依赖单一盈利支柱并非长远之计,爱美客的下一个增长点,也许就是肉毒素。爱美客在财报中表示,2020年与韩国Huons合作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获得临床试验许可。

肉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毒性十分强,1毫升剂量即可致死。肉毒素原本用于治疗肌肉痉挛等疾病,后来被用于医美领域,通过注射实现除皱、瘦脸、瘦腿等效果,复购率同样很高。

“比起爱情,我更相信肉毒素,因为每次必然有效。”《欲望都市》里的这句台词说出了许多爱美人士的心声。

和竞争激烈的玻尿酸市场相比,目前国内肉毒素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这也是医美巨头纷纷入局代理肉毒素的原因。

华东医药也与韩国Jetema合作获得了该公司肉毒素产品未来十年的独家代理权,预计2024年面向市场。

与爱美客专注自主研发产品不同,这家原本做医药代理和仿制药的老牌药企,通过买买买入局医美赛道。

早在2013年,华东医药就通过代理韩国LG化学的伊婉玻尿酸切入医美市场。2016-2019年,伊婉玻尿酸的销售金额都位居国内市场第一。此后,华东医药通过收购、参股和代理合作等方式,不断丰富国际化的医美产品线。

目前华东医药可谓是医美产品最全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中低端玻尿酸填充剂伊婉和即将于2021年下半年上市的“少女针”。其他产品包括肉毒素、美容线、嫩肤和身体塑形产品,将在2023-2024年陆续上市,未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2颜值不够,美妆来凑

玛丽莲梦露说:“口红就像时装,它使女人成为真正的女人。”

对于精致女孩们来说,口红就像是平凡生活中的一抹亮色。不论是工作见客户,还是朋友聚会,一只口红就能让人容光焕发,气场全开。对于直男们来说,纵然仙女色、斩男色、王鸥色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口红却取代巧克力,成为520送女朋友的最佳选择。

小小的口红背后是快速扩容的千亿级化妆品市场。2019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护肤品的市场规模是彩妆的4倍多,而彩妆的增速达27%,是化妆品市场整体增速的两倍。

要想了解化妆品行业的生意经,我们先来看看化妆品产业链。

化妆品产业链的上游是化妆品原料商和生产商,毛利率一般低于30%,液体黄金玻尿酸原料龙头华熙生物毛利率接近80%,算是一个例外;中游是品牌商,掌握着核心定价权,是化妆品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毛利率高达60%-80%;渠道商,包括代理和终端零售,构成了产业链下游的商品流通市场,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毛利率约为20%-40%。

高附加值的中游是一块肥肉。不过,目前国内高端化妆品市场被兰蔻、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垄断,这些国际大牌有长期铸造的品牌价值和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国产品牌想要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相对而言,在大众化妆品市场,国产品牌更容易靠制造差异化抢占增量市场、提升性价比把握下沉人群和互联网营销突围。

在内卷的护肤品红海市场,薇诺娜通过切入敏感肌护理细分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

《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女性敏感性皮肤发生率约为36%,也就是每3个人中就有1个是敏感肌。

根据欧睿数据,2019年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容量135.51亿元,2014-2019年CAGR达23.2%,远高于整体护肤品增速10.1%。

同时,皮肤敏感人群不会轻易更换产品,黏性非常高。薇诺娜复购率接近30%,是化妆品行业平均的三倍。

另外,定位“药妆”的薇诺娜或将成为医美的最佳辅助。随着医美的发展,见效慢的普通化妆品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而药妆概念的护肤品则可以和医美产生协同效应。

贝泰妮的股价一度创出新高,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股价却自2月以来节节败退,创出历史新低。

完美日记的崛起正好赶上了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视频化内容爆发的红利。

以“大牌平替”为卖点的完美日记迅速打开学生市场,通过小红书种草,抖音带货,微博炒作,快手下沉,聘请赵露思、罗云熙等流量明星代言,与国家地理、大英博物馆等IP跨界联名,打造反重力唇釉、动物眼影等概念产品。通过一整套疯狂营销的“互联网思维”打法,完美日记成为了美妆届的一匹黑马。

然而,这套烧钱的组合拳就像是一剂猛药。药效虽好,但边际效益递减。随着花西子、橘朵等新玩家竞相模仿, MAC、YSL等国际品牌发力新媒体营销,互联网的流量红利逐渐消退,获客成本水涨船高。

高昂的营销费用令完美日记不堪重负。2020年逸仙电商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72.6%。营销和管理费用高达55.6亿元,同比增长281%,净亏损高达26.9亿元。

消费品最重要的要素是品牌、产品和渠道。完美日记在渠道上采取DTC模式(Direct ToConsumer)遭遇流量天花板,没有建立品牌认知优势,低价+代工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只能被消费者抛弃。年报显示,“首次购买用户在次年至少复购一次”的用户增速从2019年的30.8%滑落至2020年的2.6%。

与美妆新势力完美日记不同,珀莱雅这个老品牌在产品和营销之间找到了平衡,走的更为稳健。由于珀莱雅已发布转债预案,关于她的故事我们将在第四部分详细展开。

3穿衣搭配,扬长避短

跟医美和化妆相比,穿衣搭配是最容易的变美方式。

从服装心理学来说,服装具有实用、审美和社会三大功能。除了抵御寒冷和装扮自己,衣服所传递的美好愿望和愉悦心情,不比一件高雅的艺术品、一顿美味的晚餐和一场净化心灵的旅行少。这也是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的原因。

事实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2020年,中国服装鞋履市场规模达3400亿美元,占全球的24%,服装出口金额达1400亿美元。

在生产端,我国化纤、纱、布、呢绒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拥有集纺织原料加工、服装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服装制造商申洲国际就是通过为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彪马等品牌代工,成为了中国服装行业的“隐形巨头”。凭借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公司毛利率稳定在30%附近,净利率超20%,市值突破2700亿港元。根据胡润研究院2020年的数据,申洲国际马建荣家族的身家高达630亿元,成为中国服装行业首富。

不过,制造业代工往往是“微笑曲线”中附加值最低的部分,靠代工贴牌崛起的好公司还是少数。

在服装产业链中,上游是棉花、化纤等原材料的供应和服装制造,毛利率约为20%-30%;中游是品牌商,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品牌运作、产品研发和渠道管理,毛利率达40%-80%;下游是渠道分销商,毛利率在20%-50%之间。显然,服装产业链中游的品牌商占利润大头,打造品牌才是关键。

虽然和医美、化妆品相比,服装更加刚需,但服装的生意却不好做。

在供给端,中国服装市场长期以来被洋品牌攫取。在运动服饰赛道,耐克和阿迪达斯分庭抗礼,占据四成以上份额;在高端奢侈品赛道,中国市场是Moncler、加拿大鹅、Gucci、LV等品牌的核心增长引擎。

在需求端,时尚潮流的不断变换导致消费者的需求难以预测。时尚潮流的话语权被国际大牌所掌握,国产品牌缺乏创新力,追逐潮流的速度跟不上消费者口味变化。拉夏贝尔就是盲目模仿ZARA导致库存高企,抽干公司现金流。

随着Z世代的消费力量逐渐崛起,“国潮”之风大肆袭来。成长在祖国强盛时代的年轻人,具有空前绝后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他们不盲目崇拜洋品牌,崇尚个性,更重视产品的精神价值。国潮,成为了新的风口。

最先走上转型之路的是李宁。

2018年的纽约时装周上,李宁以“悟道”为主题的服装令人耳目一新,一经亮相就引起了轰动。借着国潮复兴的东风,李宁顺势推出“中国李宁”子品牌,打造针对年轻人的高端潮牌产品线。

虽然“中国李宁”目前在李宁总营收中占比并不高,但其最大的成功在于将中国元素与李宁的“体育基因”相融合,使李宁整体的产品定位大幅提升,带动了其整体的盈利水平。

李宁的成功引来了各大品牌的竞相模仿,太平鸟、波司登都抓住了国潮崛起的机遇,成功实现了转型。太平鸟由于发布了转债预案,我们将在第四部分进行解读。

另一个成功逆袭的国货之光安踏,则是通过“蛇吞象”式反向并购,稳居国产运动品牌老大地位。

安踏的洋品牌收购之旅从2009年收购意大利运动品牌斐乐开始。安踏将斐乐定位于高端运动潮牌,进行全渠道直营改革,进军一二线城市,并将其采购、制造和经销环节与安踏整合。斐乐很快扭亏为盈,成为安踏最强大的现金牛。

2020年,斐乐在营收方面的贡献占总收入的接近一半,已经超过了安踏主品牌的44%;2020年,斐乐的毛利率接近70%,而安踏主品牌的毛利率仅为45%。

尝到了并购斐乐成功的甜头,安踏随后将多个洋品牌并入麾下。

2019年,安踏收购了芬兰体育巨头AmerSports 58%的股权。Amer Sports旗下拥有始祖鸟、萨洛蒙、威尔逊、阿托米克、颂拓等13个知名户外运动品牌,产品线覆盖全面,在高尔夫、高山滑雪、越野滑雪、滑板、越野跑装备、潜水等细分领域位居前列。

有着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作为大后方,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多品牌运营实现运动生活场景的全面覆盖,加上强大的品牌运营实力和前瞻的战略眼光,安踏的未来潜力巨大。

4颜值赛道的转债标的

颜值赛道的转债较多,我们挑出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标的进行分析。

前面我们说过,珀莱雅靠的是产品和营销两条腿走路。

首先,珀莱雅注重产品研发,公司研发人员196名,依靠自建的产能研发生产,对产品品质把控能力较强。

产品策略方面采取大单品增长+爆品引流。和持续推出爆品的“美妆界ZARA”完美日记相比,珀莱雅清醒的认识到大单品才是品牌的基本盘。

珀莱雅的大单品包括抗氧抗糖的“双抗”系列、抗衰祛皱的“红宝石”系列等,每个系列先推出精华,如果消费者反响较好就推出同系列的水、乳、霜,把一条线打通。推出爆品是为了引流到大单品上,比如2018年的泡泡面膜,上市当月销售额超7000万元,增加了品牌的曝光度。

为了全面覆盖中高低端市场,珀莱雅开始打造品牌矩阵。除了针对年轻白领女性的主品牌珀莱雅,还有定位学生人群的价格相对较低的悦芙媞,对标修丽可的高端功能性护肤品牌科瑞肤CORRECTORS,新国风彩妆品牌彩棠和朋克风小众彩妆INSBAHA原色波塔。2020年彩妆品牌实现收入4.65亿元,虽然只占总收入的十分之一,但增速高达182%。

在营销方面,珀莱雅自建内容团队,从文案到视频亲力亲为。

除了KOL种草、冠名综艺节目、跨界IP合作、抖音直播带货等花样玩法,珀莱雅还擅长制造现象级情感营销。

2021年1月,珀莱雅将大学毕业生的真实个人经历创作成82幅插画,在重庆网红地铁站——红土地站进行投放,鼓励毕业第一年的年轻人勇敢“与新世界交手”。

3.8妇女节,珀莱雅联合中国妇女报发布一条短片,鲜明表态“性别不是分界线,偏见才是”,迅速引爆全网传播。

在刚刚过去的520表白日,珀莱雅在一条视频中喊话“致爱里的勇敢者,敢爱,也敢不爱”,建立起品牌和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如此卖力营销导致珀莱雅的营销费用在营收中占比较高,达到40%。不过,高营销投入是化妆品行业的普遍现象,珀莱雅营销的钱没有白花,做到了增收又增利。

2020年,服装行业是受疫情打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太平鸟却实现了逆势爆发,业绩增速远高于同行。

太平鸟的业绩这么能打,一方面在于其早早将业务搬到了线上。早在2016年,当其他品牌还在专注线下门店扩张时,太平鸟已经开始发力新零售渠道。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实体门店几乎全线瘫痪,以电商为核心的零售模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另一方面,太平鸟乘上了“国潮”的东风。2018年9月,太平鸟提出“太平青年”这一概念,开始全面推动品牌的年轻化升级,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流量明星代言、IP跨界合作、KOL带货,太平鸟在年轻人的世界里玩的风生水起。

与太平鸟聚焦Z世代年轻消费者不同,比音勒芬赚的是中年男人的钱。看看白酒、汽车和电子烟的销量,就知道中年男人的钱同样好赚。

动辄上千元的Polo衫瞄准的是高净值商务人士和高尔夫球爱好者。《三十而已》中顾佳和许幻山参加的富商高尔夫聚会时,穿的不是RalphLauren,而是比音勒芬。

比音勒芬成立于2003年,创始人是以代理销售高端男装起家的温州老板谢秉政。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股价翻了三倍。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元。

比音勒芬的过人之处在于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很高。2020年其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9%和25%,远高于太平鸟和海澜之家,甚至比网红瑜伽服品牌Lululemon还要高(2020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6%和13%)。

比音勒芬为何如此赚钱?

首先在于精准定位。比音勒芬的目标客户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年男性,他们对价格敏感度低,对品牌忠诚度高。由于没有太多时间挑选衣服,他们只买自己认准的品牌,消费场景往往是商旅中途径的机场和高铁站,这里也是比音勒芬终端门店重点覆盖的场所。

其次在于“哑铃型”的业务模式。公司负责产品设计、品牌运营和销售渠道管理这些高附加值的环节,将产品生产、配送等环节外包。

市值113亿的比音勒芬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做到了小而美。而另一家服装巨头海澜之家则面临着品牌老化的问题。

一方面是没有及时把握电商红利。海澜之家85%的营收来源于线下,线下业务遭到疫情的重创。2020年海澜之家营收同比下滑18%至180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44%至18亿元。

另一方面,海澜之家的产品面临设计和质量的灵魂拷问。

海澜之家走的是“平台+品牌”的轻资产连锁经营模式。公司旗下各品牌独立运作,负责产品设计并交付生产商生产。公司向上游供应商采购主要采用可退货模式,卖不掉的商品可剪标后退还给供应商,将滞销风险转嫁给上游。

下游销售端线上为直营,线下主要为加盟。加盟店的管理为委托代销的“类直营”模式,加盟商不用交加盟费,不承担存货风险,商品卖出后双方按照约定进行利润分成。

服装行业最大的痛点库存高企,似乎在海澜之家这里解决了。不过,虽然不可退货存货只占存货的一小半,海澜之家的存货跌价损失依然可观。2020年存货跌价损失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17%,高于太平鸟的1.23%和比音勒芬的2.65%。

归根到底,这种轻资产模式虽然利于门店快速扩张跑马圈地,但并不能解决如何赢得消费者的问题。

为了扭转颓势,海澜之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孵化黑鲸、OVV女装、英氏童装等品牌,打造定位不同人群的品牌矩阵;开始年轻化转型,与李小龙、黑猫警长等IP合作;发力电商渠道,开启直播带货。

处于转型期的海澜之家是否能撕掉“男人的衣柜”标签,成为“全家的衣柜”,值得期待。

5结语

好看的衣服永远是下一件,喜欢的口红永远是下一只。在变美的路上,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只想全部拥有。颜值赛道的迅速扩张,体现的是消费者对美的无限追求。

不过,光有好看的皮囊还不够,有趣的灵魂也很重要。毕竟,好看的皮囊可以通过医美快速实现,而灵魂的雕刻却要终其一生的时间。(完)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