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上海證券報,作者:羅茂林
隨着“五一”黃金週的日益臨近,旅遊板塊再次受到市場關注。
與此同時,投資者更關心的是,隨着一季報陸續披露,文旅板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究竟如何?即將到來的最強“五一”黃金週能否進一步加速板塊的復甦?
經歷了去年一整年疫情的衝擊,“業績修復”成為今年A股文旅板塊的主題。
市場的價格總是最靈敏的風向標。今年以來,在大盤整體下調的背景之下,整個文旅板塊開啟了修復上漲的通道。
根據Choice數據,截至4月19日收盤,23家A股上市文旅公司中今年僅一家股價出現回調,其餘均不同程度上漲,其中西域旅遊漲幅超過80%。
截至4月19日,文旅板塊公司年內漲跌情況
股價是市場預期最好的反映,而預期最終仍需要在公司的業績中尋求兑現。
然而,從目前已披露業績的公司來看,“虧損”仍然是一季度文旅企業的現狀,9家公司中預計虧損的達到7家。此外,還有數家公司的業績儘管沒有披露,但種種跡象亦表明,今年一季度仍不太可能扭虧為盈。
“疫情真正緩解應該説是在今年春節後,經歷了春節這樣大規模的人羣流動,國內防疫態勢依然整體穩定,此後整個旅遊行業才能算得上是真正開始規模性回暖。”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一季度疫情對於旅遊行業的影響仍在繼續,不過整體公司經營已經開始止跌反彈。
不過,止跌反彈的進度存在差異。
具體來看,在整個板塊中,擁有免税業務的中國中免恢復最為強勁。受益於去年海南免税業務的迅速增長,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81.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7.4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8.71億元,實現扭虧為盈的轉變。
在國內旅遊業務方面,雲南旅遊率先宣佈扭虧為盈。一季度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340萬元-500萬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鉅額虧損,雖然盈利的數額不大,但是絕對意義重大。
除此之外,其它旅遊公司一季度雖然仍然虧損,但整體虧損幅度有所收窄。但對於部分主營業務為海外旅遊的公司來説,由於目前國外疫情情況依然嚴峻,公司業績的恢復依然需要一定時間。
即將到來的“五一”黃金週能否為文旅行業的復甦再添上一把火呢?眼下,出行預訂的高峯已初步顯現。
由於“5月1日”火車票最早的發售時間為4月17日,因此 “火車票難買”近日一度登上熱搜。
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晚間20:30左右,全國已發售4月30日車票290萬張,是2019年同期的3倍以上。同時,機票也出現了火爆爭搶的情況。根據攜程方面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五一”多地部分航班經濟艙已售罄,機票訂單量已經趕超2019年同期水平,增長23%。
從此前清明節假期的情況來看,國內旅遊就已經恢復到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數據顯示,清明假期國內旅遊出遊人次已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94.5%,同時遊客出遊半徑明顯增大,跨省遊遊客比例達17.3%,較春節假期高出5個百分點,創下疫情發生以來假日旅遊新高。不過,在旅遊收入上,仍然只相當於疫情前約六成。由此可見,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長線跨省遊仍未完全復甦。
而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近期發佈的《2021年第一季度旅遊經濟運行分析與上半年趨勢預測》顯示,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國內旅遊人數6.97億人次,同比增長136%;國內旅遊收入0.56萬億元,同比增長150%;預測2021年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17.22億人次,同比增長85%;國內旅遊收入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山西證券最新研報表示,“五一”黃金週在即,受益於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利好影響,一季度旅遊經濟運行好於預期,復甦向上的基本面進一步穩固。進入二季度,居民出遊意願不斷升温,各地圍繞旅遊項目的投資也愈發活躍,行業復甦進程不斷提速。進入二季度傳統出遊旺季,旅遊業對復甦充滿了期待。
天風證券最新研報認為,清明假期旅遊恢復態勢明顯,預計“五一”旅遊需求持續釋放,未來旅遊行業復甦確定性明顯。在投資標的選擇上,推薦具備核心優質旅遊資產和有能力承接全國旅遊需求的景區。此外,研報還認為,海南島作為優質旅遊目的地,保持對遊客持續吸引力,未來發展確定性高。海外疫苗接種比例提升,國際客流有恢復趨勢,利好離島免税、機場免税、市內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