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淨利潤暴跌90%!海底撈神話破滅,2月以來股價累跌超35%!
格隆匯 03-24 15:03

火鍋界“一哥”海底撈昨晚發佈財報後,今日股價應聲下跌。

截至發稿,海底撈跌至0.5%,現報54港元/股,創去年12月以來新低。成交額6.5億港元,最新總市值2862億港元。自2月中旬漲至高點85港元后,海底撈股價便陰跌不止,至今跌幅累計超過35%。

1 營收增長,淨利暴跌

具體來看海底撈這份財報。2020年,海底撈營收為286億元,比2019年增長7.8%;全年淨利潤3億元,同比2019年下降86.8%。

 數據來源:公司公吿

分業務來看,海底撈2020年的餐廳收入為274.34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為95.9%,同比去年增長7.2%;外賣業務雖然增幅較大,達到60%,但佔比較低,全年收入7.2億元,營收佔比從去年的1.7%增長至2.5%。

由此而言,海底撈的全年營收增長,主要是由餐廳業務擴張驅動。

截至2020年年底,海底撈餐廳數為1298家,相比上年同期的768家增加了530家。其中1205家位於中國大陸,93家位於中國大陸以外14個國家和地區。

從2016年開始,海底撈門店擴張加速。與此同時, 其全年業績增長也駛入快車道。2018年和2019年,海底撈年度營收增速都接近60%。2020年,海底撈新開業544家門店,繼續刷新近年來新高。

數據來源:公司公吿

分地區來看,海底撈在一線城市有255家餐廳,去年收入59.3億元,平均一家店貢獻營收2325萬元;二線城市有499家,營收為112.7億元,佔比40.9%,平均一家店貢獻營收2258萬元;三線以下城市451家,總收入81.43億元,平均一家餐廳貢獻營收約1805萬元。

總結而言,海底撈在二線城市佈局最多,在盈利能力方面,一二線城市差別不大。

至於全年淨利潤虧損,則主要是由於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淨虧損9.65億元。也就是説,海底撈全年的盈利,主要是靠下半年掙回來的。

2020年由於疫情爆發,導致在一段時間內全國線下餐廳關閉及客流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降了16.6%。

這也是海底撈去年上半年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2020年,海底撈的平均翻枱率從2019年的4.8次/天降為3.5次/天。

去年1月26日,海底撈宣佈暫停中國內地所有門店,直到3月12日起,才恢復首批85家門店的線下營業。下半年隨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餐飲業經營回暖,海底撈隨之加快開店速度,因此下半年業績扭虧為盈。

但是,雖然海底撈近年來加速擴張,但淨利潤率卻逐年下跌。2016年,海底撈銷售淨利率為12.5%,2019年降至8.8%,到了2020年,則已經低至1%。

 數據來源:IFinD

2 成本壓力大

海底撈總體業績不及市場預期,還有成本方面的因素。

前幾天,海底撈將自助小料裏的牛肉粒換成外觀相似的“味伴侶”登上熱搜,引起網友熱議。從財報來看,海底撈的這一做法其實有跡可循。

2020年,海底撈的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同比上漲9%,至122.61億元;員工成本同比增長21%,至96.76億元。

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業務擴張及抗疫所用的消殺類物料耗用增加。但同時也反映了海底撈在加速擴張的同時,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短板。

為了應對成本上升,除更換自助小料外,海底撈還曾在2020年4月將部分菜品價格上調6%,但在引起輿論熱議後致歉,並將價格調回原水平。

然而,2020年,顧客在海底撈的人均消費價格還是從105.2元漲到了110.1元。

同樣存在類似問題的還有頤海國際。

和海底撈一樣,昨晚發佈業績後,頤海國際今日同樣大跌10.6%,股價現報88.6港元,成交額25.65億港元,最新總市值927.55億港元。

數據顯示,頤海國際2020年實現營收53.6億元,同比增長25.2%。全年淨利潤實現9.8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23.6%。

從數據上來看,頤海國際去年表現還算差強人意,但問題在於,該公司上半年與下半年之間的業績表現存在明顯的割裂。

上半年,頤海國際的營收增速為33.9%,下半年降至19.6%;歸母淨利潤增速也從上半年的47.8%暴跌至下半年的8.2%。而下半年業績明顯放緩的原因,一方面是受關聯方拖累、另一方面則是下半年銷售費用率大幅上升。

頤海國際為海底撈持續供應火鍋底料等產品,是後者的主要供應商之一。2020年,頤海國際向關聯方(主要指海底撈集團以及蜀海供應鏈集團)銷售收入為14.24億元,同比降低14.4%。

數據顯示,上半年,頤海國際的銷售費用為2.1億元,下半年則暴漲至3.5億元;另外,2016年,該公司的銷售費用為1.3億元,2020年已增至5.6億元。

 數據來源:IFinD

與之相似,海底撈的銷售成本也從2016年的31.8億元增至2020年的122.6億元,4年之間幾乎增長了4倍,遠高於營收增長速度。

餐飲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及房租成本高,在翻枱率下降的情況下,呈上升趨勢的成本進一步擠壓利潤。在這種情況下,靠“無限開店”實現營收增長的模式,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

3 結語

自2020年3月觸及27港元的低點以來,海底撈股價一路上漲,到今年2月17日達到近86港元高點,累計漲幅近200%,市值達到4547億元。之後便一路走低,截至今日,市值蒸發超過1700億元。

海底撈的股價走勢,反映了去年機構抱團炒作龍頭股,及今年以來港交所上調印花税,市場對貨幣政策收緊有所預期,導致南下抱團資金瓦解的趨勢。

並且,去年主力資金的抱團已經將海底撈的估值炒上了天,即使其股價跌了一個多月,估值仍維持在較高的位置。

 數據來源:IFinD

今年以來,奈雪、喜茶、嘀嗒出行等眾多明星公司將登陸港股,嗶哩嗶哩、百度等中概股迴歸潮仍將持續。資金是否還會繼續抱團估值超高的海底撈,不好説。一旦高估值邏輯遭到破壞,意味着這場擊鼓傳花的遊戲即將走到尾聲。

更何況,海底撈還面臨着九毛九、百勝餐飲、呷哺呷哺等老對手,和大龍燚、巴奴等後起之秀的圍攻。如今的海底撈,也許並不能説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