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慘烈!基金擠兑引爆新能源車爆跌
格隆匯 03-08 15:41

A和港股的新能源汽車,還在繼續被血洗。

整個港股汽車板塊開盤跳水,早盤跌幅不斷新低,跌幅一度接近8%。其中的比亞迪、長城、吉利等整車個股暴跌超過6%,以及賽晶科技、英恆科技、力勁科技

我大A股的汽車整車板塊也是一波大跌的行情。此前熱門的個股,例如比亞迪和長城汽車跌幅靠前。

不過好消息是江鈴汽車錄得一個漲停。

比亞迪最近喜事連連,除了獲得高瓴的加倉之外,2月銷量同比增長了2.8倍之多。而這還沒來到比亞迪以往銷量最高的季度末。

與此同時,比亞迪的秦PLUS DMi車型在3月8日上市。

但這一次,基本面並沒有什麼egg用。比亞迪今天以0.64%的漲幅開盤,然後就變成了潛水艇,一度跌到7%的位置;公司A股股價今日則一度接近跌停。

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也很牛X。

兩者都擁有一大堆的自研技術,按理來説應該在2021年即將到來的新能源車“軍備競賽”中,擁有強勁的競爭優勢。

可惜目前長城汽車今天港股已經跌超8%,A股目前則是跌去了7.7%。

港股吉利汽車也已經跌去了7%。

再看看一些產業鏈個股。開關和功率半導體技術能夠應用在CERN粒子對撞機技術上的賽晶科技,今天早盤跌了9%。

從2020年到今年1月份,公司股價已經漲了快2.5倍。

可是從今年年初的高點計算,賽晶科技已經跌去了超過30%的市值。

汽車電子化解決方案提供商英恆科技今日一度跌近10%。

公司今年暴漲了2倍之後,在2月下旬開啟下行通道,跌去近40%的市值。

為特斯拉提供壓鑄機的力勁科技今日一度跌超13%。

公司股價從2020年底至今上漲了10倍有餘,但與其他港股汽車板塊個股相似,在2月開始暴跌,市值從高點已經回撤25%。

A股動力電池原材料供應商贛鋒鋰業跌近9%。

充電樁概念特鋭德跌超8%。

 

下行預期引發基金“踩踏式”擠兑

 

這些公司,要説業績面上有多大的問題,其實也不明顯。在暴跌的這些個股中,還不乏行業內的龍頭公司。

全球新能源車板塊這半個月的動盪,或許能解釋這波股價暴跌的邏輯。

春節過後,港股也曾迎來一波“開門紅”,不過也僅僅是開門而已。進入2月份之後,市場對中美兩國市場流動性收窄的預期增強,市場對股票資產收益的預期出現了較大分歧。新能源汽車作為行業內估值較高的板塊,拉低了投資者的風險回報率,首先成了受害者。

回顧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堪稱全球資本市場的“最牛板塊”,尤其是從12月份開始,市場波動明顯,順週期、光伏、新能源汽車等各種題材依次上漲。A股的寧德時代全年漲幅超過230%,締造出七位百億富翁;港股的比亞迪苦盡甘來,漲幅517%,問鼎中國第一車企市值;美股的特斯拉更是創下770%漲幅,一騎絕塵,將馬斯克送上世界首富的寶座。

於是新能源和新能源車相關ETF去年受到熱捧,資金在年底前後跑步入場。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21日,排名前三的基金是農行匯力趙詣管理的三隻基金,分別是農行匯力產業4.0、農行匯力新能源主題和農行匯力研究精選,收益率分別達到153.46%、152.56%和142.87%。

趙詣藉此也一舉打敗去年GF基金劉格松所創下的輝煌,成為2020年的冠軍經理。從他管理基金的尷尬來看,他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光伏產業和軍工產業。以中國農業銀行匯理實業4.0為例。其尷尬股包括寧德時報、贛豐鋰業、隆基股份。

基金購買熱潮的鼓動下,去年全年共發行基金1408只,規模接近3.1萬億元,其中股票類產品790只,佔新發行基金數量的56%

可是市場的熱情來去匆匆。

交易邏輯遭遇流動性收窄預期的“釜底抽薪”,被爆炒的情緒快速降温。

市場的悲觀預期,直接導致上週美股新能源車板塊的下跌趨勢確立,特斯拉和中概股造車三劍客“蔚小理”跌幅明顯。美股的估值錨暴跌,A股和港股也遭殃及。

在疫苗的推出和全球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短期之內,市場流動性收窄的預期不太可能降温;無論是股市還是基金市場,獲利盤出貨將會持續對高估值板塊造成下行壓力。

市場開始發生連鎖反應,導致對基金贖回的預期增強。指數盤中弱反後,再次加大了下殺力度,目前創板指數再次大跌近5%,大盤指數跌幅也達近2%這種跌法,極有可能引發基金贖回—拋售—再恐慌贖回—再無奈拋售套現的惡性循環,進而引發“踩踏式”擠兑

 

長期內仍是厚雪長坡?

 

不過長期來看,全球主要汽車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還遠沒有飽和,預計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佔全球汽車銷量的比重僅為30%左右。

image.png

在歐洲,2020年的劫數意味着“碳中和”過渡階段的尾聲,接下來歐洲各國對減少碳排放的要求只會更嚴——2019年橫掃歐洲市場的特斯拉,在2020年迎來市場份額的下滑,原因是嚴格的碳排放標準,讓大眾、雷諾等更多本土車企開始加緊發展新能源車。2020年歐洲曾短暫超過中國,稱冠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榜。

在美國,新任美國總統拜登的氣候議程,將推動控制美國政府所有三個部門的民主黨,採取更多行動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中國市場則是第6年蟬聯全球新能源車銷量No.1。回顧“十三五”時期,國內政策補貼方向主要為風光及新能源汽車,風光及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在補貼的幫助下迅速進入景氣週期。展望“十四五”,我國風光將全面進入平價階段,新能源汽車補貼也將逐漸消失,儲能前期扶持不足,未來政策加碼可期。

image.png

經過2020年的一波“戴維斯雙擊”之後,2021年將是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一年。特斯拉、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逐漸站位腳跟;福特、大眾、雷諾、比亞迪、長城、吉利等轉型成功的車企將帶着自研技術繼續在賽道上加速狂奔;廣汽、北汽、上汽、江淮、長安等等傳統車企與科技巨頭、新勢力之間的合縱連橫也將加快切入賽道的腳步。隨着玩家實力的增強,新能源汽車賽道勢必迎來激烈的競爭和淘汰。

短期內市場情緒降温,造成市值的波動,可能會對一些資金鍊緊張的公司造成影響。如何引導市場情緒、切斷對流動性收窄預期造成的惡性循環,進而避免出現金融市場發生“踩踏事故”,需要考驗監管者的智慧。

但長期來看,新能源車行業的基本面沒有惡化,投資回報仍然可觀。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