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春節檔盛宴開啟,哪些影視公司能打好翻身仗?
格隆匯 02-12 12:19

這或許是最貴的一次春節檔了。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止2月12日早上11點,今日大盤達12.29億。其中,《唐人街探案3》共446.9萬人想看,預售總票房超7億。預測總票房58.92億。《你好,李煥英》116.2萬人想看,預售票房1.74億,預測票房23.16億。《侍神令》53.8萬人想看,預售票房4451.3萬,預測票房4.63億。

沉寂一年的春節檔,正等待着一次巨大爆發。等待爆發的不止是一檔影片,而是背後的影視公司。

在電影行業普遍面臨虧損的當下。而對於眾多影視投資公司而言,因去年業績不達標,只能寄希望於今年能打響“頭炮”。

隨着春節檔第一天,萬達電影、北京文化、光線傳媒、華誼兄弟等公司的市場關注度也逐步攀升,誰能把握住春節檔,好一個故事,創造票房神話,誰就能勝利。

由此看來,今年春節檔的背後是影視公司的一次翻身仗。

押注《唐探3》,萬達復甦可期?

大年初一,《唐人街探案3》以IMAX格式登陸影院,和普通熒幕相比,IMAX的視覺畫幅要擴大26%。電影裏,東京街頭爭鬥的鏡頭讓人過目不忘,400多位演員同時打架,秋葉原也為此封路兩天,只為還原繁華東京景象。

迄今為止,全球只有四部電影全片都使用IMAX拍攝,《復聯3》《復聯4》《八佰》,還有今年的《唐探3》。

積壓一年的《唐探3》並沒有被唱衰,相反,這款頂流大IP依然激起了觀眾的熱情,在預售啟動後36小時後,《唐人街探案3》總票房破億,一騎絕塵,創造國產電影預售最快破億紀錄。

貓眼專業版的數據顯示,《唐人街探案3》在2月12日上映首日票房遙遙領先,成為春節檔的最大熱門,累計票房7.19億元,預計其總票房將達58.92億元,近三倍領先於排名第二的《你好,李煥英》。

從票房數據來看,觀眾自然是買賬的,不過《唐探3》背後的主要投資方萬達電影能否藉此復甦,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值得注意的是,萬達電影這兩年並不好過。

2019年,萬達電影遭遇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虧了47.29億元。今年一月底,萬達電影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預吿》,顯示預計2020年歸母淨利潤將虧損61.5億元至69.5億元,相比上一年同期的47.29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短短兩年時間,萬達電影累計虧損近百億。

此外,萬達電影的現金流也面臨危機。2020年11月9日,萬達電影公吿稱,以14.94元/股發行價非公開發行1.96億股,向8家投資者募資29.29億元,實際募資淨額28.96億元。此舉釋放出萬達電影面臨流動資金短缺的信號。

押注院線,持續擴張,進行全產業鏈的佈局,近兩年萬達電影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依然逆勢擴張,再加上內容上的單一,除了《唐人街探案》系列並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作品,種種原因造成了萬達業務上的困境。

前幾日,有消息稱《唐探3》成本相當高,在13億左右,票房要超過40億才能回本,對此官博闢謠稱其總成本13億的言論是虛高成本的不實言論,已涉嫌侵犯電影出品方的合法權益,他們將保留追究相關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唐探3》的總成本也在7、8億左右,票房達到20億才有可能回本。受春節期間電影院疫情防控的的政策影響,《唐探3》也面臨着票房收入不穩定的風險。

對於萬達電影而言,距離走出困境,差的不僅僅是一部《唐探3》。面對業務上的困頓,《唐探3》即使拿到了20億的票房,對於萬達電影依然是杯水車薪。

《侍神令》能助華誼兄弟翻身嗎?

2月1日,深交所向華誼兄弟發出關注函,稱針對1月29日晚間披露的《2020年年度業績預吿》,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7.9億~9.8億元。

從2018年開始,華誼兄弟三年虧出至少58億元。

作為最老牌的影視產業公司,“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這幾年日子並不好過。

除了連續三年虧損,還觸及退市風險、遭遇行業寒冬、資本撤退……

與此同時,華誼兄弟也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華誼兄弟持有貨幣資金僅為4.12億元,而長短期借款和債券合計達34.54億元,其中短期借款21.92億元,1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2.75億元。

2020年,雖然《八佰》總票房超過31億元,而《金剛川》同樣以11.2億元的票房成功拿下第4位的成績。在賀歲檔,華誼兄弟則憑藉小成本喜劇電影《温暖的抱抱》以小博大,再次斬獲超8億票房成績。

但三部票房過億的爆款電影都沒能阻止華誼兄弟鉅虧,春節檔成為了華誼兄弟不得不戰的一役。

自從2017年的《西遊伏妖篇》後,華誼兄弟曾在2018~2020年連續三年缺席春節檔。

在沉寂三年之久後,此次華誼兄弟將在此次春節檔中作為《侍神令》的出品公司及《你好,李煥英》的聯合出品方出現。

《侍神令》改編自遊戲《陰陽師》,製作團隊由陳國富、張家魯監製,李蔚然執導。主演更是請來了陳坤、周迅、陳偉霆。

光看卡司陣容,完全不輸春節檔任何一部電影。

《侍神令》的原聲音樂則由梅林茂親自操刀,他本人曾為《花樣年華》、《十面埋伏》、《一代宗師》等電影配樂。

後期製作《侍神令》則有ALPD激光放映技術的加持。

從主創陣容到製作水準來説,包括遊戲IP擁有的龐大受眾羣體,《侍神令》足足得到了華誼兄弟的重視。

從最新票房來看,目前《侍神令》累計票房4554.3萬,綜合票房佔比4.0%,暫排名第五。

《侍神令》能助華誼兄弟翻身嗎?

持續虧損,北京文化的至暗時刻

北京文化擁有票房第一的《戰狼2》和票房第三的《流浪地球》,但也沒有逃脱虧損的困境。

2019年全年虧損23.86億。2020年1-9月實現營收13,081,064.68元,同比下滑98.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16,899,527.66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其中第三季度虧損52,601,209.58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

近兩年,虧損是北京文化的關鍵詞。

除虧損外,北京文化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連發三份公吿,包括涉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收警示函、股東減持,爆響新年第一雷。

其中2018年信息披露違規,公司多計營業收入4.6億元,多計淨利潤1.91億元。其次,因鄭爽事件導致其參演的相關作品無法播出,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北京文化又背上了一筆5億元的貸款逾期。

近兩年北京文化彷彿迎來了至暗時刻,大環境的打壓加上自身的業績持續低迷,北京文化急需一個翻身的機會。而這個機會或許可以落在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

《你好,李煥英》改編自賈玲同名小品,由賈玲執導並主演,同時邀請到沈騰和張小斐主演。似乎在演員陣容上得到了票房保證。而且同名小品收穫了全網7億的點擊量,獲得良好口碑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截至2月12日早上八點。從預售票房來看,排名第二的《你好,李煥英》和排名第一的《唐人街探案3》相差近一倍,《你好,李煥英》的預計票房在23.16億。而電影拍片也相差一倍,在首日拍片中佔比20.1%。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票房超20億的電影只有十八部,遠超上映前的對標電影《夏洛特煩惱》。如果能一舉拿下票房榜前二十,《你好,李煥英》穩賺不賠。

據公開資料顯示,《你好,李煥英》共耗資3.8億成本,並落在春節檔上映,足以證明此部電影對於公司內部而言也是一個重量級影片。老少皆宜,有喜有悲的影片,最適合春節檔放映,而且同期競爭票房的電影均和《你好,李煥英》的題材相差甚遠。北京文化作為第一齣品方,有可能通過《你好,李煥英》扭虧為盈。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文化曾斥巨資30億製作《封神三部曲》,並邀請到黃渤、陳坤、袁泉等人蔘演。知名電影明星加上神話主題,本應該是毫無失手的。但按計劃在2020年上線的第一部卻遲遲不見蹤影。

由此看來,一部《你好,李煥英》並不能幫助北京文化的打好翻身仗。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