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VC們,該賣電動車股票了吧?
格隆匯 01-31 14:21

新資本進入,最近造車的公司們又“活躍”起來。法拉第未來(下稱“FF”)將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估值34億美元,將和吉利汽車在中國某一線城市建立合資公司;零跑汽車拿到合肥政府參與的43億B輪融資;一度被傳要破產的拜騰汽車,獲得富士康2億美元以及其他資源支持;恆大汽車再次引入了260億元資本;百度聯合吉利組建新的造車公司。

好不熱鬧。

以前的互聯網公司拿到風險投資來持續迭代產品,如今互聯網汽車沒有產品,還能持續拿錢,這是“新常態”。但只要你畫了產品的餅,早晚得接受市場審核——你到底有沒有造車能力。

近期活躍的造車公司裏,除了零跑(去年賣了1萬輛車),FF、拜騰和恆大汽車都有“樣板車”,沒有量產。以至於,在恆大的引資公吿後,投了理想汽車的美團創始人王興當即發了狀態,表示“恆大汽車未來兩年的走向可以用來校驗世界觀。”威馬汽車的創始人沈暉也發了個微博:“恆大汽車就差汽車了”。

恆大汽車有“最大房企”託底且不説。賈躍亭和FF的故事三年講了三遍,依然有人買單:與一家上市公司成立中國合資公司,得到地方政府資源支持,就可以進入FF的量產階段。2018年與恆大在廣州,2019年與第九城市在內蒙古(後來內蒙古稱只是“口頭會談過一次,再也沒接觸”),現在是吉利和珠海(也有報道稱,珠海國資只是“談了談”)。

原本能造出車、有量產能力、銷量不錯、公司業績以及運營管理能力,才是市場衡量一家公司的參考標準。但現在,沒有造出車不重要,資本同樣會湧入,甚至可以直接去二級市場募資,股價還飛漲。能不能造出車,並不是妨礙為夢想“窒息”的理由。商業邏輯已經在這個市場失效。

某位國資投資人吿訴我,資本追捧這個板塊是理所當然,理由是“新興產業、大國博弈”,他認為,接下來還會有國資和產業資本繼續進入新能源造車領域。

有個共識是,能為造車這類有技術門檻的公司最後解決問題的肯定是產業資本。比如蔚來汽車股價徘徊1美元、賬面現金流持續為負時,拿到了騰訊持續認購,以及合肥政府的資源。現在這種模式正在快速地複製到其他造車企業,這幾年“斷糧”的企業或許迎來新轉機,困於其中的早期VC等來了退出的好時機。

郵局港劇,VC們還應該感謝馬斯克。

2020年的股市是屬於新能源汽車的,特斯拉帶着新能源汽車股一路狂奔。特斯拉一年股價漲743%,是標普500指數漲幅最大的股票。蔚來漲幅更厲害,股價漲了1112%。連同去年夏天剛上市的小鵬、理想汽車一起漲,至今它們的股價已翻了一番。

資本市場的表現只是其中一個結果。在產能、成本和價格的無限循環裏,新能源汽車市場毫無疑問會繼續增大。而且,隨着特斯拉像手機一樣變成了大眾消費品,將逐步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即汽車為硬件,像手機那樣裝上操作系統——特別是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汽車系統。全球汽車將進入“軟時代”,特斯拉在給整個新能源車市場打衝鋒。

俗話説,“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研究特斯拉——一個行業龍頭,也是抄作業的好機會。就合作模式而言,前述國資投資人還吿訴我,上海和特斯拉合作的模式是一個重要的示範,而且它還讓整個新能源造車的上下游產業鏈更加透明。

後來,我們就看到了合肥+蔚來的模式,試驗了將近一年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後,合肥繼續加碼,再與零跑合作。如今FF拉上吉利,再尋求一個一線城市建立合資公司的傳聞,也正基於此模型。富士康投拜騰也一樣,它們同時還和南京區政府簽了合作協議。

特斯拉和蔚來之後,地方政府都想抓住“下一個特斯拉”,至少不能錯過“下一個蔚來”。腰部造車企業因此再迎來新紅利時期,有數據佐證:2021年開年不到一個月,已經有5起融資事件,比2020年一整年還多。

我在之前的報道里寫過這個想法:對2020年才逐步站穩腳跟的蔚來小鵬理想來説,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蛋糕共同受益者。現在來看,這個系統性的紅利,頭部的幾家“造車新勢力”還遠遠沒有收割完。

可要按我説,當下階段,對最早入局“造車新勢力”的投資人來説,退出的好時機已經到了,理由有三條。

首先是基金週期。

風險資本在2013年左右前仆後繼進入造車領域,2015年投融資數量和規模達到巔峯,隨後逐年遞減。按此計算,到2021年即便是當年募資的基金,整個週期也已有5-7年。如果這麼算,當時集中進來的財務投資人,基金的週期差不多到退出階段了。

其次,當下已經不是一個能用商業邏輯有效解釋的市場了。

就像前文説的,最早進場的早期投資已有7年,連產業資本都入局造車好幾年了,有一批公司卻仍然不能依據產品力、銷售量去衡量價值,而資本市場仍然在為“畫餅”買單。

比如,2020年同樣沒有量產車的氫能源汽車公司Nikola通過SPAC上市,股價從原公司的10美元,最高衝到了69美元。現在,同樣沒有量產車的FF也要通過SPAC上市,估值從15億美元(2018年恆大合作之前的估值)升到34億美元。

當市場邏輯、估值體系都透露出失效的信號,市場化的基金,是不是應該退出這條賽道了?

最後,退得出去才賺得到錢。

投資的本質是賺錢,只有退出時拿到了真金白銀的收益,才是好的投資。在資本市場裏,投中標的看運氣,懂得退出才見功力。

造車企業集體在2018-2019年間經歷了低谷時期。拿已經上岸的理想汽車為例,2018年説好的國資基金領投的B輪被放了鴿子,2019年見了100多家機構都沒人出錢,最後還是找了原來的投資人,支撐到了2020年。

前年低谷,曾有一批機構避險減持。也就是説,持股到現在的VC,已經成為前一個波段博弈的勝者。如今新能源汽車市場幾經起落之後,難得再一次全面回暖。時間越往後,項目進展、市場變化以及回報的不確定性越高。再不退,GP不着急,LP也該着急了。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