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齊永超
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
在即將跨年之際,白酒、調味品、醫藥等頭部公司再度開啟“聯漲模式”,股價要麼在創新高,要麼奔馳在創新高的路上。對於此前經歷長期分化的“消費牛行情”能否重奪上風?重構長期投資機會、開啟下一波長牛行情?
就此,記者採訪了善水源資產創始人劉明月、寶鼎投資董事長張亮、格雷資產董事長張可興、悟空投資投研副總裁江敬文等多位職業投資人。他們認為,長期來看,消費頭部公司仍是賽道中的優選品種,而短期三四線白酒“搶跑”行情或在累積風險。從投資的長期確定性來説,還是要把握好龍頭,如果估值偏高就耐心等待。
問:白酒龍頭在9月初至今最大跌幅在8%以上,但反彈也是迅速的,五糧液率先創新高,貴州茅台創新高相對晚一些,它們為什麼能率先“收復失地”?相比其他板塊,白酒為什麼持續性如此強?
劉明月:首先,從長期的邏輯來看,主要受益於消費升級對高端、次高端白酒需求持續上升。其次,高品牌壁壘優勢,頭部白酒公司將長期分享市場需求持續提升的蛋糕。第三,在整個優質資產梯隊中,它們的估值是偏低的。所以,在未來業績增長穩定性、確定性比較高,同時具備長期成長空間等多重因素共振下,更加堅定了長期資金的配置。
張亮:基於消費本身的特性,在確定性更高的個股身上率先“收復失地”也是可預見的。白酒,特別是五糧液,茅台的品牌價值沉澱和高端的品質,護城河更深,加上茅台的渠道改革不斷深化,直銷渠道不斷放量,增長的路徑可以有效的打開,業績的穩健增長几乎可以説是確定的。各方面因素綜合反應在股價上,就是白酒的持續性要強於其他板塊。
問:有觀點認為,茅台和五糧液給白酒其他公司估值打開了上升空間,實際上白酒板塊個股表現普遍不錯,那麼是這個邏輯發生作用了,還是白酒板塊個股普遍較優秀?這其中是否也隱藏了一些投資陷阱?
張可興:就目前這個對整個白酒來説,我們認為不應該再大倉位去參與,特別是一些除了高端龍頭之外的其他白酒,我認為其他白酒整個估值,已經相對處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可能持有三五年以上,會有一定的收益,但是短期來説波動可能會加大。
近幾個月以來,高端龍頭白酒股漲幅是相對最弱的,而其他的三、四線白酒漲幅是非常巨大。我覺得有以下原因。首先,就是年底的估值切換的因素。其次,就是明年業績增速相對比較確定。第三個,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茅台批價持續穩定,甚至是持續的慢慢走高,市場預期中低端白酒價格帶都會有一個明顯的上移,從而帶動公司業績的加快提升。對於這樣的公司,隨着產品收入不斷增加,利潤率會幾何級的放大,所以市場預期這樣的公司會增速更快,這也是白酒股價高速表現的重要原因。
張亮:茅台、五糧液等白酒公司估值的上升,是伴隨着業績增長的預期。業績預期--股價增長--業績驗證--估值調整--業績預期的良性循環,優秀的白酒企業股價也一直在這個邏輯中不斷的上升。龍頭企業股價的上升必然會帶來整個行業關注度與景氣度的增加,部分白酒的增長邏輯是和茅台一樣的,也必然具有持久性。而那些僅僅是“蹭”熱度的白酒個股,當業績的表現不達預期或者不穩定時,長期的不確定性將大大增加。
問:醬油頭部公司海天味業在9月初高點後下跌了20%,近期強勢放量反彈,幾乎抹平了此前的跌幅。您認為這是否是估值“擠泡沫”後,重現性價比優勢帶來的投資機會?
張亮:海天味業在9月初,股價達到200元時,其動態PE已經超過了100倍。就我們的判定標準來看,當消費品公司達到100倍以上的估值,在我們看來是偏貴的。海天味業高位下跌後最近強勢反彈,幾乎將要回到前面的高位,我們還是認為目前的價位是偏貴的。但長遠來看,海天味業的未來發展是值得期待的。
問:對調味品公司近期的上漲,市場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調味品的提價預期。您認為,食品股中,釀油近期展開反彈的主要邏輯(還)有哪些?您認為調味品提價預期能否落地、提振相關公司估值?
江敬文:長期看,調味品板塊發展的想象力充足,一方面調味品品類豐富,龍頭公司擴品類過程可複製性強,另一方面醬油、料酒、耗油等品類目前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複合調味品更是滲透率還處在較低水平,行業競爭格局也在逐步優化的趨勢中,龍頭體現出強者更強的特徵。短期,提價確實是一個催化因素,以往經驗看調味品一般2-3年提價一次,今年下半年原材料成本上漲也直接催化了提價,目前來看可以落地,大概率可以順利傳導到終端。對於公司來説,業績上會有所體現,估值由於本來就高於同行業的其他子行業,再次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不大。
張亮:消費者對調味品提價敏感度低,因為是剛需品,習慣性消費品,所以調味品的增長邏輯也有部分是基於提價的邏輯。如從海天的歷史提價來看,現在距上次提價已經過去了3年。隨着時間的推移,提價的預期是不斷增高的。除了提價的預期外,臨近年底,4季度及全年的業績增長都可以有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預測,業績增長的預期也是近期開始走一波行情的一個重要因素。從醬油的調價來看,每次提價後,相關企業的估值是增加的。但並非所有的調味品都適用於提價,如涪陵榨菜,幾乎年年直接或者間接提價,業績增長的預期跟不上,股價上也就很難從根本上進行改變。
問:中藥頭部公司(片仔癀)自9月初至11月底下跌了超過20%,12月以來實現了漲幅超20%。與之類似的還有云南白藥。您認為中藥股這波反彈的邏輯主要有哪些?中成藥也將帶量採購,這對中藥板塊是不是一個重大利空?
張亮:片仔癀和雲南白藥是整個A股唯二的具有永久絕密配方的藥企,標的的獨特性是第一大因素。企業的高業績穩定增長以及對未來的預期,可以説是快速反彈的第二大因素。對於替代性很強的中成藥來説,帶量採購是利空。而好的中成藥具有唯一性,有獨特的市場價值,尤其是有保密配方等的來説,即使帶量採購,生產廠家的話語權依然還是比較重的。反而帶量採購可以讓優秀的藥品進入更多的患者選擇中,有可能還會帶來新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