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閻俠 林子
來源:貝殼財經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有關“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的言論近日登上熱搜。有網友認為,房地產大佬養豬,是看到了非洲豬瘟影響下,豬肉價格走向高位,豬企利潤向好。
實際上,近期,豬肉價格又出現小幅上漲趨勢,但市場普遍認為這屬於“短期回調”。從上市豬企銷售數據來看,今年,我國商品豬價格已較最高點每公斤下降近10元。
受“豬週期”和非洲豬瘟疫情等影響,2018年我國生豬價格呈波動態勢;2019年3月開始,受供需關係影響,生豬價格高位運行;2020年9月以來,隨着產能的逐步恢復,生豬價格有所下降。
“豬週期”將下行?上市豬企將如何應對?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11月CPI數據顯示,環比來看,11月食品價格下降2.4%,影響CPI下降約0.53個百分點。食品中,隨着生豬生產不斷恢復,豬肉價格繼續下降6.5%,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鮮菜和雞蛋供應充足,價格分別下降5.7%和1.6%。
然而進入12月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上揚。
農業部12月8日發佈數據顯示,上週(即2020年11月30日-12月4日,以下簡稱上週),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以下簡稱“豬肉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41.30元,環比漲10.3%。
豬肉價格究竟為何上漲?卓創資訊分析師張莉莉向記者表示,11月,豬肉行情有所下跌,部分規模場並未如期出欄,壓欄心態增加,中小散户出欄意向亦較差,市場供應增量不明顯。
同時,東北地區開始降雪,冰凍天氣至東北市場豬源外調停滯,南方豬源缺口顯現,催生價格上漲苗頭。
從需求端來看,國內多地進口凍品檢出新冠肺炎病毒,凍品銷售及進口途徑受阻,部分深加工企業轉用鮮品豬肉,也提振鮮品市場。
不僅如此,張莉莉表示,臨近年關,西南醃臘需求提振作用開始顯現,川渝高價市場成為北方低價豬源目的地,拉動全國價格跟漲。而“雷聲大雨點小”的中南六省政策消息亦是提拉價格上行的導火索。隨着11月底規模企業出欄計劃的完成,市場豬源緊缺狀態開始顯現,價格出現大漲。
從全國不同地區來看,華東地區豬肉價格漲勢最為明顯,均價為每公斤41.69元,環比漲11.3%,環比漲幅在各區域中領先。
農業部稱,華東地區月初規模養殖場的生豬出欄計劃偏少,加之養殖户對冬至前市場看漲預期仍較強,集體壓欄惜售導致生豬供應明顯減少,帶動價格大幅上漲。加之蘇皖南部開始醃臘,對終端消費略有提振,供需雙向利好帶動豬肉價格大幅上漲。
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地區,豬肉周均價為每公斤39.76元,環比漲8.7%。
農業部稱,這是受東北地區豬肉價格上漲帶動,北京地區屠宰企業外採成本提升,豬肉價格上漲。
“豬肉價格環比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月初規模養殖場生豬出欄量較少”,農業部也刊文指出,南方啟動醃臘製作對大體重生豬需求增加,大豬價格上漲帶動養殖户和規模養殖場壓欄惜售情緒上升,致使生豬供應量縮減,加之凍品出貨量減少,利好鮮品豬肉消費。受供需兩端支撐,生豬和豬肉價格大幅上漲。
豬肉價格上漲已引起不少券商關注。
華安證券發佈研報顯示,消費旺季來臨、非洲豬瘟疫病反覆,都是豬價上漲的原因,而這一現象有望推動生豬養殖板塊反彈。
研報顯示,温氏股份、傲農生物、金新農公佈11月報中,11月出欄量依次為 83.8 萬頭、 19.9萬頭、12.5萬頭,出欄同比增速分別為2.3%、486.5%、508.3%;温氏股份11月出欄均價29.14元/公斤,金新農出欄均價28.35元/公斤。
據華安證券測算,11月主流上市豬企出欄均價月環比小幅回落0.5-0.8 元/公斤, 12月主流上市豬企出欄均價月環比上漲2.9-4.0元/公斤。華安證券認為,部分上市豬企頭均市值已處於歷史低位,隨着豬價回升,板塊有望迎來反彈。
不過,業內還有不少聲音指出,隨着豬肉供應量提升,南方醃臘工作步入尾聲,未來一段時間豬肉價格預計穩中有降。
“我們預計今年1月行情震盪,2021年整體來看肉價上漲空間不大,有下降空間”,卓創資訊分析師王亞男向記者表示,今年1月上旬,規模企業出豬數量不會太大,供應量增加幅度有限,但1月下旬許多地區開始準備年貨,規模企業會開始“賣年豬”,集中出欄從而導致供應量增加,屠宰量可能提升50%-100%,部分地區可能提升至200%。
去年8月,農業部曾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有關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的部署要求,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穩定基礎產能,支持養殖場户補欄增養,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優化種豬跨省(區、市)調運檢疫程序。
同時,配合有關部門落實扶持政策,儘快將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規模養殖場臨時性生產補助、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險、養殖場户貸款貼息等政策落實到位。
王亞男稱,我國今年增加了儲備肉的投放頻次,雖然每次投放的數量相比於之前不算很多,但這也給市場釋放了強烈信號,即不希望市場上肉價增長太快,這也是有意穩定肉價的舉措。
此外,我國還有部分地區持續鼓勵生豬出產,根據供應量給予部分養殖場土地使用和資金方面的支持,這也有利於加大生豬供應。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9日,已經有11家上市豬企披露了今年11月份的生豬銷售數據。
與過往的10個月相比,11月的豬企銷售走勢統一度不高,有人歡喜有人愁,且環比上升或下降原因不盡相同。
從單月銷售數量和銷售收入來看,“豬老大”牧原股份依舊遙遙領先。2020年11月,牧原股份共銷售生豬207.6萬頭,銷售收入50.78億元;其中,向全資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生豬8.7萬頭;2020年11月,牧原股份商品豬銷售均價26.32元/公斤,比2020年10月下降4.81%。
參看今年的過往數據,牧原股份的商品豬價格在今年7月達到最高,為35.23元/公斤,以此計算,3個多月,其價格每公斤下降近10元。
“2020年11月份上、中旬整體呈現震盪走勢,下旬豬價呈現上漲趨勢。”牧原股份表示。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1月30日—12月6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32.81元/公斤,環比上漲6.1%,同比下降2.8%;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41.67元/公斤,環比上漲5.8%,同比下降4.0%。
臨近年關,豬價雖有小幅回升,但是整體上依舊是下降趨勢,除了牧原股份,新希望的商品豬價格也已經從7月份36.34元/公斤的價格下降至11月的28.19元/公斤、正邦科技的商品豬價格則是從2月份37.02元/公斤的價格下降至11月的28.65元/公斤……
金新農表示:今年11月,公司生豬銷售收入環比下降較多主要系仔豬銷售佔比提升,仔豬銷售價格下降。
今年前11個月,金新農累計銷售生豬61.49萬頭(其中前10個月託管生豬銷售4.37萬頭),累計銷售收入162349.80萬元。
“今年11月份,公司生豬銷售數量和銷售收入環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生產及銷售計劃調整影響。”羅牛山稱。
另一邊,唐人神則在今年11月做到了生豬銷售數量和收入環比均上升。2020年11月,唐人神生豬銷量14.83萬頭,同比上升271%,環比上升11.4%;銷售收入合計28759萬元,同比上升129.3%,環比上升2.5%。
“2020年11月公司生豬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及持續環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新建豬場陸續投產,產能逐步釋放。”唐人神解釋道。
在解釋銷售數據變動原因時,記者注意到,除了唐人神,天康生物和正邦科技也提到了受益於產能釋放。
“2020年11月,公司生豬銷量、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新疆、河南的新建養殖基地投產後,養殖規模擴大所致。” 天康生物表示。
正邦科技也認為:2020年1-11月,公司生豬累積銷售數量和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較大主要是由於生豬產能釋放和銷售價格增幅較大所致。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下半年豬價一路走高,上市豬企之間的無聲競賽已悄然開始,重金投入生豬養殖產業鏈的消息屢見不鮮,唐人神、正邦科技等正是這場競賽的主力軍。
即便今年下半年,豬價長期下跌,仍然有上市公司在持續投資。
12月9日,新五豐發佈公告稱,“為推動公司生豬養殖事業發展”,擬出資4500萬元與其他公司合資成立湖南耒陽新合農牧有限責任公司、耒陽新鑫畜牧有限公司,發展生豬育肥養殖業務等。
11月25日,牧原股份宣告,“公司將進一步打造集科研、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為一體的生豬產業鏈。”因此,牧原股份決定在湖北省孝感市應城市、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遼寧省鐵嶺市鐵嶺縣設立子公司開展生豬養殖業務。
還有不少跨界養豬的。12月6日,“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的話題登上熱搜,相關消息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生豬養殖相關企業已經超過35萬家,2019年相關企業新增4.4萬家,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企業6.2萬家,同比增長127.3%,其中三季度新註冊2.3萬家。
資料顯示,2019 年3 月以來,隨着生豬產能大幅去化,供給日趨緊缺,生豬價格在全國範圍內快速上升,截至當年10月25 日生豬平均價格達到40.29 元/公斤,處於歷年來價格最高點;但隨後由於國家保供穩產政策取得一定成效等,生豬價格有所回落。
2020 年5 月中旬,受復工復產的推進、餐飲需求逐步恢復等因素的影響,生豬價格有所反彈;9 月以來,隨着生豬養殖產能的持續恢復,生豬價格逐步下行,10 月出現豬肉價格年內首次環比、同比“雙降”,到10 月末為28.86 元/公斤。
10月初,華西證券發佈研報稱:本輪豬週期自2018年6月開始,目前時長為28個月,為“上行期”;預計2020年四季度開始步入“下行期”。
9月初,面對豬肉股股價的整體大跌,新希望迴應投資者稱:“近期新聞媒體報道,有友商説生豬產能已經到了20億頭,豬價甚至有可能跌到四、五塊錢,也有一些分析師甚至説豬價的暴跌即將開始,這可能是我們今天行業出現調整的原因。”
“從全行業的情況來看,因為非洲豬瘟的影響,在成本和效率上的損失很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覺得豬價一旦跌破20元,甚至説再略低一點,跌破了大部分的養殖成本線的話,擴產的企業和養殖户大部分都會選擇觀望或者是出清,不可能持續下跌到4元到5元的水平。”新希望方面表示。
12月3日,牧原股份在被問到“如何看待當前和未來市場上豬肉價格的變化”時回覆稱:“未來2-3年生豬市場價格隨着供給量的提升會出現價格持續下降的可能,預計明年國內生豬價格仍將維持較高水平,企業需要不斷降低養殖成本才能抵禦行業低谷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