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李嘉誠退休兩年多:旗下公司市值蒸發超3400億,能源等業務鉅虧
格隆匯 11-20 17:32

來源:騰訊財經

作者:江波

雖然已經退休了兩年多,但李嘉誠的名字近期在資本市場出現的頻率卻越來越高。

繼在10月底以38億加元(29億美元)出售了其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赫斯基能源後,近日李嘉誠家族又開始着手剝離歐洲電訊基建資產,將歐洲電信塔以117億美元的價格賣給西班牙Cellnex Telecom SA公司。

除了甩賣歐美資產外,李嘉誠也在不斷的買買買:2020年以來,已經斥資數億資金,多次增持旗下上市公司股票。

01

買買買不停!斥資超50億,增持自家股票近百次

2020年受疫情影響,資本市場遭遇到了比較大沖擊,港股也持續處於震盪盤整中,但李嘉誠卻在不斷增持旗下公司股票。不管是在恆指暴挫後的21000點,還是攀上近期29000的高點,李嘉誠父子增持次數和金額為港股市場之最。

港交所最新的披露信息顯示,長江實業創辦人李嘉誠及主席李澤鉅透過李嘉誠基金會於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2日及11月13日,以平均價每股40.3542港元、42.3600港元、41.8909港元及41.2700港元購入長實集團(01113.HK)共41萬股,涉資1700.64萬港元。

此次交易完成後,李嘉誠於長實的持股量由35.74%增至35.75%,李澤鉅則由35.81%增至35.82%。

據騰訊財經梳理,自3月份恆指暴跌進入21139點的階段低點後,李嘉誠父子就開啟了頻繁的增持動作,至11月13日,已經增持超過90次,涉及資金逾55億港元。

在市場人士看來,受疫情及場外因素影響,市場基本面信心不足,自然導致股價被看空。而增持行為則會向資本市場傳遞積極的信號、引導投資者加入到增持行列。

李嘉誠父子大手筆的增持,對長實集團的股價提振效果明顯。截至11月19日收盤,長實集團股價已經從3月份的最低點31.48港元,回升至43.7港元。

02

賣賣賣不止!加速甩賣資產,將套現超千億

雖然近百次增持自家股票,花費了50多億港元,但李嘉誠家族今年也加快了對旗下資產的剝離套現,僅半個多月內的兩筆資產出售,就可望回籠資金超千億港元。

加拿大油砂生產商 Cenovus 能源10月25日宣佈,將通過一次全股票交易以大約 38 億加元(約2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由李嘉誠家族企業控股的赫斯基能源公司。

李嘉誠1986年12月通過當時的和記黃埔以32億港元收購了赫斯基能源52%的股權,當時國際油價只有每桶11美元左右,李嘉誠曾稱這是其 “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

該交易完成後,Cenovus股東將持有61%的股份,赫斯基股東則控制其餘股份,李嘉誠控制的和記黃埔將持有新公司15.7%的股份。

李嘉誠賣賣賣的腳步挺不下來。在甩賣了“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僅僅幾天之後的11月4日,長和集團就證實,向西班牙電訊基建服務商Cellnex出售歐洲電訊基建資產一事,已達後期商議階段,預料交易將套現100億歐元(約907億港元)。

對於回籠的資金用途,高盛此前發表報告估計,長和出售鐵塔資產所得款項,或會用作減債、派息或回購股份之用。

除了剝離歐美資產,李嘉誠家族也加快了對內地資產的處置。

2020年7月23日,長實集團將開發近16年的成都南城都匯項目售予禹洲集團關聯公司,總代價約為10.12億美元,約合78.43億港元。

9月初,財新稱長實集團擬出售位於北京、上海的兩處物業,對應價值達500億元人民幣。不過長實集團對此迴應稱:“市場上很多人對我們的項目感興趣,不代表我們需要出售相關資產。”

03

虧虧虧不夠!能源、酒吧、零售業務陷困境

李嘉誠家族大手筆拋售國內外資產的背後,反應出在疫情蔓延、經濟下滑的衝擊下,李嘉誠商業帝國的多個業務板塊面臨着虧損困境。

以最近被甩賣的赫斯基能源為例,受全球大環境影響,能源行業一直處於低迷,再加上公共衞生事件的影響,赫斯基能源股價從2019年底10.57加元一路暴跌至今年3月低點3.17加元,市值從逾100億加元減少至32億加元,蒸發了約70億加元,摺合419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李嘉誠家族持有蒸發294億港元。

在赫斯基能源股價暴跌70%後,大股東李嘉誠也坐不住了,同意赫斯基能源與競爭對手加拿大油砂生產商 Cenovus 能源合併。

除了能源板塊鉅虧外,李嘉誠在2019年以46億英鎊(約合466億港幣)收購的英國酒吧集團格林王(Greene King)也出現大幅虧損。

由於疫情蔓延,英國政府規定當地英式酒館由3月起關閉逾三個月,格林王旗下英式酒館暫停營業。受此影響,上半年鉅虧19億港元,約佔集團歸母淨利潤的30%。

長和旗下的零售業務屈臣氏,業績也出現大幅下降。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屈臣氏全球銷售額為736.27億港元,同比下降11%。其中中國區銷售額為88.0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78.92億元),同比下降30%。高達30個點的業績下滑,這是屈臣氏有史以來財報上公佈的最大業績跌幅。

04

跌跌跌不休!四大上市公司市值蒸發超3400億

投資虧損、業績下滑,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上市公司股價不斷下跌,市值不斷縮水。

數據顯示,在李嘉誠退休以後的兩年多,李嘉誠旗下的4家上市公司長實集團(01113.HK)、長和(00001.HK)、長江基建集團(01038.HK)、電能實業(00006.HK)市值從2018年的最高點,到現在已經蒸發了超3400億港元。

即使有李嘉誠父子近百次的增持提振,長實集團目前43.7港元的股價,較2018年李嘉誠退休前的68.88港元高點仍有很大差距,而其當下1614億港元的市值,遠遠低於碧桂園(02007.HK,市值2384億)、中國恆大(03333.HK,市值2207億)、萬科企業(02202.HK,市值3363港元)、龍湖集團(00960.HK,市值2992億)、華潤置地(01109.HK、市值2613億)、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市值2123億)等地產公司。

長江基建集團目前市值1056億港元,股價39.8港元,兩年多市值縮水逾600億;電能實業市值則縮水了300多億港元。

長和集團目前市值2239億港元,股價57港元,較2018年高點的98港元相比,接近腰斬。長和市值縮水較多,主要是受到旗下能源、餐飲、零售業務出現大幅虧損拖累。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